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大大们好呀!!!☀️☀️☀️
🔥 欢迎来到我的博客
👀期待大大的关注哦❗️❗️❗️
🚀欢迎收看我的主页文章➡️寻至善的主页
文章目录
- 前言
- 测试用例的前因后果
-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 🔥等价类划分法
- 🔥边界值分析法
- 🔥正交试验法
- 🔥状态迁移图法
- 🔥流程分析法
前言
本文内容提前看:什么是测试用例设计?如何设计测试用例?设计用例会用到哪些方法?
🔥本软件测试概论系列将分为三篇来带你系统的了解软件测试,分别是:第一篇:软件生命周期(包含软件测试基本概念)与软件测试过程;第二篇:软件测试用例与软件缺陷文档项目训练;第三篇: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本文为🚀软件测试概论的第三篇
测试用例的前因后果
在软件测试概论二的博客中,对测试用例的模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什么是测试用例呢?
测试用例(Test Case)作为测试的指导,避免测试的随意性和测试遗漏,而专门编写的文档。主要包括:用例编号,用例标题,前置条件,操作步骤(明确且详细,可操作性),预期结果,实际结果等。
测试结果:
1️⃣pass-测试用例通过
2️⃣fail-测试用例未通过(沟通确认、确认bug、提交缺陷)
3️⃣blocked-阻塞,执行测试时操作步骤只执行了前几步,后续无法执行操作。
4️⃣N/A-用例未执行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将软件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输入数据,划分为几个子集合。然后我们从每个子集合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数据来测试软件。从而减少测试数据的数量,节约测试时间。
有效等价类:符合软件输入要求的数据
无效等价类:不符合软件输入要求的数据
等价类划分原则:
1️⃣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和取值个数,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2️⃣输入条件给定了输入值的集合,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3️⃣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值,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4️⃣输入条件是一组值,比如有n个,并且程序针对每个值处理不一样。那么可以确定n个
5️⃣输入条件遵守了某种规则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6️⃣输入条件在确认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个元素如果程序处理方式不同,那么需要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等价类划分法设计用例步骤:
划分等价类
根据需求文档对功能的要求,为每个输入条件划分等价类,包括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为每一个等价类编号。
👇
为有效等价类设计测试数据
原则:设计一个测试数据,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有效等价类。如果一个数据覆盖不完,那么继续增加测试数据,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完。
👇
为无效等价类设计测试数据
原则:设计一个测试数据,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个操作,直到覆盖完所有的无效等价类。
👇
按照公司的测试用例模版,将测试数据编写成标准格式的测试用例。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是基于等价类划分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进过大量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错误往往发生在输入或输出的边界上,因此针对等价类的各个范围,补充一些边界上的测试数据,可以提高效率发现更多的错误。
边界点的三个概念:
👉上点:
边界值点(不管边界点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
👉离点:
边界值近点(两种方法:
1、如果上点是有效等价类,那么离点就是里边界值近的无效等价类。
2、如果边界值是闭区间,那么离点就是范围外最近的点;如果边界值是开区间,那么离点就是取值范围内的点)
👉内点:有效范围内非边界的点
边界值分析法数据选取原则:
1️⃣输入或输出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则应该测试边界及边界附近的值
2️⃣输入或输出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用最大的、最小的、比最大的多一个,比最小的少一个作为测试数据。
3️⃣程序说明有一组有序值的组合, 取第一个值和最后一个值作为测试数据。
4️⃣程序内部使用的一个数据类型或结构, 有内部边界范围, 那么要测试范围的边界值。
🚀边界值分析法设计用例步骤
划分等价类根据需求对功能的要求,为每个输入条件划分等价类
👇
确定边界值根据已划分的等价类, 分析是否存在边界值, 如果存在则补充边界值在表中。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都要确定边界值。然后把所有等价类和边界值都编上号。
👇
根据等价类原则设计测试数据,如果有边界值,可以在覆盖等价类的同时覆盖边界值
直到覆盖完所有的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及所有边界值。当然, 除了覆盖边界值, 也添加一些内点测试数据。
👇
按照公司测试用例模版,将测试数据编写成标准格式的测试用例
特点及适用范围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是平常测试用的最多的测试设计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功能测试。
比如: 用户注册, 信息录入, 搜索框等功能
🔥正交试验法
根据正交表来填入我们的测试条件和值,挑选我们要测试的组合情况。通过正交表挑选的测试的组合个数,比我们吧所有的条件都组合起来测试会少测很多个情况,帮我们节约大量的测试时间
下图为4因子3状态的正交表:
正交试验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1️⃣找出因子与状态,画因子和状态
2️⃣找到合适的正交表,替换内容(列的标题和列的内容)
3️⃣去掉不可能的配置组合,添加用户常用的组合
4️⃣根据每一行的组合编写测试用例
🔥状态迁移图法
有些软件明确的标注了一些状态,比如订单状态(未支付,已支付,已发货,订单完成)。对于某个状态施加某个操作或达到某个条件,可以使之变更到另一个状态,这种情况就适合使用状态迁移图法。
状态迁移图法设计用例步骤
以打印机为例:
1️⃣画出状态迁移图
2️⃣列出状态事件表
找到第一个状态,从第一个状态开始找下一个状态(下一个箭头)转换到这个状态需要达到的条件叫做事件,如果这个状态向外的箭头找完了,就找下一级,看看有没有向外的箭头。并列到状态事件表里,继续找下一级有没有向外的箭头。在左边已经列过的状态就不列了。
3️⃣根据状态事件表画出状态转换树
4️⃣从状态转换树推出测试路径
5️⃣根据测试路径编写测试用例(正常操作+异常操作)
🔥流程分析法
有些软件系统,比如购物网站,或者订票系统,有一系列操作流程,比如搜索商品,添加购物车,下单,支付,生成订单等。这种系统就适合使用流程分析法。
流程分析法设计用例步骤
1️⃣画出业务流程图
2️⃣设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测试路线
3️⃣选取测试数据,构造测试用例
流程分析法总结
流程分析法重点是测试流程, 对于单个功能模块的测试, 并不是特别充分。在实际项目中, 需要对单个功能使用等价类, 边界值等方法测试各种正常和异常数据进行更充分的测试。流程分析法作为补充, 将多个功能串起来测试。
PS:软件测试概论系列终于结束了,但是仅仅是软件测试的冰山一角最基础的部分,后面还会有更多的技巧分享的。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的话
🙏大大们可以动动发财的小手:👉👉👉 点赞:👍收藏:⭐️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