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的荒诞小故事并记录互联网协议-五层模型

news2024/11/25 3:08:49

今天敲代码敲着敲着灵光乍现,突然一个荒诞的故事💡映入脑海。

1.未来和过去:

人高度发达(以下称之为渡)
渡可以打开时空穿越过去(以下称之为旧迹),并且可以进随心所欲的来去自如,物品可以随便传送,渡说要有光便有了光。
旧迹称渡为神,当渡穿越到旧迹时地方称为渡出生的地方,来无影去无踪。
旧迹认为渡无所不能,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可以令人起死回生,
枪武器强光巨响旧迹认为是神技,药丸和一切未来的物品在旧迹的认知里都是神物。

当渡对旧迹说你们按我说的做,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就带你们走
旧迹称之为长生之道,渡带他们走称之为飞天
其实就是带他们去了未来世界
但是可以去的人寥寥无几,只有特别渡认为可以的才会带他们走
所以整个旧迹都期望追寻长生之道,而渡就可以随意操纵和指示旧迹的人,如同奴隶一般。
当时空穿越在未来曝光了之后,好人和坏人都来到了旧迹
未来都对穿越到旧迹进行了约法三章,但是还是阻挡不了坏人对旧迹的破坏,旧迹对好人称之为神,对坏人称之为魔
将一直持续下去…

2.现代:

而这些都时刻改变着中间时期的历史(以下称之为现代)
现代的人不断的发掘和勘察到过去的历史,并时刻更新着,时不时通过墓地和多种途径发掘和考察出来这些事情
他们认为和发现的事情都是旧迹认为的事情
只要现代的科技无法解释和获取这个事情的真相,这都会是一个未解之谜和离奇事件
现代都认为神和魔和一切旧迹认为的事情都是无稽之谈,现代的人相信科学。
但当渡对旧迹影响的时间越来越长,也致使影响了同一时空对现代的人。
使得现代有些人仍然相信现代人认为旧迹(现代的祖先)传下来的这些事情。
直到一天现代的人时间科技发展到了渡的时期,发明了时空穿越。
他们到了旧迹,发生了和之前一样的事情,这好像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就像是一个循环,一个莫比乌斯环,无限的循环...

3.结尾

​不害怕科技发展的慢,应该害怕科技发展的快,发展的一定程度,可能人无法掌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概述

1.1 五层模型

互联网的实现,分成好几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就像建筑物一样,每一层都靠下一层支持。

用户接触到的,只是最上面的一层,根本没有感觉到下面的层。要理解互联网,必须从最下层开始,自下而上理解每一层的功能。

如何分层有不同的模型,有的模型分七层,有的分四层。我觉得,把互联网分成五层,比较容易解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实体层"(Physical Layer),最上面的一层叫做"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中间的三层(自下而上)分别是"链接层"(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和"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越下面的层,越靠近硬件;越上面的层,越靠近用户。

它们叫什么名字,其实并不重要。只需要知道,互联网分成若干层就可以了。

1.2 层与协议

每一层都是为了完成一种功能。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就需要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规则。

大家都遵守的规则,就叫做"协议"(protocol)。

互联网的每一层,都定义了很多协议。这些协议的总称,就叫做"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它们是互联网的核心,下面介绍每一层的功能,主要就是介绍每一层的主要协议。

二、实体层

我们从最底下的一层开始。

电脑要组网,第一件事要干什么?当然是先把电脑连起来,可以用光缆、电缆、双绞线、无线电波等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就叫做"实体层",它就是把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它主要规定了网络的一些电气特性,作用是负责传送0和1的电信号。

三、链接层

3.1 定义

单纯的0和1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规定解读方式:多少个电信号算一组?每个信号位有何意义?

这就是"链接层"的功能,它在"实体层"的上方,确定了0和1的分组方式。

3.2 以太网协议

早期的时候,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电信号分组方式。逐渐地,一种叫做"以太网"(Ethernet)的协议,占据了主导地位。

以太网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Frame)。每一帧分成两个部分:标头(Head)和数据(Dat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头"包含数据包的一些说明项,比如发送者、接受者、数据类型等等;"数据"则是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标头"的长度,固定为18字节。"数据"的长度,最短为46字节,最长为1500字节。因此,整个"帧"最短为64字节,最长为1518字节。如果数据很长,就必须分割成多个帧进行发送。

3.3 MAC地址

上面提到,以太网数据包的"标头",包含了发送者和接受者的信息。那么,发送者和接受者是如何标识呢?

以太网规定,连入网络的所有设备,都必须具有"网卡"接口。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传送到另一块网卡。网卡的地址,就是数据包的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这叫做MAC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块网卡出厂的时候,都有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MAC地址,长度是48个二进制位,通常用12个十六进制数表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6个十六进制数是厂商编号,后6个是该厂商的网卡流水号。有了MAC地址,就可以定位网卡和数据包的路径了。

3.4 广播

定义地址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步骤。

首先,一块网卡怎么会知道另一块网卡的MAC地址?

回答是有一种ARP协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留到后面介绍,这里只需要知道,以太网数据包必须知道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后才能发送。

其次,就算有了MAC地址,系统怎样才能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

回答是以太网采用了一种很"原始"的方式,它不是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而是向本网络内所有计算机发送,让每台计算机自己判断,是否为接收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中,1号计算机向2号计算机发送一个数据包,同一个子网络的3号、4号、5号计算机都会收到这个包。它们读取这个包的"标头",找到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后与自身的MAC地址相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就接受这个包,做进一步处理,否则就丢弃这个包。这种发送方式就叫做"广播"(broadcasting)。

有了数据包的定义、网卡的MAC地址、广播的发送方式,"链接层"就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了。

四、网络层

4.1 网络层的由来

以太网协议,依靠MAC地址发送数据。理论上,单单依靠MAC地址,上海的网卡就可以找到洛杉矶的网卡了,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重大的缺点。以太网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所有成员人手一"包",不仅效率低,而且局限在发送者所在的子网络。也就是说,如果两台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广播是传不过去的。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否则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会收到所有包,那会引起灾难。

互联网是无数子网络共同组成的一个巨型网络,很像想象上海和洛杉矶的电脑会在同一个子网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区分哪些MAC地址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哪些不是。如果是同一个子网络,就采用广播方式发送,否则就采用"路由"方式发送。("路由"的意思,就是指如何向不同的子网络分发数据包,这是一个很大的主题,本文不涉及。)遗憾的是,MAC地址本身无法做到这一点。它只与厂商有关,与所处网络无关。

这就导致了"网络层"的诞生。它的作用是引进一套新的地址,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这套地址就叫做"网络地址",简称"网址"。

于是,"网络层"出现以后,每台计算机有了两种地址,一种是MAC地址,另一种是网络地址。两种地址之间没有任何联系,MAC地址是绑定在网卡上的,网络地址则是管理员分配的,它们只是随机组合在一起。

网络地址帮助我们确定计算机所在的子网络,MAC地址则将数据包送到该子网络中的目标网卡。因此,从逻辑上可以推断,必定是先处理网络地址,然后再处理MAC地址。

4.2 IP协议

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做IP协议。它所定义的地址,就被称为IP地址。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IP协议第四版,简称IPv4。这个版本规定,网络地址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传输层

5.1 传输层的由来

有了MAC地址和IP地址,我们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两台主机上建立通信。

接下来的问题是,同一台主机上有许多程序都需要用到网络,比如,你一边浏览网页,一边与朋友在线聊天。当一个数据包从互联网上发来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它是表示网页的内容,还是表示在线聊天的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一个参数,表示这个数据包到底供哪个程序(进程)使用。这个参数就叫做"端口"(port),它其实是每一个使用网卡的程序的编号。每个数据包都发到主机的特定端口,所以不同的程序就能取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端口"是0到65535之间的一个整数,正好16个二进制位。0到1023的端口被系统占用,用户只能选用大于1023的端口。不管是浏览网页还是在线聊天,应用程序会随机选用一个端口,然后与服务器的相应端口联系。

"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相比之下,“网络层"的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我们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交流。因此,Unix系统就把主机+端口,叫做"套接字”(socket)。有了它,就可以进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了。

5.2 UDP协议

现在,我们必须在数据包中加入端口信息,这就需要新的协议。最简单的实现叫做UDP协议,它的格式几乎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端口号。

UDP数据包,也是由"标头"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头"部分主要定义了发出端口和接收端口,"数据"部分就是具体的内容。然后,把整个UDP数据包放入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而前面说过,IP数据包又是放在以太网数据包之中的,所以整个以太网数据包现在变成了下面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DP数据包非常简单,"标头"部分一共只有8个字节,总长度不超过65,535字节,正好放进一个IP数据包。

5.3 TCP协议

UDP协议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是缺点是可靠性较差,一旦数据包发出,无法知道对方是否收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TCP协议就诞生了。这个协议非常复杂,但可以近似认为,它就是有确认机制的UDP协议,每发出一个数据包都要求确认。如果有一个数据包遗失,就收不到确认,发出方就知道有必要重发这个数据包了。

因此,TCP协议能够确保数据不会遗失。它的缺点是过程复杂、实现困难、消耗较多的资源。

TCP数据包和UDP数据包一样,都是内嵌在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TCP数据包没有长度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长,但是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通常TCP数据包的长度不会超过IP数据包的长度,以确保单个TCP数据包不必再分割。

六、应用层

应用程序收到"传输层"的数据,接下来就要进行解读。由于互联网是开放架构,数据来源五花八门,必须事先规定好格式,否则根本无法解读。

"应用层"的作用,就是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

举例来说,TCP协议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么,必须有不同协议规定电子邮件、网页、FTP数据的格式,这些应用程序协议就构成了"应用层"。

这是最高的一层,直接面对用户。它的数据就放在TC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因此,现在的以太网的数据包就变成下面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七、一个小结

上一篇文章分析了互联网的总体构思,从下至上,每一层协议的设计思想。
这是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问题,今天我想切换到用户的角度,看看用户是如何从上至下,与这些协议互动的。

先对前面的内容,做一个小结。

我们已经知道,网络通信就是交换数据包。电脑A向电脑B发送一个数据包,后者收到了,回复一个数据包,从而实现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数据包的结构,基本上是下面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送这个包,需要知道两个地址:

* 对方的MAC地址
* 对方的IP地址

有了这两个地址,数据包才能准确送到接收者手中。但是,前面说过,MAC地址有局限性,如果两台电脑不在同一个子网络,就无法知道对方的MAC地址,必须通过网关(gateway)转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中,1号电脑要向4号电脑发送一个数据包。它先判断4号电脑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结果发现不是(后文介绍判断方法),于是就把这个数据包发到网关A。网关A通过路由协议,发现4号电脑位于子网络B,又把数据包发给网关B,网关B再转发到4号电脑。

1号电脑把数据包发到网关A,必须知道网关A的MAC地址。所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实际上分成两种情况:

场景数据包地址
同一个子网络对方的MAC地址,对方的IP地址
非同一个子网络网关的MAC地址,对方的IP地址

发送数据包之前,电脑必须判断对方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然后选择相应的MAC地址。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实际使用中,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

八、用户的上网设置

8.1 静态IP地址

你买了一台新电脑,插上网线,开机,这时电脑能够上网吗?

通常你必须做一些设置。有时,管理员(或者ISP)会告诉你下面四个参数,你把它们填入操作系统,计算机就能连上网了:

本机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的IP地址
DNS的IP地址

下图是Windows系统的设置窗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四个参数缺一不可,后文会解释为什么需要知道它们才能上网。由于它们是给定的,计算机每次开机,都会分到同样的IP地址,所以这种情况被称作"静态IP地址上网"。

但是,这样的设置很专业,普通用户望而生畏,而且如果一台电脑的IP地址保持不变,其他电脑就不能使用这个地址,不够灵活。出于这两个原因,大多数用户使用"动态IP地址上网"。

8.2 动态IP地址

所谓"动态IP地址",指计算机开机后,会自动分配到一个IP地址,不用人为设定。它使用的协议叫做DHCP协议。

这个协议规定,每一个子网络中,有一台计算机负责管理本网络的所有IP地址,它叫做"DHCP服务器"。新的计算机加入网络,必须向"DHCP服务器"发送一个"DHCP请求"数据包,申请IP地址和相关的网络参数。

前面说过,如果两台计算机在同一个子网络,必须知道对方的MAC地址和IP地址,才能发送数据包。但是,新加入的计算机不知道这两个地址,怎么发送数据包呢?

DHCP协议做了一些巧妙的规定。

8.3 DHCP协议

首先,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建立在UDP协议之上,所以整个数据包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最前面的"以太网标头",设置发出方(本机)的MAC地址和接收方(DHCP服务器)的MAC地址。前者就是本机网卡的MAC地址,后者这时不知道,就填入一个广播地址:FF-FF-FF-FF-FF-FF。

(2)后面的"IP标头",设置发出方的IP地址和接收方的IP地址。这时,对于这两者,本机都不知道。于是,发出方的IP地址就设为0.0.0.0,接收方的IP地址设为255.255.255.255。

(3)最后的"UDP标头",设置发出方的端口和接收方的端口。这一部分是DHCP协议规定好的,发出方是68端口,接收方是67端口。

这个数据包构造完成后,就可以发出了。以太网是广播发送,同一个子网络的每台计算机都收到了这个包。因为接收方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看不出是发给谁的,所以每台收到这个包的计算机,还必须分析这个包的IP地址,才能确定是不是发给自己的。当看到发出方IP地址是0.0.0.0,接收方是255.255.255.255,于是DHCP服务器知道"这个包是发给我的",而其他计算机就可以丢弃这个包。

接下来,DHCP服务器读出这个包的数据内容,分配好IP地址,发送回去一个"DHCP响应"数据包。这个响应包的结构也是类似的,以太网标头的MAC地址是双方的网卡地址,IP标头的IP地址是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发出方)和255.255.255.255(接收方),UDP标头的端口是67(发出方)和68(接收方),分配给请求端的IP地址和本网络的具体参数则包含在Data部分。

新加入的计算机收到这个响应包,于是就知道了自己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DNS服务器等等参数。

有了这几个数值,电脑就可以上网"冲浪"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当用户访问网页的时候,互联网协议是怎么运作的。

九、一个实例:访问网页

9.1 本机参数

我们假定,经过上一节的步骤,用户设置好了自己的网络参数:

本机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的IP地址
DNS的IP地址

然后他打开浏览器,想要访问baidu,在地址栏输入了网址:www.baidu.co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意味着,浏览器要向Google发送一个网页请求的数据包。

9.2 DNS协议

我们知道,发送数据包,必须要知道对方的IP地址。但是,现在,我们只知道网址www.baidu.com,不知道它的IP地址。

DNS协议可以帮助我们,将这个网址转换成IP地址。已知DNS服务器为8.8.8.8,于是我们向这个地址发送一个DNS数据包(53端口)。

本机收到HTTP响应以后,就可以将网页显示出来,完成一次网络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例子就到此为止,虽然经过了简化,但它大致上反映了互联网协议的整个通信过程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15349.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微服务】Nacos的寻址机制

目录 一、 Nacos的寻址机制 1、前提 2、设计 3、内部实现 3.1、单机寻址 3.2、文件寻址 3.3、地址服务器寻址 4、未来可扩展点 4.1、集群节点自动扩缩容 💖 Spring家族及微服务系列文章 一、 Nacos的寻址机制 1、前提 Nacos 支持单机部署以及集群部署&am…

xxl-job基本原理以及底层流程讲解

任务执行策略 任务阻塞策略 整体架构部署 这里主要讲解下每个模块的作用 调度模块:负责管理调度信息,按照调度配置发出调度请求,自身不承担任何业务代码。调度系统于任务解耦,提高了系统可用性和稳定性,同时调度系统性…

MFC工程的文件说明

工程创建 使用VS创建一个MFC的工程,这里不做说明 文件说明 使用VS创建好的MFC工程有如下文件: MFC全称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也就是微软基础类库;是VC的核心,是C与Windows API的结合,很彻底的用C封装了Win…

这个医生说的防疫措施,我挺认可的

上面那个语音是一个朋友发给我的,语音时间比较长,但是里面讲的很多内容我觉得挺不错的,现在疫情反复,我们会听到很多关于疫情的信息,有的人说奥密克戎感染性很强,之前专家说的无症状是骗人的,根…

元宇宙产业委联席秘书长叶毓睿: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定义、区别,以及和元宇宙的关系

原创 Peter Ye 转自:乐生活与爱IT Plus 近日有个有关元宇宙的线上分享,有位名叫谢晓雪的听众提了一个我之前没思考过的问题: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区别? 当时我回答了一部分,但主要是讲的之间的联系,区…

【年终总结】求职面试一定要扬长避短

时光荏苒,这周日就是元旦了,我也把年终总结提上了日程。 前言 今年的年终总结我打算多写几篇,每篇瞄准一个方向,写一些对大家有帮助、有启发的内容。 初步的想法会整理三篇: 第一篇分享求职面试的经验第二篇分享接私…

Mybaits(环境搭建和基本使用)

目录   一、什么是 Mybaits   二、配置环境     2.1 导入 MyBatis Framework     2.2 连接 MyBatis   三、增删改查功能     3.1 创建实体类     3.2 select     3.3 delete 和 update     3.4 insert   四、SQL 注入     4.1 什么是 SQL…

2022年终总结、展望2023

2022年终总结、展望2023前言一、2022年工作成绩二、2022年工作不足即如何改进三、可以传承的工作方法或者经验四、2023年工作目标 &#xff08;目标细化、可落地&#xff09;<font colorred> 1、薪资待遇2、云端高效的实时智能视频处理平台架构图3、 云端高效的实时智能视…

Redis从部署群集到ASK路由

目录 数据库简介 一、数据库分类 二、Redis重要特性 三、redis应用场景 安装redis redis基本命令 redis持久化 redis主从复制 redis集群 群集实施 配置节点发现 Redis Cluster 通讯流程 Redis Cluster手动分配槽位 Redis Cluster ASK路由介绍 模拟故障转移 自动搭建部署Redis C…

前缀.因式分解.求和 .C

前缀和:在输入同时获得结果. s[i]s[i-1]input(a[i]). 区间和:前缀做差 Sum[A,B]s[B]-s[A-1]. for(i1,i<n,i){ input(a[i]); s[i]s[i-1]input(a[i]). input(a,b); counts[b]-s[a-1]; } 分解伪代码 Sa2*a1a3*(a2a1)a4*(a3a2a1)a5*(a4a3a2a1) 因式分解复杂度on; >&g…

一文告诉你如何选择低代码供应商?

低代码&#xff08;零代码&#xff09;软件平台、套件、工具和相关服务正在快速地广泛普及和扩展。现在许多人都知道&#xff0c;低代码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的加速器和自动化&#xff0c;可以加速软件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工作……这就意味着&#xff08;在这个开发人员匮乏的星球上…

动态规划算法典型例题

这里写目录标题1、动态规划算法2、动态规划&分治3、动态规划算法典型例题3.1选数问题3.1.1递归解法3.1.2动态规划解法3.2最长公共子序列3.3钢条切割问题3.3.1递归解法3.3.2动态规划解法3.4斐波那契数列3.4.1递归解法3.4.2递归解法3.5背包问题&#xff08;0-1背包&#xff0…

SRS服务器搭建以及展现配置说明

对于企业而言&#xff0c;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工程&#xff0c;不仅仅只是部署几套软件、实现办公自动化而已&#xff0c;尤其是大型企业&#xff0c;数字化的建设往往涉及到了服务器、硬件、软件、网络等一系列内容。如门禁系统和人力、认证等系统集成&#xff0c;…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神经渲染专题-非刚体NeRF II

《TiNeuVox:Fast Dynamic Radiance Fields with Time-Aware Neural Voxel》链接&#xff1a;https://jaminfong.cn/tineuvox/摘要作者通过表示具有时间感知体素特征的场景提出了一个辐射场框架&#xff0c;并将其命名为 TiNeuVox。作者引入了一个微小的坐标变形网络来模拟粗略的…

Flink-使用合流操作进行实时对账需求的实现

学Flink第八章多流转换的时候&#xff0c;进行合流操作.connect()使用到了第九章状态编程的知识&#xff0c;感觉总体不是很清晰&#xff0c;因此学完状态编程后现在进行重温并细化一些细节 业务背景 步骤一&#xff1a; 用户进行支付的时候&#xff0c;后台是需要调用第三方…

leetcode 834. Sum of Distances in Tree(树中的距离和)

无向连接的树&#xff08;不一定是二叉树&#xff09;&#xff0c;求每个节点到其他节点的距离和。 返回一个数组&#xff0c;数组的第i个元素就是第i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距离之和。 思路&#xff1a; 涉及无向图的构造和遍历&#xff0c;树的前序后序遍历&#xff0c;问题…

论文复现-1:Perturbation CheckLists for Evaluating NLG Evaluation Metrics

以data2text任务为例&#xff0c;探讨generation metric矩阵对于一些句子扰动是否敏感&#xff0c;在多个维度上的敏感性如何&#xff1f; 1数据集 data2text数据集是由3025条samples构成&#xff0c;关键词由“ID”和“reference”构成。 每个子任务由对应的criteria&#…

python基础语法19-calendar模块

一、简介 有了time及datetime模块&#xff0c;再结合日历&#xff08;Calendar&#xff09;模块就可以更好的覆盖到时间处理的各个方面的应用。日历模块主要是用于处理日历及星期相关操作。 calendar模块的内置函数如下: 序号 函数及描述 1 calendar.calendar(yea…

Keras深度学习实战(42)——强化学习基础

Keras深度学习实战&#xff08;42&#xff09;——强化学习基础0. 前言1. 强化学习基础1.1 基本概念1.2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1.3 目标函数2. 在具有非负奖励的模拟游戏中获取最佳动作2.1 问题设定2.2 模型分析2.3 模型构建与训练3. 在模拟游戏中获取最佳动作3.1 问题定义3.2 模型分…

数据库原理及MySQL应用 | 数据表操作

数据表操作是数据库操作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操作。 图5-1是图书销售数据库booksale中存放的图书表books。 ■ 图5-1图书表books 01. 表的结构 表的结构也称为“型”(Type)&#xff0c;用于描述存储于表中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属性。定义表就是指定义表的结构&#xff0c;使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