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资料来源网络,仅用于行业知识分享,供个人学习参考,请勿商用。
【侵删致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将在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完整资料领取见文末,部分资料内容:
目 录
第1章 项目背景
第2章 需求分析
2.1 应急业务体系概要
2.1.1 突发公共事件
2.1.2 重大公共活动事件
2.1.3 预案管理
2.1.4 管理和建设模式
2.1.5 应急工作体系及职能
2.1.6 应急管理业务流程
2.2 需求分析
2.2.1 总体目标
2.2.2 需求分析
2.2.3 项目建设任务
2.2.4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规划需求
2.2.5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可靠性需求
2.2.6 系统安全性需求
第3章 项目设计原则
3.1 政府应急指挥平台规划的各类要素
3.2 项目设计依据
3.3 项目设计原则
3.4 项目设计范围
第4章 应急指挥平台总体解决方案
4.1 应急指挥平台总体原则
4.2 应急指挥平台概要框架
4.3 应急指挥平台总体特点
4.4 应急指挥场所信息化分系统
4.4.1 应急指挥场所类别
4.4.2 应急指挥场所功能
4.4.3 应急指挥大厅建设
4.4.4 应急值班室建设
4.5 基础支撑分系统
4.5.1 应急通信系统集成
4.5.2 视频会议系统
4.5.3 图像接入系统
4.5.4 计算机网络系统
4.6 综合应用分系统
4.6.1 综合应用系统功能结构
4.6.2 子系统功能描述
4.6.3 综合应用系统与通信系统接口
4.6.4 GIS平台与应用
4.6.5 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建议
4.7 数据库分系统
4.7.1 数据库系统
4.7.2 数据库内容
4.7.3 数据库建设建议
4.7.4 数据库维护
4.7.5 数据库安全
4.8 移动应急指挥平台
4.8.1 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目的
4.8.2 XX省政府移动急平台建设内容
4.8.3 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特点
4.8.4 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议
第5章 应急指挥场所设计
5.1 概述
5.2 设计原则
5.3 设计标准
5.4 设计要点
5.4.1 应急指挥大厅平面布局
5.4.2 应急指挥大厅功能布局
5.4.3 应急指挥大厅音视频系统总体拓扑结构设计
5.4.4 建声设计
5.4.5 电声设计
5.4.6 视频设计
5.4.7 中控系统设计
5.4.8 指挥大厅会议室设计装修建议
5.4.9 指挥大厅会议室装修工程参考
5.4.10 指挥大厅会议室类型
5.4.11 指挥大厅会议室大小
5.4.12 指挥大厅会议室环境
5.4.13 指挥大厅会议室音响效果
5.4.14 指挥大厅会议室照明
5.4.15 指挥大厅会议室布局
5.4.16 指挥大厅会议室布线
5.5 指挥大厅详细设计
5.5.1 功能定位
5.5.2 大屏显示系统
5.5.3 综合布线系统
5.5.4 音频系统
5.5.5 会议系统
5.5.6 指挥大厅智能化控制系统
5.5.7 强电系统
5.5.8 UPS供电系统
5.5.9 装饰装修工程
第6章 基础支撑系统设计
6.1 方案优势
6.2 系统结构
6.3 系统组成
6.4 计算机网络系统
6.4.1 需求分析
6.4.2 局域网建设方案
6.4.3 局域网改造方案
6.4.4 设备选型建议
6.4.5 方案优势
6.5 多媒体融合解决方案
6.5.1 视讯、监控、语音融合通信方案
6.5.2 视频会议系统
6.5.3 图像接入系统
6.5.4 应急通信系统
6.6 数据中心及容灾备份系统
6.6.1 需求分析
6.6.2 数据中心网络建设方案
6.6.3 数据中心存储系统方案
6.7 安全保障系统
6.7.1 需求分析
6.7.2 方案优势
6.7.3 安全保障系统总体框架
6.7.4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方案
6.7.5 数据中心保护方案
6.7.6 安全管理系统方案
6.8 综合管理系统
6.8.1 需求分析
6.8.2 方案优势
6.8.3 基于网络层面的管理
6.8.4 省应急指挥平台存储管理
6.8.5 省应急指挥平台监控网络故障管理
6.8.6 省应急指挥平台综合网管安全管理
6.8.7 省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用户及权限管理
6.9 移动应急系统
6.9.1 移动通信系统
6.9.2 移动应急系统
第7章 施工组织设计
7.1 工程概况
7.2 劳动力计划、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划
7.3 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7.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7.5 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及技术措施
7.6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7.7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
7.8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7.9 施工配合及施工界面的划分
第8章 售后服务计划
1.1.1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规划需求
数据交换系统:采用信息交换技术,通过开发信息交换接口程序软件,实现不同系统间信息交换的共享数据库平台,各信息系统通过交换平台进行信息交换,为联动指挥提供多方面的决策信息支持。
地理信息和综合指挥系统:提供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及专业地理空间信息间的联系和应用层次,结合移动数传及导航定位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完善和矫正有关的地理图源信息。
移动数传和定位系统:通过建立基于GPRS公网的定位导航及数传调度系统,可以实现对应急联动车辆的调度指挥,同时为车辆提供导航功能。该系统安排在项目的后续阶段建设。
数字程控系统:采用传统PSTN和VoIP融合的技术提供给用户及时的电话联络,通过数字程控可以进行有线语音通信,以数字程控为核心进行调度系统集成,可以实现联动单位相互调派。
数字集群系统:采用数字集群技术提供给用户及时的无线信息传输和定位,通过数字集群可以进行无线语音通信,以数字集群为载体进行移动系统的集成,可以方便联动单位跨部门用户分组协作。
前端探测监控和联动控制系统:各联动单位的前端探测监控系统汇集到联动中心,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支持并联动控制前端信息采集。
警情上报系统:警情上报软件负责接收各个专业厅局指挥中心的重大报警信息、报警人员信息、报警电话信息等相关的信息登记,处警信息根据相关业务流程、预案等指派相关人员出警的信息系统。
语音/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在应急指挥中心建立语音/视频会议主会场,各联动单位建立分会场,建立一个语音/视频会议网络,通过它来直观的进行视频、应用系统等多方面的交流。
有线无线混合调度系统:有线、无线系统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通过有线、无线系统及相关的集成,可以实现多方通话、人员调度等多方面的功能。
决策辅助系统:决策辅助系统可以利用已有的专家库系统、数据挖掘技术等技术,帮助决策人员根据当时的事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决策。
现场指挥车系统:现场指挥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移动,可以查看、传递现场的声音、图象等信息,并可以在现场作出相应指挥、调度。
存储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是一个平台,此平台可以挂接、扩展与指挥调度相关的系统,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因此,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存储应采用基于SAN结构的存储网络。
系统备份:系统备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作为一个面向社会公众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的系统,它的系统和数据的备份也就显得极其重要。
容灾系统:为了能使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在发生地震、大火等严重灾难事故后,能迅速地挥发其社会应急作用,采用异地灾难恢复系统是目前可以采用的唯一手段
数字录音系统: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是面向全社会各个应急部门的综合接处警系统,每天的接处警量必然很大,所以要采用容量大、性能好的数字录音系统,采用磁盘作为记录介质。
双机集群系统: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随时随刻都会面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因此系统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保证各类系统,特别是核心的部门要能不间断运行,所以关键的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要采用双机系统,保证系统稳定性。
1.1.2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可靠性需求
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整体可靠性:省各大厅局同时存在有多个专业指挥中心,为了能保证某个中心发生意外不能发挥接处警功能时,其它的中心可以临时替代它的功能,中心之间能够做到相互备份。
语音链路可靠性:有线通信是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接处警和调度指挥的重要途径,所以语音链路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在本项目的后期系统建设中可以采用双汇接局接入或采用其它备份链路的方式,以保证有线通信的正常工作。
数据网络可靠性:数据网络是数据传输的载体,为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可以在本项目的后期系统建设中采取链路备份、设备冗余的方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关键应用系统,例如接处警软件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系统24小时的可靠运行,可采用双机集群备份的方式来提高系统可靠性。
1.1.3 系统安全性需求
系统保密性: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动用和修改信息系统的信息,而且必须防止信息的非法、非授权的泄漏。
系统完整性:也就是说信息必须以其原形被授权的用户所用,也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修改信息。
漏洞检测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检测对象的系统资源,分析这一资源被攻击的可能指数,了解支撑系统本身的脆弱性,评估所有存在的安全风险
可用性和抗毁性:设备备份机制、容错机制,防止在系统出现单点失败时,系统的备份机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防病毒:网络防病毒系统应基于策略集中管理的方式,使得分布式的企业级病毒防护不再困难,而且提供病毒定义的实时自动更新功能。
第1章 应急指挥平台总体解决方案
1.1 应急指挥平台总体原则
在XX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设计构建中,我们本着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开放性、互连性、经济性、高性价比和可管理性等几个方面考虑,具体说来就是以下几点:
(1)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发展潜力。
(2) 可靠性:
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及应用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可靠性设计和建设,并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技术。
(3) 安全性:
在采用多种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事故监控和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
(4)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能够根据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方便地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提高网络各节点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5) 开放性与互连性:
具备与多种协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互通的特性,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国际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广域网、局域网、计算机及数据库协议;对于关键系统和子系统,坚持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的原则,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6) 经济性:
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7) 可管理性:
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网络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简化网络的维护工作。
(8) 高性价比:
在采用可用、可实现、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最佳性价比的技术及设备,保证投资的高效率。
1.2 应急指挥平台概要框架
XX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从总体上来说,分为应急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含数据库应用系统)。外部和国家应急指挥平台、下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以及各个专业部门应急指挥平台互联。
应急指挥平台构成示意图1
应急指挥平台架构示意图2
1.3 应急指挥平台总体特点
经过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XX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集成具备以下特点:
(1)指挥中心采用高清DLP拼接技术,网络系统全部采用万兆设计标准。
(2)应急指挥中采用高清的视频和语音对讲,能够将故障现场的视频调度到指挥中心,能够清晰准确的判断险情,辅助做出更好的应急决策。
(3)视频会议系统与数字会议室结合设计架构,兼容互通的要求高,会议室环境专业。
(4)系统稳定可靠,数据传输、共享能力强、保证防汛调度指挥的正常进行。
(5)能与省一级防汛指挥系统良好的互通。
(6)实现突发事件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功能的应急指挥系统。
篇幅有限,无法完全展示,如需获取完整内容,请转发后私信“获取资料”。
文章引用的资料均通过互联网等公开渠道合法获取,仅作为行业交流和学习使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归原资料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文作者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版权方、出版社认为本文章侵权,请立即通知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