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两本书一起写读后感?
读完这两本书本来应该分开来写点东西的,不过我认为这两本书应该写不了太多内容。虽然我也看了几本英文原著(也写了点东西),但是我明显低估了《when breath becomes air》的难度,里面有大量不认识的单词,很多是没有见过的医学名词,算是看了个半懂强行给看完了。《超越自卑》呢,感觉没有说的那么神奇吧,毕竟年代过于久远了,我没有在其中获取很多营养(少量还是有点)。为了不让内容过少而看起来尴尬,就凑在一起写吧。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作者是一个外科医生,在医学上有非常高的成就,就在他到达人生巅峰时,得知自己患癌症晚期。从得知癌症不到2年时间便离开人世。这是本书便是他在这2年内著成。本书从“第一视角”描述一个人会怎么看待癌症这类的不幸、在弥留之际对人生、生命的思考。
当他在得知自己癌症晚期时,作为一个顶尖外科医生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知道自己活不久了。刚开始他甚至愤怒,为什么这么低概率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why me?这种事情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只有真正患病的人才会与病痛为伴,静静地走向那即将发生但没有具体时间线的死亡。
在患病后,他和他妻子决定立即生个小孩,赶在化疗之前。作者也赶在去世之前陪伴了几个月宝宝。他也想陪伴宝贝女儿成长,想知道宝贝女儿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不过他很确信自己不可能知道了。这似乎太残酷了。
在看到快结束的时候(大概还有2、30页的内容),作者的文笔戛然而止。随后是她妻子为他写的篇章,开篇便是PAUL离我们而去了···即使知道结局会是怎样,我甚至都无法接受,死亡来的那么突然,甚至连著作都没有完全完成···但是反过来思考,对于这本书的立意,这反倒是一种完成···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死亡呢,假设在40岁不到就撒手人寰,我会做什么?我肯定会不甘,我有太多事情没有完成。作者最后看透了生命的意义,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经历人生和在当下一刻。
我好像不太一样啊,我活在未来,never now!如果我现在go die了,那我就要伴随着愤怒和怨恨离世。
(他的经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剧《白色巨塔》,超棒的日剧!财前教授在人生巅峰的时候患癌,最后为了医学捐献自己的躯体用作癌症病理学研究···)
《超越自卑》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所处心理学名著。很久前看《老高和小茉》讲过一期阿德勒和个体心理学,也是说的神乎其神的,忍不住看了,顺便看看能不能分析分析自己。
个体心理学最重要的观点是:我们怎么看待心理创伤经历才是心理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经历本身使人们产生心理问题。但是这不是在否认“过去”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然而个人看下来,该书有点无聊···“有点偏文科”,小篇章之间内容的本质差距其实不大,只不过是换了个话题聊个体心理,我确实无法从中汲取大量的营养,可能是书成著于100年前,也可能我不是这块料。
阿德勒还提出一个观点:一个集体(或者夫妻)应该为这个集体思考和谋利,才不会出现集体分离的问题。如果有一个人有为自己谋利的想法,那么这个集体一定是不稳定的。不能再赞同。其实也可以写点自我分析出来,但是我并不想暴露自己,这也是为啥我觉得这个读后感不会很丰满的原因。
在看《自卑》这本书前还看了一点点《被讨厌的勇气》《人性的弱点》。因为看到他俩评分都比《超越自卑》这个祖师爷高,就看看写的到底是什么,结果都很不喜欢。《勇气》就是两个人对话,典中典智者和学者的对话形式,从这些对话中了解书要说什么···看了一点就看不下去了,畅销书style。《弱点》这本书倒还能看看,直接把人生建议直白的描述出来,我大概看了十条,还是有点价值的,但是也看不下去了,畅销书style too。
最后
看了几本英语原著显然我有点飘了,看来还是得量力而为,先观察观察难度再上。
之前很想看心理学,看完发现我不是这块料。
ok,无论如何都要写出来这个读后感,记录人生,像PAUL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