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过程
- 交互设计过程
- 基本活动
- 关键特征
- 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 如何选取用户?
- 如何明确需求?
- 如何提出候选方案?
- 如何在候选方案中选择?
- 交互设计生命周期模型
- 星型生命周期模型
- 可用性工程生命周期模型
- 交互设计过程管理
- 界面设计的4个支柱
- 用户界面需求
- 指南文档与过程
- 用户界面的软件工具
- 专家评审与可用性测试
- 开发方法学
- 成功的开发者要求
- 合理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LUCID)
- 快速背景设计方法
- 用户观察
- 参与式设计
- 场景开发
- 前期设计评审的社会影响报告
- 法律问题
交互设计过程
基本活动
- 标识用户需要并建立需求
- 开发满足需求的候选设计方案
- 构建设计的交互版本
- 评估设计
关键特征
- 以用户为中心
- 稳定的可用性标准
- 迭代
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如何选取用户?
用户:直接与产品交互,以期望完成某个任务的人。
用户分类:主要用户、二级用户、三级用户。
主要用户:经常使用系统的用户
二级用户:偶尔使用系统或者通过中间人使用系统的用户
三级用户:引入系统会影响到的人员以及影响系统购买的人员
如何明确需求?
理解用户的特征和能力
开发人员往往倾向于创建自己想要的产品或者是类似产品
如何提出候选方案?
候选方案来源于个别设计人员的才干和创造力
候选方案来自考虑其他相似的设计
候选设计方案是有限的
如何在候选方案中选择?
概括来说,决策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决策是关于外部特征的,它们是可见、可测量的;第二类是关于内部特征的,除非是剖析系统,否则它们是不可见、不可测量的。
第一种候选方案的选择是:让用户和涉众与各种方案相交互,并听取他们的体验、 偏好和改进建议。
选取候选方案的另一个出发点是“质量”,产品质量是期望产品达到某个层次的质量标准。
交互设计生命周期模型
注:important
星型生命周期模型
- 没有指定任何活动次序
- 以评估为中心
- 自下而上分析
- 自上而下合成
可用性工程生命周期模型
- 可用性工程生命周期模型包含三个基本任务: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开发、安装
- 中间阶段(即设计/测试/开发)最为复杂,涉及最多子任务。
- 可用性工程生命周期模型指明了以“风格指南”作为可用性目标的表示机制。
交互设计过程管理
界面设计的4个支柱
用户界面需求
软件项目的成败经常取决于所有用户和实现者之间理解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如果没有适当的需求定义,那就既不能确定正在解决什么问题,也不会知道何时能够完成。
在任何开发活动中,征求和清楚地指明用户需求是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和关键的因素。
系统需求(硬件、软件、系统性能及可靠性等)必须清楚地加以陈述,任何处理用户界面的需求(输入/输出设备、功能、界面及用户范围等)都必须指明并达成共识。
指南文档与过程
在设计过程的前期,用户界面架构师应该产生一套工作指南。
指南文档应考虑:
- 词、图标和图形
- 屏幕布局问题
- 输入与输出设备
- 动作序列
- 培训
用户界面的软件工具
设计交互系统的困难之一,是客户和用户可能对新系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由于在很多情况下交互系统都是新奇的,用户可能认识不到设计决策的用意。
原型常常使用简单的绘图或文字处理工具,使用PowerPoint幻灯片、Axure来演示开发。
专家评审与可用性测试
在将系统交付给客户使用之前,必须对组件进行很多小的和一些大的初步试验。除了各种专家评审方法外,与目标用户一起进行的测试、调查和自动化分析工具被证明是有价值的。
开发方法学
成功的开发者要求
- 了解业务要求
- 通过对话来减少对组织设计决策意义的混淆
- 关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问题
能够大大减少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开发过程中较少错误
帮助组织按照业务要求和优先级来排列系统的功能
合理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LUCID)
合理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LUCID)包括以下阶段:
1)预想:将所有带有组织策略的涉众日程以及极端可用性需求加以调整,形成产品场景,使概念草案具体化。
2)发现:研究用户以决定高端的用户需求、术语和智力模型。
3)设计基础:发展概念设计,创造关键屏幕画面原型来传达视觉形式,以可用性来测试设计、修改和重现。
4)设计细节:将高端设计加以充实,形成完备的详细说明书。
5)构建:通过回顾和后期改变管理方式来支持生产过程。
6)发布:通过有力的推广来支持用户向新产品的过渡,进入最后的可用性测试。
快速背景设计方法
快速背景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背景调查。计划、准备,然后进行实地访谈,以观察和理解所执行的工作任务,评审业务实践。
2)研讨会和工作建模。举行团队讨论会以便基于背景调查得出结论,包括了解组织的工作流过程和对所完成工作的文化及政策影响,捕捉关键点。
3)模型合并与亲和图构建。将迄今为止从用户那里收集的数据,连同解释和工作模型提供给更大的目标人群,以获得见解和赞同。合并工作模型以阐明共同的工作模式和过程,并创建亲和图 (满足用户要求的问题的层次化表示)。
4)角色开发。开发角色(虚拟人物)来表示可能使用网站或产品的目标人群中的不同用户类型。这有助于团队交流用户的要求,并把这些用户的要求付诸实现。
5)愿景塑造。评审和“走查”合并的数据,共享所创建的角色。此项活动有助于确定系统将如何流线化和转换用户的工作。使用活动挂图或任何有利于表达修改后业务流程愿景的媒体来捕捉关键问题和想法。
6)故事板制作。愿景通过使用图片和图表来描述初始的用户界面概念、业务规则和自动化设想,从而指导用户任务的详细再设计。故事板定义和说明“将要构建”的设想。
7)用户环境设计。根据故事板构建对用户和将要执行的工作的单一、连贯的表示。
8)使用纸上原型与模型的访谈和评估。对实际用户进行访谈和测试时,从纸上原型开始,然后转移到较高精度原型上,获得访谈结果以确保该系统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用户观察
用于准备评估、进行实地研究、分析数据和报告调查结果的指南。
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 准备
理解工作环境的政策和在家里的家庭价值观
使自己熟悉现有的界面及其历史
设定初步目标和准备问题
获得调查或访谈的访问和许可权。 - 实地研究
与所有用户建立良好关系
在用户的环境中观察或采访他们,并收集主观的和客观的、定性的和定量的数据
调查访问中出现的所有人记录自己的访问 - 分析
在数值的、文本的和多媒体的数据库中编辑收集到的数据
量化数据和编辑统计
减少和解释数据
改进目标和所使用的过程 - 报告
考虑多个受众和目标
准备报告和提交调查结果
参与式设计
参与式设计是指人们直接参与到所开展的协同设计之中。用户参与会带来有关任务的更准确信,以及用户影响设计决策的机会。
- 用户参与感可能在增加用户对最终系统的接受度方面有最大的影响
- 用户的广泛参与可能是昂贵的,并可能延长实现周期
- 可能使未参与或其建议被拒绝的人产生敌意,潜在地迫使设计人员放弃他们的设计以使得不胜任的参与者满意
用户参与4级模型:
深色区域(消息提供者和设计合作者)代表参与式设计阶段
场景开发
在需求定义不十分明确的项目中,很多设计人员发现所描述的日常生活场景有助于表示用户执行典型任务时所发生事物的特征。
一种早期描述新系统的方式是编写使用场景。
当多个用户必须合作,或使用多个物理设备时,以戏剧的形式演示出来特别有效。
场景能够使用新用户和专家用户来表示普遍的或应急的情况,而角色也能够包含在场景生成中。
前期设计评审的社会影响报告
交互系统经常会对大量用户产生巨大影响。为了减少风险,考虑周到地陈述在利益相关者之间流传的预期影响,对于在开发的前期阶段就引出有益的建议,是一个有用的过程。
社会影响报告应在开发过程中尽早开发,以免影响项目进度计划、系统需求和预算。它能够由包括最终用户、管理人员、内部或外部的软件开发人员及可能的客户的系统设计团队开发。社会影响报告写完后,应由适当的评审小组以及管理人员、其他设计人员、最终用户和其他将被所提议系统影响的人加以评估。评审小组将接受书面报告、主持公开听证会和要求修改。社会团体也应该有机会提出他们的关注和提议备选方案。
报告可能包括以下部分:
- 描述新系统及其好处
- 讨论关注和潜在的障碍
- 模拟开发过程
法律问题
- 隐私问题
- 安全性和可靠性
- 软件的版权或专利保护
- 在线信息、图像或音乐的版权保护
- 电子环境中的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