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MessageQueue),中文是消息队列,字面来看就是存放消息的队列。也就是事件驱动架构中的Broker。
同步通讯
优点
时效性较强,可以立即得到结果
问题
微服务间基于Feign的调用就属于同步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 耦合度高。每次加入新的需求,都要修改原来的代码
- 资源浪费。调用链中的每个服务在等待响应过程中,不能释放请求占用的资源,高并发场景下会极度浪费系统资源。
- 级联失败。调用者需要等待服务提供者响应,如果调用链过长则响应时间等于每次调用的时间之和
- 性能下降。如果服务提供者出现问题所有调用方都会跟着出问题,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导致整个微服务群故障
异步通讯
异步调用常见实现就是事件驱动模式
优点:
- 耦合度低
- 吞吐量提升
- 故障隔
- 流量削峰
缺点:
- 依赖于Broker的可靠性、安全性、吞吐能力
- 架构复杂了,业务没有明显的流程线,不好追踪管理
rabbitMQ
下载
docker pull rabbitmq:3-management
运行
docker run -e RABBITMQ_DEFAULT_USER=hzy -e RABBITMQ_DEFAULT_PASS=123456 --name mq --hostname mq1 -p 15672:15672 -p 5672:5672 -d rabbitmq:3-management
控制台
运行原理和结构
channel: 操作MQ的工具
exchange:路由消息到队列中
queue:缓存消息
virtual host:虚拟主机,是对queue、exchange等资源的逻辑分组,用来隔离和管理多租户环境
消息模型
基本消息队列(BasicQueue)
工作消息队列(WorkQueue)
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又根据交换机类型不同分为三种:
是基于最基础的消息队列模型来实现的,只包括三个角色:
publisher:消息发布者,将消息发送到队列queue
queue:消息队列,负责接受并缓存消息
consumer:订阅队列,处理队列中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