一、初始Vue
1.想让Vue工作,就必须创建一个Vue实例,且要传入一个配置对象;
2.root容器里的代码依然符合html规范,只不过混入了一些特殊的Vue语法;
3.root容器里的代码被称为【Vue模板】;
4.Vue实例和容器是一一对应的;
5.真实开发中只有一个Vue实例,并且会配合着组件一起使用;
6.{{xxx}}中的xxx要写js表达式,且xxx可以自动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
7.一旦data中的数据发生改变,那么页面中用到该数据的地方也会自动更新;
Vue.js为什么称为“渐进式”的前端框架?因为你可以随着你的学习进度或者应用场景变化使用Vue逐渐来增强原来的HTML、CSS、JS,而不是说用Vue就把原来那一套完全就覆盖掉了,因此称为渐进式。对于已有前端基础的学习者来说,这是一个灵活且重要的特性
二、Vue模板语法
1.插值语法
功能:用于解析标签体内容。
写法:{{xxx}},xxx是js表达式,且可以直接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
2.指令语法
功能:用于解析标签(包括:标签属性、标签体内容、绑定事件…)。
举例:v-bind:href=“xxx” 或 简写为 :href=“xxx”,xxx同样要写js表达式,可以直接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
备注:Vue中有很多的指令,且形式都是:v-???,此处我们只是拿v-bind举个例子。
三、数据绑定
Vue中有2种数据绑定的方式:
1.单向绑定(v-bind):数据只能从data流向页面。
2.双向绑定(v-model):数据不仅能从data流向页面,还可以从页面流向data。
备注:
1.双向绑定一般都应用在表单类元素上(如:input、select等)
2.v-model:value 可以简写为 v-model,因为v-model默认收集的就是value值。
四、el和data的两种写法
1.el有2种写法
(1).new Vue时候配置el属性。
(2).先创建Vue实例,随后再通过vm.$mount(‘#root’)指定el的值。
2.data有2种写法
(1).对象式
(2).函数式
如何选择:目前哪种写法都可以,以后学习到组件时,data必须使用函数式,否则会报错。
3.一个重要的原则:
由Vue管理的函数,一定不要写箭头函数,一旦写了箭头函数,this就不再是Vue实例了。
五、Vue模型
虽然没有完全遵循 MVVM 模型,但是 Vue 的设计也受到了它的启发。因此在文档中经常会使用 vm (ViewModel 的缩写) 这个变量名表示 Vue 实例。
六、vm数据代理
1.Vue中的数据代理:
通过vm对象来代理data对象中属性的操作(读/写)
2.Vue中数据代理的好处:
更加方便的操作data中的数据
3.基本原理:
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把data对象中所有属性添加到vm上。
为每一个添加到vm上的属性,都指定一个getter/setter。
在getter/setter内部去操作(读/写)data中对应的属性。
当读取data中的属性值时,通过对应的getter方法读取,当修改属性值时,通过setter方法修改,并且重新解析vue模板,用到此属性值的DOM节点都重新渲染。如下为Vue数据代理原理的一个简单实现
七、事件处理 v-on
事件的基本使用:
1.使用v-on:xxx 或 @xxx 绑定事件,其中xxx是事件名;
2.事件的回调需要配置在methods对象中,最终会在vm上;
3.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不要用箭头函数!否则this就不是vm了;
4.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都是被Vue所管理的函数,this的指向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
5.@click=“demo” 和 @click=“demo($event)” 效果一致,但后者可以传参;
Vue中的事件修饰符:
1.prevent:阻止默认事件(常用);
2.stop:阻止事件冒泡(常用);
3.once:事件只触发一次(常用);
4.capture:使用事件的捕获模式;
5.self:只有event.target是当前操作的元素时才触发事件;
6.passive:事件的默认行为立即执行,无需等待事件回调执行完毕;
键盘事件:
八、计算属性 computed
当页面元素中需要一个由多个属性计算出的值时,可以在vue实例中设置一个计算属性,避免在模板中写过于复杂的表达式。
computed内的属性即为计算属性,在模板中使用时会直接调用其内部的get函数返回结果,并且当函数内用到的变量动态更新时,计算属性也会同时更新。
九、监视属性 watch
用于监听属性变化,当属性变化时,执行回调函数handler
十、绑定样式
绑定class样式
绑定style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