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敲代码敲着敲着灵光乍现,突然一个荒诞的故事💡映入脑海。
1.未来和过去:
人高度发达(以下称之为渡)
渡可以打开时空穿越过去(以下称之为旧迹),并且可以进随心所欲的来去自如,物品可以随便传送,渡说要有光便有了光。
旧迹称渡为神,当渡穿越到旧迹时地方称为渡出生的地方,来无影去无踪。
旧迹认为渡无所不能,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可以令人起死回生,
枪武器强光巨响旧迹认为是神技,药丸和一切未来的物品在旧迹的认知里都是神物。
当渡对旧迹说你们按我说的做,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就带你们走
旧迹称之为长生之道,渡带他们走称之为飞天
其实就是带他们去了未来世界
但是可以去的人寥寥无几,只有特别渡认为可以的才会带他们走
所以整个旧迹都期望追寻长生之道,而渡就可以随意操纵和指示旧迹的人,如同奴隶一般。
当时空穿越在未来曝光了之后,好人和坏人都来到了旧迹
未来都对穿越到旧迹进行了约法三章,但是还是阻挡不了坏人对旧迹的破坏,旧迹对好人称之为神,对坏人称之为魔
将一直持续下去…
2.现代:
而这些都时刻改变着中间时期的历史(以下称之为现代)
现代的人不断的发掘和勘察到过去的历史,并时刻更新着,时不时通过墓地和多种途径发掘和考察出来这些事情
他们认为和发现的事情都是旧迹认为的事情
只要现代的科技无法解释和获取这个事情的真相,这都会是一个未解之谜和离奇事件
现代都认为神和魔和一切旧迹认为的事情都是无稽之谈,现代的人相信科学。
但当渡对旧迹影响的时间越来越长,也致使影响了同一时空对现代的人。
使得现代有些人仍然相信现代人认为旧迹(现代的祖先)传下来的这些事情。
直到一天现代的人时间科技发展到了渡的时期,发明了时空穿越。
他们到了旧迹,发生了和之前一样的事情,这好像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就像是一个循环,一个莫比乌斯环,无限的循环...
3.结尾
不害怕科技发展的慢,应该害怕科技发展的快,发展的一定程度,可能人无法掌控。
一、概述
1.1 五层模型
互联网的实现,分成好几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就像建筑物一样,每一层都靠下一层支持。
用户接触到的,只是最上面的一层,根本没有感觉到下面的层。要理解互联网,必须从最下层开始,自下而上理解每一层的功能。
如何分层有不同的模型,有的模型分七层,有的分四层。我觉得,把互联网分成五层,比较容易解释。
如上图所示,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实体层"(Physical Layer),最上面的一层叫做"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中间的三层(自下而上)分别是"链接层"(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和"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越下面的层,越靠近硬件;越上面的层,越靠近用户。
它们叫什么名字,其实并不重要。只需要知道,互联网分成若干层就可以了。
1.2 层与协议
每一层都是为了完成一种功能。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就需要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规则。
大家都遵守的规则,就叫做"协议"(protocol)。
互联网的每一层,都定义了很多协议。这些协议的总称,就叫做"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它们是互联网的核心,下面介绍每一层的功能,主要就是介绍每一层的主要协议。
二、实体层
我们从最底下的一层开始。
电脑要组网,第一件事要干什么?当然是先把电脑连起来,可以用光缆、电缆、双绞线、无线电波等方式。
这就叫做"实体层",它就是把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它主要规定了网络的一些电气特性,作用是负责传送0和1的电信号。
三、链接层
3.1 定义
单纯的0和1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规定解读方式:多少个电信号算一组?每个信号位有何意义?
这就是"链接层"的功能,它在"实体层"的上方,确定了0和1的分组方式。
3.2 以太网协议
早期的时候,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电信号分组方式。逐渐地,一种叫做"以太网"(Ethernet)的协议,占据了主导地位。
以太网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Frame)。每一帧分成两个部分:标头(Head)和数据(Data)。
"标头"包含数据包的一些说明项,比如发送者、接受者、数据类型等等;"数据"则是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标头"的长度,固定为18字节。"数据"的长度,最短为46字节,最长为1500字节。因此,整个"帧"最短为64字节,最长为1518字节。如果数据很长,就必须分割成多个帧进行发送。
3.3 MAC地址
上面提到,以太网数据包的"标头",包含了发送者和接受者的信息。那么,发送者和接受者是如何标识呢?
以太网规定,连入网络的所有设备,都必须具有"网卡"接口。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传送到另一块网卡。网卡的地址,就是数据包的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这叫做MAC地址。
每块网卡出厂的时候,都有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MAC地址,长度是48个二进制位,通常用12个十六进制数表示。
前6个十六进制数是厂商编号,后6个是该厂商的网卡流水号。有了MAC地址,就可以定位网卡和数据包的路径了。
3.4 广播
定义地址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步骤。
首先,一块网卡怎么会知道另一块网卡的MAC地址?
回答是有一种ARP协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留到后面介绍,这里只需要知道,以太网数据包必须知道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后才能发送。
其次,就算有了MAC地址,系统怎样才能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
回答是以太网采用了一种很"原始"的方式,它不是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而是向本网络内所有计算机发送,让每台计算机自己判断,是否为接收方。
上图中,1号计算机向2号计算机发送一个数据包,同一个子网络的3号、4号、5号计算机都会收到这个包。它们读取这个包的"标头",找到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后与自身的MAC地址相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就接受这个包,做进一步处理,否则就丢弃这个包。这种发送方式就叫做"广播"(broadcasting)。
有了数据包的定义、网卡的MAC地址、广播的发送方式,"链接层"就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了。
四、网络层
4.1 网络层的由来
以太网协议,依靠MAC地址发送数据。理论上,单单依靠MAC地址,上海的网卡就可以找到洛杉矶的网卡了,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重大的缺点。以太网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所有成员人手一"包",不仅效率低,而且局限在发送者所在的子网络。也就是说,如果两台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广播是传不过去的。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否则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会收到所有包,那会引起灾难。
互联网是无数子网络共同组成的一个巨型网络,很像想象上海和洛杉矶的电脑会在同一个子网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区分哪些MAC地址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哪些不是。如果是同一个子网络,就采用广播方式发送,否则就采用"路由"方式发送。("路由"的意思,就是指如何向不同的子网络分发数据包,这是一个很大的主题,本文不涉及。)遗憾的是,MAC地址本身无法做到这一点。它只与厂商有关,与所处网络无关。
这就导致了"网络层"的诞生。它的作用是引进一套新的地址,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这套地址就叫做"网络地址",简称"网址"。
于是,"网络层"出现以后,每台计算机有了两种地址,一种是MAC地址,另一种是网络地址。两种地址之间没有任何联系,MAC地址是绑定在网卡上的,网络地址则是管理员分配的,它们只是随机组合在一起。
网络地址帮助我们确定计算机所在的子网络,MAC地址则将数据包送到该子网络中的目标网卡。因此,从逻辑上可以推断,必定是先处理网络地址,然后再处理MAC地址。
4.2 IP协议
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做IP协议。它所定义的地址,就被称为IP地址。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IP协议第四版,简称IPv4。这个版本规定,网络地址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
五、传输层
5.1 传输层的由来
有了MAC地址和IP地址,我们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两台主机上建立通信。
接下来的问题是,同一台主机上有许多程序都需要用到网络,比如,你一边浏览网页,一边与朋友在线聊天。当一个数据包从互联网上发来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它是表示网页的内容,还是表示在线聊天的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一个参数,表示这个数据包到底供哪个程序(进程)使用。这个参数就叫做"端口"(port),它其实是每一个使用网卡的程序的编号。每个数据包都发到主机的特定端口,所以不同的程序就能取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端口"是0到65535之间的一个整数,正好16个二进制位。0到1023的端口被系统占用,用户只能选用大于1023的端口。不管是浏览网页还是在线聊天,应用程序会随机选用一个端口,然后与服务器的相应端口联系。
"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相比之下,“网络层"的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我们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交流。因此,Unix系统就把主机+端口,叫做"套接字”(socket)。有了它,就可以进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了。
5.2 UDP协议
现在,我们必须在数据包中加入端口信息,这就需要新的协议。最简单的实现叫做UDP协议,它的格式几乎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端口号。
UDP数据包,也是由"标头"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标头"部分主要定义了发出端口和接收端口,"数据"部分就是具体的内容。然后,把整个UDP数据包放入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而前面说过,IP数据包又是放在以太网数据包之中的,所以整个以太网数据包现在变成了下面这样:
UDP数据包非常简单,"标头"部分一共只有8个字节,总长度不超过65,535字节,正好放进一个IP数据包。
5.3 TCP协议
UDP协议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是缺点是可靠性较差,一旦数据包发出,无法知道对方是否收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TCP协议就诞生了。这个协议非常复杂,但可以近似认为,它就是有确认机制的UDP协议,每发出一个数据包都要求确认。如果有一个数据包遗失,就收不到确认,发出方就知道有必要重发这个数据包了。
因此,TCP协议能够确保数据不会遗失。它的缺点是过程复杂、实现困难、消耗较多的资源。
TCP数据包和UDP数据包一样,都是内嵌在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TCP数据包没有长度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长,但是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通常TCP数据包的长度不会超过IP数据包的长度,以确保单个TCP数据包不必再分割。
六、应用层
应用程序收到"传输层"的数据,接下来就要进行解读。由于互联网是开放架构,数据来源五花八门,必须事先规定好格式,否则根本无法解读。
"应用层"的作用,就是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
举例来说,TCP协议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么,必须有不同协议规定电子邮件、网页、FTP数据的格式,这些应用程序协议就构成了"应用层"。
这是最高的一层,直接面对用户。它的数据就放在TC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因此,现在的以太网的数据包就变成下面这样。
七、一个小结
上一篇文章分析了互联网的总体构思,从下至上,每一层协议的设计思想。
这是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问题,今天我想切换到用户的角度,看看用户是如何从上至下,与这些协议互动的。
先对前面的内容,做一个小结。
我们已经知道,网络通信就是交换数据包。电脑A向电脑B发送一个数据包,后者收到了,回复一个数据包,从而实现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数据包的结构,基本上是下面这样:
发送这个包,需要知道两个地址:
* 对方的MAC地址
* 对方的IP地址
有了这两个地址,数据包才能准确送到接收者手中。但是,前面说过,MAC地址有局限性,如果两台电脑不在同一个子网络,就无法知道对方的MAC地址,必须通过网关(gateway)转发。
上图中,1号电脑要向4号电脑发送一个数据包。它先判断4号电脑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结果发现不是(后文介绍判断方法),于是就把这个数据包发到网关A。网关A通过路由协议,发现4号电脑位于子网络B,又把数据包发给网关B,网关B再转发到4号电脑。
1号电脑把数据包发到网关A,必须知道网关A的MAC地址。所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实际上分成两种情况:
场景 | 数据包地址 |
---|---|
同一个子网络 | 对方的MAC地址,对方的IP地址 |
非同一个子网络 | 网关的MAC地址,对方的IP地址 |
发送数据包之前,电脑必须判断对方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然后选择相应的MAC地址。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实际使用中,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
八、用户的上网设置
8.1 静态IP地址
你买了一台新电脑,插上网线,开机,这时电脑能够上网吗?
通常你必须做一些设置。有时,管理员(或者ISP)会告诉你下面四个参数,你把它们填入操作系统,计算机就能连上网了:
本机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的IP地址
DNS的IP地址
下图是Windows系统的设置窗口。
这四个参数缺一不可,后文会解释为什么需要知道它们才能上网。由于它们是给定的,计算机每次开机,都会分到同样的IP地址,所以这种情况被称作"静态IP地址上网"。
但是,这样的设置很专业,普通用户望而生畏,而且如果一台电脑的IP地址保持不变,其他电脑就不能使用这个地址,不够灵活。出于这两个原因,大多数用户使用"动态IP地址上网"。
8.2 动态IP地址
所谓"动态IP地址",指计算机开机后,会自动分配到一个IP地址,不用人为设定。它使用的协议叫做DHCP协议。
这个协议规定,每一个子网络中,有一台计算机负责管理本网络的所有IP地址,它叫做"DHCP服务器"。新的计算机加入网络,必须向"DHCP服务器"发送一个"DHCP请求"数据包,申请IP地址和相关的网络参数。
前面说过,如果两台计算机在同一个子网络,必须知道对方的MAC地址和IP地址,才能发送数据包。但是,新加入的计算机不知道这两个地址,怎么发送数据包呢?
DHCP协议做了一些巧妙的规定。
8.3 DHCP协议
首先,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建立在UDP协议之上,所以整个数据包是这样的:
(1)最前面的"以太网标头",设置发出方(本机)的MAC地址和接收方(DHCP服务器)的MAC地址。前者就是本机网卡的MAC地址,后者这时不知道,就填入一个广播地址:FF-FF-FF-FF-FF-FF。
(2)后面的"IP标头",设置发出方的IP地址和接收方的IP地址。这时,对于这两者,本机都不知道。于是,发出方的IP地址就设为0.0.0.0,接收方的IP地址设为255.255.255.255。
(3)最后的"UDP标头",设置发出方的端口和接收方的端口。这一部分是DHCP协议规定好的,发出方是68端口,接收方是67端口。
这个数据包构造完成后,就可以发出了。以太网是广播发送,同一个子网络的每台计算机都收到了这个包。因为接收方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看不出是发给谁的,所以每台收到这个包的计算机,还必须分析这个包的IP地址,才能确定是不是发给自己的。当看到发出方IP地址是0.0.0.0,接收方是255.255.255.255,于是DHCP服务器知道"这个包是发给我的",而其他计算机就可以丢弃这个包。
接下来,DHCP服务器读出这个包的数据内容,分配好IP地址,发送回去一个"DHCP响应"数据包。这个响应包的结构也是类似的,以太网标头的MAC地址是双方的网卡地址,IP标头的IP地址是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发出方)和255.255.255.255(接收方),UDP标头的端口是67(发出方)和68(接收方),分配给请求端的IP地址和本网络的具体参数则包含在Data部分。
新加入的计算机收到这个响应包,于是就知道了自己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DNS服务器等等参数。
有了这几个数值,电脑就可以上网"冲浪"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当用户访问网页的时候,互联网协议是怎么运作的。
九、一个实例:访问网页
9.1 本机参数
我们假定,经过上一节的步骤,用户设置好了自己的网络参数:
本机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的IP地址
DNS的IP地址
然后他打开浏览器,想要访问baidu,在地址栏输入了网址:www.baidu.com。
这意味着,浏览器要向Google发送一个网页请求的数据包。
9.2 DNS协议
我们知道,发送数据包,必须要知道对方的IP地址。但是,现在,我们只知道网址www.baidu.com,不知道它的IP地址。
DNS协议可以帮助我们,将这个网址转换成IP地址。已知DNS服务器为8.8.8.8,于是我们向这个地址发送一个DNS数据包(53端口)。
本机收到HTTP响应以后,就可以将网页显示出来,完成一次网络通信。
这个例子就到此为止,虽然经过了简化,但它大致上反映了互联网协议的整个通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