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执行计划基本操作符
专栏内容:
- 手写数据库toadb
本专栏主要介绍如何从零开发,开发的步骤,以及开发过程中的涉及的原理,遇到的问题等,让大家能跟上并且可以一起开发,让每个需要的人成为参与者。
本专栏会定期更新,对应的代码也会定期更新,每个阶段的代码会打上tag,方便阶段学习。
开源贡献:
- toadb开源库
个人主页:我的主页
管理社区:开源数据库
座右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文章目录
- 物理执行计划基本操作符
- 前言
- 概述
- 扫描表
- 顺序扫描
- 索引扫描
- 排序扫描
- 代价计算模型
- 计算参数
- 总结
- 结尾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理论在数据管理、存储和处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读者可能对数据库理论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如何设计有效的数据库结构,以及如何处理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因此,本专栏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数据库理论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存储和检索数据的学科。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如何高效地处理和管理这些数据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理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本专栏的分享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数据库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感兴趣的朋友带来帮助。
概述
数据库执行计划的最后一步,是生成物理执行计划,物理执行计划是由一系列操作节点构成。其中最基本的操作符扫描表,一般都是执行计划的叶子节点。
本文主要分享物理执行计划的最基本操作扫描表,扫描表时排序,以及它的代价计划模型和估算,希望大家得到启示,感谢各位的浏览和点赞。
扫描表
SQL执行的目的都是要从表里拿到想要的数据,一般对于扫描表的节点,都会含有一个谓词,符合谓词的数据都会被返回。
表对应的数据块,一般都会存放在内存缓冲区中,扫描表时可以一个接一个的找到。扫描表时,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比如顺序扫描,索引扫描,仅索引扫描。
顺序扫描
最常见的就是顺序扫描,顾名思义,就是从表的第一个数据块开始,每个数据块从第一个元组开始扫描,直到这个块的结尾,然后继续下一个块,直到所有表的数据块扫描结束。
索引扫描
对于表上建有索引的情况,正好谓词对应字段有索引,那么可以使用索引,避免顺序遍历表的所有数据块。索引的数据也是存放在内存缓存区中,遍历索引文件的所有数据块,扫描索引数据块上的索引元组。
如果是密集索引,就可以直接找到符合谓词的元组在表中的数据块上的位置,然后直接访问对应的表数据块,从该块的offset处读取元组。
如果是稀疏索引,通过索引定位到表的某个位置,还需要继续从此位置扫描表,直到找到符合谓词的元组。
直到索引文件的所有数据块扫描结束,整个扫描就会结束。通常索引文件相比表文件来说,小非常多。
对于查询结查字段,只有索引字段时,此时只用扫描密集索引文件,就可以得到元组字段,不需要扫描表文件,这就是仅索引扫描,当然实际应用中,会有事务隔离的处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密集索引都能使用仅索引扫描。
排序扫描
对于含有order by
子句的查询来说,扫描表的结果需要以排序的方式返回,另外还有一些关系代数的运算,需要基于排序的结果,所以这就用到了排序-扫描方式。
排序扫描节点的输入是要扫描的表,和排序字段的说明,在物理执行计划中有很多方式选择。
-
对于排序字段上含有索引,而且是索引是带有顺序,如Btree索引,或者表数据的存储是按排序字段的顺序存储的;此时只进行表扫描或索引扫描即可;
-
对于比较小的表,查询结果全部可以装入缓冲区,那么可以用常用的排序算法进行排序即可;
-
对于非常大的表,查询结果并不能全部装入缓冲区时,就需要使用外排,通过几趟读写的算法才能完成排序,后面分享多路归并算法;
代价计算模型
在将逻辑查询计划转换为物理查询计划时,我们需要选择执行效率比较高的物理操作符进行执行,也可以说是选择最优执行路径。当出现几种执行路径时,如顺序扫描,索引扫描,路径选择时,首先对每种操作符的执行代价进行评估,才能选出最优的路径。
这是一种基于代价的选择最优路径的模式,按什么模型来计算操作符的代价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可用的缓冲区都是有限的,数据一般都会存储在磁盘上,当使用到时会加载到缓冲区,缓冲区满时也会利用替换策略,将暂时不用的数据置换到磁盘上。
那么在查询的过程中,读写磁盘的IO次数会是代价的一个衡量值。同时磁盘的读写IO耗时远远大于内存中的操作,所以磁盘代价将占查询成本的大部分,这样就可以简化操作符的代价计算为磁盘IO次数的计算。
基于代价的计算模型就生成了,下面我们看有那些参数来计算。
计算参数
- 缓冲区大小(M), 我们假设可用的缓冲区能容纳的数据块为M,缓冲区是远远小于物理内存大小的;
- 表占用的数据块数量(B), 当我们扫描表时,需要一个数据块一个数块的读出,这就和表文件所占数据块的多少有关系了,假设表占用了B个数据块,那么最多也就会产生B次IO;
- 表的元组数量(T), 表中所有元组的数量T/B,就得到了每个数据块上的平均元组数量,最差情况是元组数量与块数相同;
- 查询列对应的值数量,假如查询列为货物类型,那么它对应的就是有限类型;最差情况是与元组数量相等;
以上参数值的不同,都会影响我们查询处理时,磁盘IO的数目,后面会继续分享在扫描算法中的应用。
总结
物理执行计划的最基本节点就是扫描表,实际扫描表中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通过代价计算模型可以选择最优路径最终执行。
有菜也有肉的分享,下面插一段hello world的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Hello world”,在初始化函数中输出,在main之前会被调用:
#include <stdio.h>
__attribute((constructor)) void pre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
int main() {
return 0;
}
结尾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在浏览的同时别忘了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如果觉得值得鼓励,请点赞,收藏,我会更加努力!
作者邮箱:study@senllang.onaliyun.com
如有错误或者疏漏欢迎指出,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