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系统建模
组织结构是一个企业内部部门的划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图,它将企业分成若干部分,标明行政隶属关系。组织结构图是一种树结构,树的分支是根据上下级和行政隶属关系绘制的。
作为系统调查所画出的组织结构图,为了更好地表示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有必要补充其他关系,与普通的组织结构图存在以下区别:
- 除了表明部门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之外,还要标明信息、物质、资金的流动关系;
- 图中各部门,各种关系的详细程度以突出重点为标准,即那些与系统目标明显关系不大的部分,可以简略或省去。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企业信息系统
目前全球范围商品化的PDM系统有不下100多种。有如下的功能:
- 数据库和文档管理,PDM系统的数据库和文档管理提供了对分布式异构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管理功能。在PDM系统中,数据的访问对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用户无需关心数据存放的具体位置,以及自己得到的是否是最新的版本,这些工作均由PDM系统来完成。某些PDM系统还具有对传统的以非电子化形式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
-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用户可以通过PDM系统提供的图形化界面来对产品结构进行查看和编辑。在PDM系统中,零部件按照他们之间的装配关系被组织起来,用户可以将各产品定义数据与零部件关联起来,最终形成对产品结构的完整描述,传统的BOM可以利用PDM自动生成。PDM系统通过有效性和配置规则来对系统化产品进行管理,配置规则是由事先定义的配置参数经过逻辑组合而成 。用户可以通过选择各个配置变量的取值和设定具体的时间以及序列数来得到同一个产品的不同配置。
- 生命周期管理和流程管理。PDM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管理者产品数据的动态定义过程,其中包括宏观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和各种微观过程(例如:图纸的审批流程等)。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保留和跟踪产品从概念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直到停止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的所有历史记录,以及定义产品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个状态时必须经过的处理步骤。管理员可以通过对产品数据的各个基本处理步骤的组合来构造产品设计或更改流程。
- 集成开发接口,由于各个企业和情况千差万别,用户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哪一个PDM系统可以适应所有企业的情况 ,这就要求PDM系统必须具有强大的客户化能力和二次开发工具包,PDM实施人员或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包来进行针对企业具体情况的定制开发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企业应用集成
企业应用集成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集成方案。根据题干要求企业需要采用较低的成本,暴露现有应用系统的功能,并且对外提供业务逻辑。考虑到对外,用流程集成比较合适。
系统建模
建立企业模型是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审查有关组织机构的书面文档来获得资料,并且把所获得的原始资料作为信息源,再利用有关软件工具建立组织层次图。在这个过程中
输入信息:
- 组织层次图
- 业务计划
- 年终报告
- 备忘录
输出信息:
- 企业任务说明
- 组织单元目标
- 关键成功因素表
- 企业目标、组织单元目标矩阵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信息工程是面向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以数据为中心的开发方法。信息工程方法认为,与企业的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三要素是:
- 企业的业务过程
- 企业的各种信息
- 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
信息工程自上而下地将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四个实施阶段,分别是
- 信息规划阶段
- 业务领域分析阶段
- 系统设计阶段
- 系统的构建阶段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包含4方面:
- 基础技术标准:信息分类编码属于
- 业务标准:注册维护属于
- 支撑体系标准:在线支付属于
- 监督管理标准:服务质量属于
企业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可以分为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其中。
- 结构化决策是指对某一决策过程的规则进行确定性描述与建模,以适当的算法产生决策方案,并且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解;
- 非结构化决策的决策过程复杂,不可能用确定的模型和语言描述其决策过程,更无所谓最优解。
- 半结构化决策一般用于企业的中、高管理层。
- 一般来说,决策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虚拟化是指对一组类似资源提供一个通用的抽象接口集,从而隐藏属性和操作之间的差异,并且允许通过一种通用的方式来查看并且维护资源。
虚拟化为数据,计算能力,存储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了一个逻辑视图,而不是物理视图;
基于总线结构可以减少系统相互操作时的转换复杂性,并且能使得系统的结构更加清晰;解决了待集成的系统具有不同的传输协议、传输数据格式和应用数据格式,要求系统 实现互联互通。
信息与信息化概念
数据处理是按照一定的目的,用一定的手段将所获得的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数据处理的目的是把信息的原始形式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查找、传递或易于进一步处理的形式;经过筛选分类、提取过滤和编辑整理,提高信息的质量;对数据进行加工计算,分离和选择,为管理人员提供管理、控制的依据;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存储起来,以便于使用者检索,发布,销售数据,供客户使用。数据处理遵循“信息不增加原则”即数据信号的任何处理、提炼都不能使信息量增加;相反,处理的结果常常会损失一些信息量,处理的环节和次数越多,损失的机会就越大。对有些用户来说,最关心的是处理结果是否有用、有价值、不管是否损失了信息量。例如,某扳级的考试成绩经过信息的处理后,获得了平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虽然损失了信息量,但是数据对于领导来说很有用。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是一个整合的程序集合,能够管理公司的各个节点,支持组织内制造和财务等业务功能。灵活性和快速反应是企业开展商业竞争取胜的重要因素,而实施ERP能够使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提供质量标准,评估市场状态,实施ERP对整个组织带来巨大的冲击,其优缺点如下:
- 促使企业改变工作流程
- 能够整合原有的旧系统,促使企业技术基础设施升级
- 提高对决策数据访问的效率
- 费用较高,时间较长
- 难以与其他系统集成,一旦选定ERP软件,很难向其他ERP系统转换。
ERP的关键是实时监控企业功能,这使得诸如质量,有效性、客户满意度、工作成果和获利能力等关键事务得到及时的分析。除了制造和财务外,ERP系统还可以支持人力资源,销售和配送。
数据仓库从不同的数据源提取数据,各个数据源会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对少量的不一致的数据进行纠正,这个概念称为清洗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广义的政务包括了各类行政管理活动,狭义的政务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电子政务是政务的一种形式,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办公,以及为社会提供服务。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和政务的结合,其重心在“政务”而不是电子,电子信息技术只是政务活动的实现手段。
电子政务不仅能够将原来的政务流程电子化,而且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在进行电子政务工程时,应该首先面对政府结构的调整和业务流程的重组,政务流程的优化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各个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只是电子系统的一部分。
我国电子政务的功能主要包括:增强政府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整合决策依据,实现决策支持;实施信息发布,提供丰富的信息;加强沟通互动,有利服务公众。“金关”、“金税”等国家重大电子政务工程,主要是实现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
企业应用集成:
实施应用集成时,集成系统架构的选择对集成工作来说至关重要,事件驱动架构是一种设计和构件的应用方法,其中事件触发消息在独立的,非耦合的模块之间传递。事件技术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于分布式异构系统之间松散耦合的协作技术,基于事件驱动企业应用集成同样也继承了这一个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