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此示例说明如何使用神经网络来减少光束选择任务中的开销。在此示例中,您仅使用接收方的位置,而不是通信信道的知识。您可以通过在选定的波束对中进行搜索来减少波束扫掠开销,而不是对所有波束对进行详尽的波束搜索K光束对。考虑到一个总共有16个光束对的系统,本例中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学习算法只需对一半的光束对进行详尽搜索,就可以达到90%的准确率。
二、介绍
为了实现毫米波(mmWave)通信,必须使用波束管理技术,因为在高频下会经历高路径损耗和阻塞。波束管理是一组第 1 层(物理层)和第 2 层(介质访问控制)程序,用于建立和保留最佳波束对(发射波束和相应的接收波束)以实现良好的连接 [1]。
此示例考虑在用户设备 (UE) 和接入网络节点 (gNB) 之间建立连接时的波束选择过程。在5G NR中,初始接入的波束选择程序包括波束扫描,这需要对发射器和接收器侧的所有波束进行详尽搜索,然后选择提供最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波束对。由于毫米波通信需要许多天线元件,这意味着许多波束,因此对所有波束进行详尽搜索的计算成本很高,并且增加了初始访问时间。
为了避免重复执行详尽搜索并减少通信开销,机器学习已被应用于波束选择问题。通常,波束选择问题被提出为分类任务,其中目标输出是最佳波束对指数。外部信息,包括激光雷达、GPS信号和路边摄像头图像,被用作机器学习算法的输入[2]-[6]。具体来说,给定这些带外信息,经过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会推荐一组K良好的光束对。仿真不是对所有光束对进行详尽搜索,而是通过仅在选定的光束对中进行搜索来减少光束扫描开销K光束对。
此示例使用神经网络仅使用接收器的 GPS 坐标来执行波束选择。固定发射器和散射体的位置,该示例生成一组训练样本:每个样本由接收器位置(GPS 数据)和真正的最佳波束对指数(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对所有波束对执行详尽搜索而得出)组成。该示例设计和训练一个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使用接收器的位置作为输入,并使用真正的最佳波束对指数作为正确的标签。在测试阶段,神经网络首先输出K良好的光束对。对这些进行详尽的搜索K跟踪光束对,神经网络选择平均RSRP最高的光束对作为最终预测的光束对。
该示例使用两个指标来衡量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平均RSRP和top-K准确性[2]-[6]。此图显示了主要的处理步骤。
三、生成训练数据
在预先记录的数据中,接收器随机分布在6米正方形的周长上,并配置有16个波束对(每端四个波束,模拟波束由1个RF链形成)。设置 MIMO 散射 通道 后, 该 示例 会 考虑 训练 集中 200 个 不同 的 接收 机 位置 和 测试 集中 100 个 不同 的 接收 机 位置。预先记录的数据使用 2-D 位置坐标。具体来说,每个样本的第三个GPS坐标始终为零。与示例中一样,对于每个位置,将执行基于 SSB 的波束扫描,以对所有 16 个波束对进行详尽搜索。由于AWGN是在详尽搜索期间添加的,因此对于每个位置,该示例运行四个不同的试验,并通过选择具有最高平均RSRP的光束对来确定真正的最佳光束对。
要生成新的训练集和测试集,重新生成数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配置频率和波束扫描角度,同步信号突发配置,散射体配置,天线阵列配置,确定发射/接收位置,绘制发射机和散射体位置。
四、数据处理和可视化
接下来,将平均RSRP最高的光束对标记为真正的最佳光束对。将独热编码标签转换为分类数据以用于分类。最后,扩充分类数据,使其总共有 16 个类,以匹配可能的梁对数量(尽管类可能具有不相等数量的单元)。增强是为了确保神经网络的输出具有所需的维度 16。
流程训练数据,过程测试数据,为神经网络创建输入/输出数据,绘制训练数据的最佳光束对分布图。
绘制每个训练样本的位置和最佳光束对(总共 200 个)。每种颜色代表一个光束对指数。换句话说,具有相同颜色的数据点属于同一类。增加训练数据集以可能包括每个光束对值,尽管光束对的实际分布将取决于散射体和发射器位置。
绘制验证数据的最佳光束对分布图
绘制测试数据的最佳光束对分布图
五、设计和训练神经网络
训练具有四个隐藏层的神经网络。该设计的动机是[3](四个隐藏层)和[5](两个隐藏层,每层有128个神经元),其中接收器位置也被视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要启用训练,请调整逻辑。
此示例还提供了对类进行加权的选项。出现频率较高的类具有较小的权重,而发生频率较低的类具有较大的权重。要使用类权重,请调整逻辑。
修改网络以试验不同的设计。如果修改提供的数据集之一,则必须使用修改后的数据集重新训练网络。重新训练网络可能需要大量时间。调整逻辑以在后续运行中使用经过训练的网络。
六、比较不同的方法:顶级精度
本部分使用考虑 top-K 精度指标的看不见的测试数据测试经过训练的网络。top-K 精度度量已广泛应用于基于神经网络的波束选择任务 [2]-[6]。
给定接收器位置,神经网络首先输出K推荐的光束对。然后,它对这些执行详尽的顺序搜索K光束配对并选择平均RSRP最高的光束作为最终预测。如果真正的最佳光束对是最终选择的光束对,则预测成功。等效地,当真正的最佳光束对是K神经网络推荐的光束对。
比较了三个基准。每个方案产生K推荐的光束对。
KNN - 对于测试样本,此方法首先收集K基于 GPS 坐标的最接近训练样本。然后,该方法推荐与这些相关的所有光束对K训练样本。由于每个训练样本都有相应的最优光束对,因此推荐的光束对数量最多为K(某些光束对可能是相同的)。
统计信息 [5] - 此方法首先根据训练集中的相对频率对所有光束对进行排名,然后始终选择第一个K光束对。
随机 [5] - 对于测试样品,此方法随机选择K光束对。
图显示,对于K=8,准确率已经超过90%,这突出了使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进行波束选择任务的有效性。什么时候K=16,每个方案(KNN 除外)都放宽到对所有 16 个波束对的穷举搜索,因此达到了 100% 的精度。但是,当K=16,KNN 考虑 16 个最接近的训练样本,来自这些样本的不同光束对的数量通常小于 16。因此,KNN 无法达到 100% 的精度。
七、比较不同的方法:平均 RSRP
使用看不见的测试数据,计算神经网络和三个基准测试实现的平均 RSRP。该图显示,使用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会导致平均 RSRP 接近最佳穷举搜索。
比较最优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和 KNN 方法的结束值。
KNN和最佳方法之间的性能差距表明,即使考虑更大的光束对,例如256,KNN也可能表现不佳。
八、绘图混淆矩阵
我们观察到元素较少的类会受到训练网络的负面影响。对不同的类使用不同的权重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使用逻辑探索相同的内容,并为每个类指定自定义权重。
九、结论
此示例描述了神经网络在 5G NR 系统的波束选择任务中的应用。您可以设计和训练一个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输出一组K良好的光束对。仅通过对选定的那些进行详尽搜索,可以减少光束扫描开销K光束对。
该 示例 允许 您 指定 MIMO 通道 中的 散射 器。要查看通道对波束选择的影响,请尝试不同的方案。该示例还提供了预先保存的数据集,可用于试验不同的网络结构和训练超参数。
从仿真结果来看,对于16个波束对的预记录MIMO散射信道,所提算法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达到90%的top-K精度。K=8.这表明使用神经网络,只需对所有光束对的一半执行详尽搜索就足够了,从而将光束扫描开销减少了 50%。通过重新生成数据,然后重新训练和重新测试网络,尝试改变其他系统参数以查看网络的有效性。
十、参考文献
3GPP TR 38.802, "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physical layer aspects."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Klautau, A., González-Prelcic, N., and Heath, R. W., "LIDAR data for deep learning-based mmWave beam-selection,"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 8, no. 3, pp. 909–912, Jun. 2019.
Heng, Y., and Andrews, J. G., "Machine Learning-Assisted Beam Alignment for mmWave Systems," 2019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GLOBECOM), 2019, pp. 1-6, doi: 10.1109/GLOBECOM38437.2019.9013296.
Klautau, A., Batista, P., González-Prelcic, N., Wang, Y., and Heath, R. W., "5G MIMO Data for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 to Beam-Selection Using Deep Learning," 2018 Inform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Workshop (ITA), 2018, pp. 1-9, doi: 10.1109/ITA.2018.8503086.
Matteo, Z., <https://github.com/ITU-AI-ML-in-5G-Challenge/PS-012-ML5G-PHY-Beam-Selection_BEAMSOUP> (This is the team achieving the highest test score in the ITU Artificial Intelligence/Machine Learning in 5G Challenge in 2020).
Sim, M. S., Lim, Y., Park, S. H., Dai, L., and Chae, C., "Deep Learning-Based mmWave Beam Selection for 5G NR/6G With Sub-6 GHz Channel Information: Algorithms and Prototype Validation," IEEE Access, vol. 8, pp. 51634-51646, 2020.
十一、程序
使用Matlab R2022b版本,点击打开。(版本过低,运行该程序可能会报错)
打开下面的“Example,mlx”文件,点击运行,就可以看到上述效果。
程序下载: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5770896/8766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