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壬寅年,病毒和战争齐飞,流言和混乱四起。2023 届秋招的残酷已不需要再多说,各大平台校招社招一片哀嚎,如果说往年的各种帖子是在贩卖焦虑,今年就是实打实的就业寒冬。
先来看段分析,来自阮一峰大佬:
因此我猜想,马斯克决定裁一半人,是参考了高速增长结束前的员工规模。这也意味着,即使推特少了一半员工,肯定还能正常运作,因为以前就是这么多人。
如果再往前推,2010年初,推特只有130个员工,活跃用户是3000万。现在,用户数是那时的十多倍,而130个员工的十多倍,正好接近7500人裁员75%。这是巧合吗?
事实上,即使裁员75%,跟其他一些公司相比,推特的员工还是偏多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脸书收购 Instagram 时,后者的用户数量已经到了3亿,但只有13个员工。Telegram 有7亿活跃用户,员工人数在500人至1000人之间。Whatsapp 有20亿用户,员工数量是50个工程师 + 55个其他人员。
这告诉我们,互联网软件开发不需要很多员工,一个精干的工程师团队就可以维护了。
但是,现实却恰恰相反,每一家大型科技公司都有大量员工。Github 的前 CEO 公开说过,技术公司基本上都有 2 到 10 倍的冗员,这是人尽皆知的行业秘密。
为什么公司会雇佣多于实际需要的员工?
只要业务还在賺錢,那么雇佣更多的人,总是比摆脱低绩效的员工更容易。 每当新技术或新业务出现时,公司一定会招聘更多的新员工,冗员是避免不了的(比如飞书疯狂扩张的 8000 人)。
所以,裁员是迫于整体经济形势的无奈之举,等到调整期过去经济回暖,科技公司就会重新开始大量招人,人员肯定会扩编。
你要相信,互联网的扩张期远没有结束,依然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尤其是企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才刚刚起步。大家不妨趁着这段时间,静下心,埋头学习一点新技术,将来一定会派上用处。
顶层设计和政策推动似乎能够把控整体局面的发展是向上的,“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但又众所周知 “一将功成万骨枯”,调整过程中屁民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明年是不是就能经济回暖全司扩编,这个说不好,但科学地来讲,不管当年的就业形势如何,如果上一年就业艰难,积压的未就业人员都会挤压当年的就业空间,往往会导致就业更加艰难。
很难指望在某一年,突然产生大量新的工作机会。而要指望通过毕业人数下降来缓解就业压力,还需要再等几年才能出现。面对这种局面,无论是 2024 届毕业生,还是 2025 届毕业生,更早规划行动,更切实的目标预期,才有机会更早上岸吧。
毕竟刷人越来越玄学,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被刷的导火索,面试评价可能只能占据 50% 因素,自身硬件条件、岗位匹配程度、以及运气(是的,运气)更是非常非常重要。
对于非科班、且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比如之前从未接触过编程的小伙伴,我只能说转码这条路慎重再慎重,往年可能学历好点的话刷刷 LeetCode 背背八股文轻轻松松就上岸了,今时不同往日了,最终意向排序的过程中非科班极大可能成为被刷的因素之一
如果本行业确实不想干下去,打定主意要转码的话,我建议的是要更早准备,0 基础秋招前突击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基本可以说毫无上岸中大厂的可能性,并且简历上一定是要有实习经历的!
先说准备时间,有基础有项目并且平时有自己积累的,秋招前花个一两个月时间复习复习知识点完全够了(亲测 Java 后端相关知识点需要花一个月左右时间复习准备)。基础薄弱且没项目的,半年打底,一年往上,毕竟做个项目就得花个一两月了,这还不算上弄懂那些框架底层原理的时间。
再说实习经历,很多同学会一股脑在大三 or 研二冲转正实习,但其实转正实习的难度和秋招基本差不多,如果觉得没准备好的话可以考虑大一大二 or 研一研二来几段日常实习,日常实习相对简单很多,用来填充简历是一个相当 nice 的选择,就是很多同学可能会遇上一些客观困难比如疫情、比如导师不放等之类的问题,另外日常实习接触到项目的含金量可能也没转正实习高,不过这个我觉得问题不大,毕竟大家最终都要看内部文档然后包装,懂的都懂。
另外,如果技术层面准备不充分,没有把握应付互联网厂的技术面试,可以曲线救国,投硬件厂的软件研发,比如华为、中兴、TP-Link、比亚迪(迪哥!)等之类,这类往年点击就送的硬件厂一般技术面试难度不会太高,更看重学历和发展潜力,相对互联网软开会比较简单点。
再或者,降低预期,在经济形势向下的情况下,以及新一代反对 996 呼声逐渐高涨,追求稳定可能会是未来五年内的趋势,不以进入大厂拿高薪为主要去向,而是更多的向国企例如银行、运营商、军工所等之类流动,可能是相对来说更保险更轻松的选择。
最后,轻舟已过万重山,谨以此文献给正在准备秋招 or 未来要准备秋招的苦逼程序员们。
End.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飞天小牛肉,定期分享大厂面试题解析~,个人网站 cswiki.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