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Kaggle比赛:预测房价

news2024/11/29 20:57:50

实战Kaggle比赛:预测房价

目录

  • 下载和缓存数据集
  • 访问和读取数据集
  • 数据预处理
  • 训练
  • K折交叉验证
  • 模型选择
  • 提交Kaggle预测

本节我们将通过Kaggle比赛,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Kaggle的房价预测比赛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此数据集由Bart de Cock于2011年收集 (De Cock, 2011), 涵盖了2006-2010年期间亚利桑那州埃姆斯市的房价。 这个数据集是相当通用的,不会需要使用复杂模型架构。 它比哈里森和鲁宾菲尔德的波士顿房价 数据集要大得多,也有更多的特征。

本节我们将详细介绍数据预处理、模型设计和超参数选择。 通过亲身实践,你将获得一手经验,这些经验将有益数据科学家的职业成长。

下载和缓存数据集

这里我们实现几个函数来方便下载数据。

首先,我们建立字典DATA_HUB, 它可以将数据集名称的字符串映射到数据集相关的二元组上, 这个二元组包含数据集的url和验证文件完整性的sha-1密钥。

所有类似的数据集都托管在地址为DATA_URL的站点上。

import hashlib
import os
import tarfile
import zipfile
import requests

#@save
DATA_HUB = dict()
DATA_URL = 'http://d2l-data.s3-accelerate.amazonaws.com/'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些变量和常量,用于下载和管理数据。

  • DATA_HUB 是一个字典,用于存储已下载的数据的本地路径。
  • DATA_URL 是一个字符串,表示数据文件所在的基础URL。

后面代码中,首先,使用 hashlib.md5() 函数来计算文件的 md5 值作为文件名,防止文件重复下载。然后通过requests库来获取数据文件,存在本地,对于zip和tar.gz格式的文件进行解压。

下面的download函数用来下载数据集, 将数据集缓存在本地目录(默认情况下为../data)中, 并返回下载文件的名称。 如果缓存目录中已经存在此数据集文件,并且其sha-1与存储在DATA_HUB中的相匹配, 我们将使用缓存的文件,以避免重复的下载。

def download(name, cache_dir=os.path.join('..', 'data')):  #@save
    """下载一个DATA_HUB中的文件,返回本地文件名"""
    assert name in DATA_HUB, f"{name} 不存在于 {DATA_HUB}"
    url, sha1_hash = DATA_HUB[name] # 获取DATA_HUB字典中给定名称对应的两个值:url 和 sha1_hash
    os.makedirs(cache_dir, exist_ok=True) # 创建文件夹
    fname = os.path.join(cache_dir, url.split('/')[-1])
    if os.path.exists(fname):
        sha1 = hashlib.sha1()
        with open(fname, 'rb') as f:
            while True:
                data = f.read(1048576)
                if not data:
                    break
                sha1.update(data)
        if sha1.hexdigest() == sha1_hash:
            return fname  # 命中缓存
    print(f'正在从{url}下载{fname}...')
    r = requests.get(url, stream=True, verify=True)
    with open(fname, 'wb') as f:
        f.write(r.content)
    return fname

download 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在给定的缓存目录中下载一个给定名称的文件。

首先,它会检查给定的名称是否在DATA_HUB字典中,如果不存在,它会抛出一个错误。

其次,它使用 os.makedirs 函数创建缓存目录(如果不存在)。然后使用 os.path.join 构造本地文件名fname并检查文件是否已经存在。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使用 hashlib.sha1() 计算其 SHA-1 哈希值,然后将其与预期的 SHA-1 哈希值进行比较,如果它们匹配,则返回本地文件名,这说明文件已经被缓存。

如果文件不存在或验证失败,则使用 requests.get() 访问给定的 URL 并将文件写入本地文件系统,返回本地文件名。

最后,可以看到,这个函数使用了一些 Python 标准库和第三方库来实现下载和验证文件,并简化了文件下载的过程。


url, sha1_hash = DATA_HUB[name]

这句代码是在获取DATA_HUB字典中给定名称对应的两个值:url 和 sha1_hash。其中, url 是文件在网络上的地址, sha1_hash 是文件的一种哈希值(类似于文件指纹),它用于确保下载的文件的完整性。在后面的代码中会使用这两个值来下载文件并验证其完整性。

os.makedirs(cache_dir, exist_ok=True)

os.makedirs() 是 Python 标准库中用于创建文件夹的函数。它接受一个目录路径作为输入并创建该目录。如果该目录的父目录不存在,则会创建父目录。

在这里, cache_dir 是传入 download 函数的参数,它指定了缓存文件的目录。exist_ok=True 的意思是如果目录已经存在,则不会抛出错误,不会新建目录。

这条语句的目的是在本地文件系统中创建缓存目录,以便下载文件并将其存储在其中。

fname = os.path.join(cache_dir, url.split('/')[-1])

os.path.join() 是 Python 标准库中的函数,用于将多个路径组合成一个路径。它接受若干个字符串作为输入,并将它们合并成一个路径。如果运行在Windows系统上 会用’‘作为路径分隔符,如果在Linux或macOS系统上就用’/'作为分隔符。

在这里, fname 是文件的本地文件名。 cache_dir 是传入 download 函数的参数,表示缓存文件的目录。 url.split(‘/’)是把url按照’/‘进行分割,并返回一个列表 url.split(’/')[-1]表示取最后一个元素,也就是文件名

这条语句的目的是将缓存目录和文件名连接起来,构造出本地文件的绝对路径。

例如,如果缓存目录为 ‘…/data’,文件 URL 为 'http://d2l-data.s3-accelerate.amazonaws.com/kaggle_house_pred_train.csv’,则本地文件名 fname 就会是 ‘…/data/kaggle_house_pred_train.csv’。


我们还需实现两个实用函数: 一个将下载并解压缩一个zip或tar文件, 另一个是将本书中使用的所有数据集从DATA_HUB下载到缓存目录中。

def download_extract(name, folder=None):  #@save
    """下载并解压zip/tar文件"""
    fname = download(name)
    base_dir = os.path.dirname(fname) # 返回一个文件的目录名
    # 将文件路径拆分成文件名和扩展名两个部分。变量data_dir就是文件名,ext就是扩展名。
    data_dir, ext = os.path.splitext(fname)
    if ext == '.zip':
        fp = zipfile.ZipFile(fname, 'r')
    elif ext in ('.tar', '.gz'):
        fp = tarfile.open(fname, 'r')
    else:
        assert False, '只有zip/tar文件可以被解压缩'
    fp.extractall(base_dir) # 将fp中的所有文件解压到base_dir目录中
    return os.path.join(base_dir, folder) if folder else data_dir # 能返回解压后文件的绝对路径

def download_all():  #@save
    """下载DATA_HUB中的所有文件"""
    for name in DATA_HUB:
        download(name)

download_extract函数会下载并解压缩一个zip或tar文件。先使用download(name)下载文件,再使用os.path.splitext()函数来获得文件的扩展名。

如果扩展名是.zip,则使用zipfile库的ZipFile类来解压缩文件,如果是.tar或.gz则使用tarfile库的open函数来解压缩文件

解压完成后,返回解压后文件的绝对路径。

download_all函数则是将DATA_HUB中所有文件下载下来并缓存到本地。

访问和读取数据集

注意,竞赛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每条记录都包括房屋的属性值和属性,如街道类型、施工年份、屋顶类型、地下室状况等。 这些特征由各种数据类型组成。 例如,建筑年份由整数表示,屋顶类型由离散类别表示,其他特征由浮点数表示。 这就是现实让事情变得复杂的地方:例如,一些数据完全丢失了,缺失值被简单地标记为“NA”。 每套房子的价格只出现在训练集中(毕竟这是一场比赛)。 我们将希望划分训练集以创建验证集,但是在将预测结果上传到Kaggle之后, 我们只能在官方测试集中评估我们的模型。

# 如果没有安装pandas,请取消下一行的注释
# !pip install pandas

%matplotlib inlin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为方便起见,我们可以使用上面定义的脚本下载并缓存Kaggle房屋数据集。

DATA_HUB['kaggle_house_train'] = (  #@save
    DATA_URL + 'kaggle_house_pred_train.csv',
    '585e9cc93e70b39160e7921475f9bcd7d31219ce')

DATA_HUB['kaggle_house_test'] = (  #@save
    DATA_URL + 'kaggle_house_pred_test.csv',
    'fa19780a7b011d9b009e8bff8e99922a8ee2eb90')

上面的代码向数据字典DATA_HUB中添加了两个文件, kaggle_house_train 和 kaggle_house_test。
其中第一个参数是文件的URL, 第二个参数是文件的SHA1哈希值。
这两个文件将在以后的模型训练和测试中使用, 但是在下载和使用之前, 你需要获取它们的权限。

我们使用pandas分别加载包含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两个CSV文件。

train_data = pd.read_csv(download('kaggle_house_train'))
test_data = pd.read_csv(download('kaggle_house_test'))

上面的代码使用了pandas库中的read_csv函数读取了DATA_HUB字典中‘kaggle_house_train’和‘kaggle_house_test’文件。
然后将这两个文件的数据读入到变量train_data和test_data中,这些数据将在以后的模型训练中使用。
这些数据按照csv格式组织,每一行为一个样本,每一列是一种特征。

训练数据集包括1460个样本,每个样本80个特征和1个标签, 而测试数据集包含1459个样本,每个样本80个特征。

print(train_data.shape)
print(test_data.shape)

输出

(1460, 81)
(1459, 80)

让我们看看前四个和最后两个特征,以及相应标签(房价)。

print(train_data.iloc[0:4, [0, 1, 2, 3, -3, -2, -1]])
   Id  MSSubClass MSZoning  LotFrontage SaleType SaleCondition  SalePrice
0   1          60       RL         65.0       WD        Normal     208500
1   2          20       RL         80.0       WD        Normal     181500
2   3          60       RL         68.0       WD        Normal     223500
3   4          70       RL         60.0       WD       Abnorml     140000

这段代码中,train_data.iloc[]表示获取train_data中的一部分行和列,iloc是pandas的索引器,通过行号和列号来获取数据。
其中[0:4]表示获取第0~3行的数据,[0, 1, 2, 3, -3, -2, -1]表示获取第0,1,2,3,-3,-2,-1列的数据,也就是获取第1,2,3,4,78,79,80列的数据。
这行代码将输出train_data中第1,2,3,4行和第1,2,3,4,78,79,80列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个样本中,第一个特征是ID, 这有助于模型识别每个训练样本。 虽然这很方便,但它不携带任何用于预测的信息。 因此,在将数据提供给模型之前,我们将其从数据集中删除。

all_features = pd.concat((train_data.iloc[:, 1:-1], test_data.iloc[:, 1:]))

all_features是两个数据集的特征的级联。 其中train_data.iloc[:, 1:-1]表示的是训练数据集中的所有行的第1列到倒数第2列的所有特征, test_data.iloc[:, 1:]表示的是测试数据集中的所有行的第1列到最后1列的所有特征。pd.concat()方法将这两部分特征进行级联, 得到所有特征。

数据预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若无法获得测试数据,则可根据训练数据计算均值和标准差
numeric_features = all_features.dtypes[all_features.dtypes != 'object'].index
all_features[numeric_features] = all_features[numeric_features].apply(
    lambda x: (x - x.mean()) / (x.std()))
# 在标准化数据之后,所有均值消失,因此我们可以将缺失值设置为0
all_features[numeric_features] = all_features[numeric_features].fillna(0)

📌将所有缺失的值替换为相应特征的平均值,通过将特征重新缩放到零均值和单位方差来标准化数据。

这段代码将所有数值类型的特征(除了object类型的特征)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首先,通过 dtypes 属性获取了所有的数值类型的特征名称,然后对这些特征的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具体来说,就是将每一个数值减去该特征的均值,再除以该特征的标准差。最后,将所有缺失值设置为0。

  1. 首先,通过 dtypes 属性获取了所有的数值类型的特征名称,赋值给变量 numeric_features: numeric_features = all_features.dtypes[all_features.dtypes != 'object'].index 这里通过将all_features的dtypes属性与’object’进行比较,得到一个布尔类型的Series,筛选出来除了object类型的特征,再获取他们的名称。
  2. 接着,对于数值类型的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 all_features[numeric_features] = all_features[numeric_features].apply(lambda x: (x - x.mean()) / (x.std())) 通过使用apply函数,对于每一个数值特征,对每一个数值减去该特征的均值,再除以该特征的标准差,完成标准化操作。
  3. 最后,将所有缺失值设置为0: all_features[numeric_features] = all_features[numeric_features].fillna(0) 因为在标准化之后,所有特征的均值都消失了,缺失值的均值也就无意义了,因此可以直接将缺失值设置为0。

总结来说,这段代码对数值类型的特征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将缺失值设置为0。标准化能够使得数据更加稳定,并且更好地放大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

接下来,我们处理离散值。 这包括诸如“MSZoning”之类的特征。 我们用独热编码替换它们, 方法与前面将多类别标签转换为向量的方式相同 。

例如,“MSZoning”包含值“RL”和“Rm”。 我们将创建两个新的指示器特征“MSZoning_RL”和“MSZoning_RM”,其值为0或1。 根据独热编码,如果“MSZoning”的原始值为“RL”, 则:“MSZoning_RL”为1,“MSZoning_RM”为0。 pandas软件包会自动为我们实现这一点。

# “Dummy_na=True”将“na”(缺失值)视为有效的特征值,并为其创建指示符特征
all_features = pd.get_dummies(all_features, dummy_na=True)
all_features.shape

首先,使用pandas中的get_dummies()函数将所有非数值类型的特征转换为指示符变量,代码如下: all_features = pd.get_dummies(all_features, dummy_na=True)

这个函数会对all_features中的所有非数值类型的特征进行转换,具体来说,就是为每一个非数值类型的特征创建多个新的特征,每个新特征都是一个二元变量,表示原始特征的一个取值是否出现。如果一个样本在原始特征中的取值是该新特征对应的取值,那么新特征就是1,否则是0。

其中,dummy_na=True参数表示将缺失值“na”视为有效的特征值,并为其创建指示符特征,即对于每个原始特征,除了已经有的取值对应的指示符特征外,还会再增加一个na对应的指示符特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缺失值也作为一种有效的特征值来处理。

最后,使用shape属性获取all_features变量的形状

输出

(2919, 331)

可以看到此转换会将特征的总数量从79个增加到331个。 最后,通过values属性,我们可以 从pandas格式中提取NumPy格式,并将其转换为张量表示用于训练。

n_train = train_data.shape[0]
train_features = torch.tensor(all_features[:n_train].values, dtype=torch.float32)
test_features = torch.tensor(all_features[n_train:].values, dtype=torch.float32)
train_labels = torch.tensor(
    train_data.SalePrice.values.reshape(-1, 1), dtype=torch.float32)

这段代码将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分别转换成了pytorch张量。 首先,使用shape属性获取train_data中样本数量,赋值给n_train。 接着,使用torch.tensor()函数将all_features中的前n_train行转换成了train_features张量,将all_features中剩下的行转换成了test_features张量。 最后,使用torch.tensor()函数将train_data中SalePrice列对应的值转换成了train_labels张量。 .values 属性用来得到pandas DataFrame 和 Series 的数组表示。reshape(-1, 1) 用来将一维的标签转化为二维的张量,这样才能在之后的模型中使用。

总结来说,这段代码将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分别转换成了pytorch张量,方便在之后的模型中使用。

训练

首先,我们训练一个带有损失平方的线性模型。 显然线性模型很难让我们在竞赛中获胜,但线性模型提供了一种健全性检查, 以查看数据中是否存在有意义的信息。 如果我们在这里不能做得比随机猜测更好,那么我们很可能存在数据处理错误。 如果一切顺利,线性模型将作为基线(baseline)模型, 让我们直观地知道最好的模型有超出简单的模型多少。

loss = nn.MSELoss()
in_features = train_features.shape[1]

def get_net():
    net = nn.Sequential(nn.Linear(in_features,1))
    return net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使用了pytorch中的nn模块。

首先,使用nn.MSELoss()函数定义了损失函数loss。这里使用的是均方误差损失函数,常用于回归问题

接着,定义了in_features变量,并将train_features的列数赋值给它。

最后,定义了get_net()函数,返回了一个线性回归模型,通过nn.Sequential()函数定义了一个序列化模型,其中只包含一层nn.Linear()线性层。这一层包含了in_features个输入特征和1个输出。

总结来说,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线性回归模型,使用了均方误差损失函数,并设置了输入特征的数量,以便在之后的训练中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ef log_rmse(net, features, labels):
    # 为了在取对数时进一步稳定该值,将小于1的值设置为1
    clipped_preds = torch.clamp(net(features), 1, float('inf'))
    rmse = torch.sqrt(loss(torch.log(clipped_preds),
                           torch.log(labels)))
    return rmse.item()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log_rmse()函数,用于计算模型在给定数据集上的均方根对数误差(Root Mean Squared Logarithmic Error,RMSLE)。

首先,使用torch.clamp()函数将模型预测值限制在1和无穷大之间。这是为了避免在取对数时出现负值或者0的情况。 clipped_preds = torch.clamp(net(features), 1, float('inf'))

接着,使用torch.sqrt()函数计算loss,其中loss是均方误差损失函数,输入是对预测值和真实值取对数之后的差的平方。 rmse = torch.sqrt(loss(torch.log(clipped_preds), torch.log(labels)))

其中,使用torch.log()函数对预测值和真实值分别取对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数据缩小到一个更小的范围,使得误差更稳定。

最后,使用.item()函数将张量转换成一个标量,并返回。 return rmse.item()

与前面的部分不同,我们的训练函数将借助Adam优化器 (我们将在后面章节更详细地描述它)。 Adam优化器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它对初始学习率不那么敏感

def train(net, train_features, train_labels, test_features, test_labels,
          num_epochs, 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 batch_size):
    train_ls, test_ls = [], []
    train_iter = d2l.load_array((train_features, train_labels), batch_size) # 加载训练数据
    # 这里使用的是Adam优化算法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net.parameters(),
                                 lr = 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 = weight_decay)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for X, y in train_iter:
            optimizer.zero_grad()
            l = loss(net(X), y)
            l.backward()
            optimizer.step()
        train_ls.append(log_rmse(net, train_features, train_labels))
        if test_labels is not None:
            test_ls.append(log_rmse(net, test_features, test_labels))
    return train_ls, test_ls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train()函数,用于训练模型。

首先,定义了两个列表train_ls和test_ls,用于存储训练和测试过程中的误差

接着,使用d2l.load_array()函数定义了一个迭代器train_iter,用于加载训练数据

然后,使用torch.optim.Adam()函数定义了优化器optimizer,该优化器使用Adam算法,学习率为learning_rate,权重衰减系数为weight_decay。

接下来,进入了num_epochs次迭代。在每一次迭代中,使用train_iter迭代器加载训练数据,并进行前向传播、反向传播和优化步骤。

最后,在每一次迭代结束时,记录下训练数据的误差并将其加入train_ls列表,如果有测试数据,也记录下测试数据的误差并将其加入test_ls列表。

总结来说,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train()函数,用于训练模型,在训练过程中记录下训练误差和测试误差,并返回。

K折交叉验证

K折交叉验证, 它有助于模型选择和超参数调整。 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一个函数,在K折交叉验证过程中返回第i折的数据。 具体地说,它选择第个切片作为验证数据,其余部分作为训练数据。 注意,这并不是处理数据的最有效方法,如果我们的数据集大得多,会有其他解决办法。

def get_k_fold_data(k, i, X, y):
    assert k > 1
    fold_size = X.shape[0] // k
    X_train, y_train = None, None
    for j in range(k):
        idx = slice(j * fold_size, (j + 1) * fold_size)
        X_part, y_part = X[idx, :], y[idx]
        if j == i:
            X_valid, y_valid = X_part, y_part
        elif X_train is None:
            X_train, y_train = X_part, y_part
        else:
            X_train = torch.cat([X_train, X_part], 0)
            y_train = torch.cat([y_train, y_part], 0)
    return X_train, y_train, X_valid, y_valid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get_k_fold_data()函数,用于将数据集分成k份。其中第i份作为验证集,其余作为训练集。

首先,断言语句用于检查k的值是否大于1。

接着,计算出每一份的大小,并定义了X_train, y_train, X_valid, y_valid变量。

接下来,使用循环遍历数据集的k份,并通过切片操作获取每一份的数据。如果是第i份,则将其赋值给X_valid, y_valid;如果是第一份,则将其赋值给X_train, y_train;其余份则使用torch.cat()函数拼接到X_train, y_train后面。

最后, 返回X_train, y_train, X_valid, y_valid

总结来说,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get_k_fold_data()函数,用于将数据集分成k份,其中第i份作为验证集,其余作为训练集。

当我们在K折交叉验证中训练K次后,返回训练和验证误差的平均值

def k_fold(k, X_train, y_train, num_epochs, 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
           batch_size):
    train_l_sum, valid_l_sum = 0, 0  # 用于存储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的总和
    for i in range(k):
        data = get_k_fold_data(k, i, X_train, y_train)
        net = get_net() #选择模型
        train_ls, valid_ls = train(net, *data, num_epochs, 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 batch_size) # 训练模型
        train_l_sum += train_ls[-1] # 将当前训练误差的最后一个值累加到train_l_sum变量中
        valid_l_sum += valid_ls[-1]
        if i == 0: # 第一次循环
            d2l.plot(list(range(1, num_epochs + 1)), [train_ls, valid_ls],
                     xlabel='epoch', ylabel='rmse', xlim=[1, num_epochs],
                     legend=['train', 'valid'], yscale='log')
        print(f'折{i + 1},训练log rmse{float(train_ls[-1]):f}, '
              f'验证log rmse{float(valid_ls[-1]):f}')
    return train_l_sum / k, valid_l_sum / k

这段代码主要实现了k折交叉验证的流程。首先定义了train_l_sum和valid_l_sum变量,用于存储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的总和。

接着,使用循环遍历k份数据。在每一次循环中,调用get_k_fold_data()函数获取当前验证集和训练集,并调用get_net()函数获取新的模型,调用train()函数训练模型。

然后,将每一次的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累加到train_l_sum和valid_l_sum中。

如果是第一次循环, 使用d2l.plot()函数绘制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的变化趋势

最后,输出第i次循环的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最后返回的是k次训练的平均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

总结来说,这段代码实现了k折交叉验证的流程,训练k次模型,并记录每一次的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的平均

模型选择

我们选择了一组未调优的超参数,并将其留给读者来改进模型。 找到一组调优的超参数可能需要时间,这取决于一个人优化了多少变量。 有了足够大的数据集和合理设置的超参数,K折交叉验证往往对多次测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然而,如果我们尝试了不合理的超参数,我们可能会发现验证效果不再代表真正的误差。

k, num_epochs, lr, weight_decay, batch_size = 5, 100, 5, 0, 64
train_l, valid_l = k_fold(k, train_features, train_labels, num_epochs, lr,
                          weight_decay, batch_size)
print(f'{k}-折验证: 平均训练log rmse: {float(train_l):f}, '
      f'平均验证log rmse: {float(valid_l):f}')

这段代码主要用于调用k_fold()函数进行k折交叉验证,并输出最终结果。

首先,定义了k, num_epochs, lr, weight_decay, batch_size变量,分别对应k折交叉验证的折数、训练次数、学习率、权重衰减、批量大小。

接着,调用k_fold()函数并传入参数,获取平均训练误差train_l和平均验证误差valid_l。

最后,使用print()函数输出结果,输出k折验证的平均训练误差和平均验证误差。

总结来说,这段代码调用k_fold()函数进行k折交叉验证,并输出最终结果,包括平均训练误差和平均验证误差。

输出

1,训练log rmse0.170154, 验证log rmse0.1560602,训练log rmse0.162506, 验证log rmse0.1894133,训练log rmse0.164092, 验证log rmse0.1686454,训练log rmse0.167332, 验证log rmse0.1544105,训练log rmse0.163029, 验证log rmse0.182780
5-折验证: 平均训练log rmse: 0.165423, 平均验证log rmse: 0.17026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交Kaggle预测

既然我们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超参数, 我们不妨使用所有数据对其进行训练 (而不是仅使用交叉验证中使用的 1 − 1 / K 1-1/K 11/K的数据)。 然后,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模型可以应用于测试集。 将预测保存在CSV文件中可以简化将结果上传到Kaggle的过程。

def train_and_pred(train_features, test_features, train_labels, test_data,
                   num_epochs, lr, weight_decay, batch_size):
    net = get_net()
    train_ls, _ = train(net, train_features, train_labels, None, None,
                        num_epochs, lr, weight_decay, batch_size)
    d2l.plot(np.arange(1, num_epochs + 1), [train_ls], xlabel='epoch',
             ylabel='log rmse', xlim=[1, num_epochs], yscale='log')
    print(f'训练log rmse:{float(train_ls[-1]):f}')
    # 将网络应用于测试集。
    preds = net(test_features).detach().numpy()
    # 将其重新格式化以导出到Kaggle
    test_data['SalePrice'] = pd.Series(preds.reshape(1, -1)[0])
    submission = pd.concat([test_data['Id'], test_data['SalePrice']], axis=1)
    submission.to_csv('submission.csv', index=False)

这段代码实现了最终的训练和预测流程。

首先通过调用get_net()函数获取一个新的模型net。然后调用train()函数训练模型,将训练误差存储在train_ls中。

接着使用d2l.plot()函数绘制训练误差的变化趋势,并输出最终训练误差。

最后,使用训练好的模型net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并将结果导出到submission.csv文件中。

总结来说,这段代码实现了最终的训练和预测流程,包括训练模型、绘制训练误差图像、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并导出结果。

如果测试集上的预测与K倍交叉验证过程中的预测相似, 那就是时候把它们上传到Kaggle了。 下面的代码将生成一个名为submission.csv的文件。

train_and_pred(train_features, test_features, train_labels, test_data,
               num_epochs, lr, weight_decay, batch_size)

输出

训练log rmse:0.16280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66047.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Linux--线程互斥与同步--0112 13

线程互斥 1.背景概念 临界资源:多线程执行流共享的资源就叫做临界资源。 临界区:每个线程内部,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就叫做临界区。 互斥:任何时刻,互斥保证有且只有一个执行流进入临界区 ,对临界资源起保…

36岁北邮硕士,四段大厂经历,当初为了涨薪频繁跳槽,被裁后投遍所有公司,基本都不回复!...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36岁北邮硕士的职场经历:2013年北邮硕士毕业后,分别在乐视、字节、阿里、小米待过,2022年被小米裁员,几乎投遍了boss上所有公司,基本都是已读不回。只有一个小公司的hr看了简历后回了一句“加油”。…

绕过某博客查看文章验证码,关注公众号得验证码

之前也写过一篇,当时使用Burpsuite抓包,改包,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虽然我挺支持为知识那啥的,但是吧要我去关注公众号太麻烦了 绕过查看文章需要验证码 其实就是改一个返回的字段,既然后端也是改,那我前端…

Google Earth Engine基础使用方法(一)

Google Earth Engine 1、注册账号1.1、设置谷歌账号辅助邮箱1.2、进入Google Earth Engine(如果第一次注册失败怎么办)1.3、进入Google Earth Engine Editor2、Editor主界面2.1、上传自己的矢量数据2.2、分享代码给别人2.3、保存代码2.4、几个有效快捷键2.5、搜索框有什么用3、…

SAP S/4 FAGLGVTR错误解决

本次年结支持过程中,一个客户的年结操作出现问题,问题的解决还颇费周折,稍稍记录一下。客户的SAP 版本是 S/4, 通过 FAA_CMP 事务码切换固定资产年度的时候,提示上一已关闭的会计年度与当前会计年度相同。 这个消息的意思是FI 的会…

【自学Python】Python字符串出现次数

Python字符串出现次数 Python字符串出现次数教程 在开发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有统计单个字符或者 字符串 在另一个字符串中出现次数的需求,在 Python 中,统计字符串出现次数我们使用 count() 函数。 Python count()函数详解 语法 S.count…

Python实战项目1——自动获取小说工具

🤵‍♂️ 个人主页老虎也淘气 个人主页 ✍🏻作者简介:Python学习者 🐋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一起进步!😄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 欢迎评论 💬点赞👍🏻 收藏…

【C++】二叉树进阶OJ题

​🌠 作者:阿亮joy. 🎆专栏:《吃透西嘎嘎》 🎇 座右铭: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目录👉根据二叉…

前端开发:Webpack的使用总结

前言 在前端开发过程中,尤其是现在前端框架的频繁使用的当下,作为前端开发者想必对于Webpack并不陌生,尤其是在使用Vue框架做前端开发的时候,打包时候必用Webpack。还有就是在前端求职面试的时候,Webpack相关的知识点…

mysql新建分区设置阈值(less than)引发的问题

mysql新建分表后,入库之前分表区间的数据,但是再分表中查询不到对应数据。 文章目录问题背景问题解析新建分区sql查看分区查询数据查询数据所在分区修改方案总结LESS THAN相关sql查询分区删除分区先建分区问题背景 初始化表的时候,先建的日期…

(二)Jenkins全局工具配置

目录 1、插件管理 2、Gitee安装 2.1、插件安装 2.2、查看Gitee状态 2.3、配置Gitee 2.4、获取私人令牌 2.5、测试连接 3、全局配置jdk、ant、maven 3.1、jdk配置 3.2、ant配置 3.3、maven配置 4、插件镜像下载地址配置 (一)Jenkins部署、基础配置介绍在windows下安…

事务(transaction)

事务(重点 五颗星 ***** 必须理解 必须掌握) 1、什么是事务: 一个事务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业务逻辑。 假设转账,从A账户向B账户转账10000.将A账户的钱减去10000(update语句),将B账 户的钱增加100…

【手写 Vue2.x 源码】第二十六篇 - 数组依赖收集的实现

一,前言 上篇,主要介绍了数组依赖收集的原理 本篇,数组依赖收集的实现 二,对象依赖收集的总结 {}.dep > watcher 目前,“对象本身”和“对象中的每一个属性”都拥有一个 dep 属性,用于做依赖收集 此…

Leetcode:669. 修剪二叉搜索树(C++)

目录 问题描述: 实现代码与解析: 递归: 原理思路: 后序递归: 原理思路: 迭代: 原理思路: 问题描述: 给你二叉搜索树的根节点 root ,同时给定最小边界…

#9文献学习--基于元强化学习的边缘计算快速自适应任务卸载

文献:Fast Adaptive Task Offloading in Edge Computing based on Meta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方法,样本效率很低,需要充分的再培训来学习新环境的更新策略,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很弱。 基于元强化学习的任务…

【数据结构与算法】第十八篇:递归,尾递归,尾调用

知识概览一、递归的引入(递归现象)二、递归的调用过程与实例分析三、递归的基本思想小tip:链表递归的具体实例四、递归的一般使用条件五、实例分析:斐波那契数列1.原理剖析2.fib优化1 – 记忆化3.fib优化24.fib优化3六、实例分析:…

mac下ssh连接docker使用centos

配置ssh连接docker本机信息 Apple M2/ macOS Ventura 13.1完整实现如下:使用docker下载centos镜像docker pull centos:centos7 # centos7 指定安装版本查看本地镜像# 使用以下命令查看是否已安装了centos7➜ ~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

c++通讯录管理系统

结构体1,知识点(结构体),存放人员详情,名字,性别,年龄等 struct person { string m_name; int m_sex; int m_age; string m_phone; string m_addr; };结构体2,知识点 (结…

狗厂的N+1+2毕业,我觉得还是挺良心的

最近又跟朋友打听到了新鲜事,年底的新鲜事,什么209万,就是听个乐子,离我太远,什么HR和技术人员产生矛盾,一巴掌眼镜都打飞了,好乱套,今天我跟朋友打听了一些不太乱套的 一、鹅肠 1.…

Quartz认知篇 - 初识分布式任务调度Quartz

定时任务的使用场景 在遇到如下几种场景可以考虑使用定时任务来解决: 某个时刻或者时间间隔执行任务 批量数据进行处理 对两个动作进行解耦 Quartz 介绍 Quartz 是一个特性丰富的、开源的任务调度库,几乎可以嵌入所有的 Java 程序,包括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