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简单了解索引的底层数据结构
索引的概念:
索引存在的意义:
索引的使用:
索引实现的数据结构
B树
B+ 树
B+ 树的特点
B+ 树的优势
事物
事物的概念
事物的使用
事物的四大特性
并发可能引起的问题
脏读问题
不可重复读
幻读
事物的隔离级别
简单了解索引的底层数据结构
索引的概念:
索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包含着对数据表里所有记录的引用指针。可以对表中的一列或多列创建索引,并指定索引的类型,各类索引有各自的数据结构实现
索引就是为了加快查询速度;在之前学习数组的时候,我们就是通过下标直接去查找到该位置的数据,同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索引。
索引存在的意义:
索引就是通过特殊的数据结构将数据组织在一起,这样查询时就不需要通过一行行遍历去找目标数据,此时的时间复杂度仍是 O(n) ,数据量少的时候没问题,但是一旦数据量太大,就会造成开销太大;我们这里的 O(n) 每一次都要读取硬盘,它的速率会比读取内存中的数据更慢;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索引来减低访问磁盘的次数。
虽然索引增加了查询的速率,但是减低了 增上改 的效率,并且增加了更多的内存消耗。
索引的使用:
在 MySQL 代码中语法很简单: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字段名);
查看索引:show index from 表名;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要考虑对数据库表的某列或某几列创建索引,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数据量较大,且经常对这些列进行条件查询。
- 该数据库表的插入操作,及对这些列的修改操作频率较低。
- 索引会占用额外的磁盘空间。
当面对数据量大时去创建一个索引,系统为了创建这个索引而消耗过多的资源,导致机器无法正常工作;所以,索引在实际开发中并不会频繁使用。
对于索引的使用不是我们想要讨论的课题,我们学习索引更主要的是想了解索引底层的数据结构。
索引实现的数据结构
我们知道索引主要是增加查询效率的,我们之前学过两个主要用于查询的数据结构。
一个是二叉搜索树,一个是哈希表
那么索引是什么呢?
先来知道为什么二叉搜索数和哈希表不能用来创建索引:
- 二叉搜索树:二叉搜索树在极端情况(单分支)下树的高度非常的高,那么此时的查询速率就非常低效
- 哈希表:哈希表的实现原理是计算哈希值用来存放数据,而对于相邻的数据之前是无法比较的
那么我们在二叉搜索树的基础上就提出了B树;
而B+ 树又是建立在B树的基础上,B树又叫 B - 树(不是B减树,是B 杠 树),是为索引量身定制的数据结构。
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B树和B+树。
B树
B树是棵N叉搜索树,每个节点具有多个key值,如图:
有 n 个 key 就将其分为 n + 1 个子节点,每个分组如下图:
当节点中的子树多,节点上保存的key就多,意味着同样key的个数的前提下B树的高度要远低于二叉搜索树;
树的高度越高,进行查询的时候,磁盘访问次数就越多!!!
B+ 树
B+ 又在B树的基础上作出改进( 树也是个N叉搜索树):
画图演示:
这样同样一棵树我们却只分为了 3 个域:
我们划分出的三个域不仅存了规定的值,并且还保留了关键的 key 。
这里的 50 是整个树中最大的值,该树中不可能出现大于50 的值。
我们再划分一次:
划分结束后类似于链表一样将其链接起来,这样整棵树的叶子节点包含了所有的数据,所有非叶子节点的 key 都出现在了叶子节点中。
这种‘链表’就是mysql组织数据的形式,当你看到一张表的时候,
实际上这个表不一定就是按照‘表格’这样的数据结构在硬盘上组织的,也有可以是按照这种书的结构组织的;(具体是那种哪种结构,取决于你表中的索引,以及数据库使用了哪种存储引擎)
B+ 树的特点
- 每个节点可以存在 n 个 key ,n 个 key 划分出 n 个子节点(B树的特点是划分出 n + 1 个子节点)。
- 每个 key 都会出现在叶子节点中,同时也是叶子节点中的最大值。
- B+ 树的叶子节点是首尾相连的,类似于一个链表
- 由于叶子节点是个完整的数据集合,只在叶子节点中存储数据表中每一行的数据,而非叶子节点只存 key 本身即可。
具体解释以下 第四点:
我们设 id 为索引,那我们存储的值就是 id,在存数据时,不会将整个集合中的数据都存入,只存入一个id,其余的仍然保存在硬盘中,有需要的时候在去硬盘中取;为什么要怎么设计呢?因为内存空间是有序的:
B+ 树的优势
- 每个节点存储多个 key ,最终会使树相对较矮,这样在查询的时候就减少了IO(输入输出)访问次数(这里IO特指的是硬盘的访问)
- 最后所有的查询都会落到叶子节点上,这样无论查询多少次都可以保证查询效率是同样的,保证了稳定性;(稳定性对于程序员对这个树的评估更加准确)
- B+ 树的所有叶子节点构成链表,因此方便了进行范围查询(比如查询学生 id 在27 ~ 36之前的就非常快 )
- 由于数据都存在叶子节点上,非叶子节点只存在key,导致非叶子节点所占的内存是非常小的,这些非叶子节点就可以在内存缓存或者是内存换中的一部分,这样就进一步减少了IO访问!
至于B 树和B+ 树的代码就放在数据结构进阶的部分再继续!!!
事物
事物的概念
事务指逻辑上的一组操作,组成这组操作的各个单元,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可以有事务。对应在数据库中,就是数据库事务。
为什么要有事物这个概念
在很多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微信转账,主要是靠银行卡之间进行转账,有时候会发生很多问题,比如:转账以后,另一方没有收到!!!
又比如,现在网传,台湾那边充话费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到账!
有了事物,我们这一组操作,要么一起成功,要么一起失败。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事物存在的意义就是将多个sql语句打成一个包,要么包内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包内全部执行不成功,不存在中间状态!
事物的使用
sql执行过程:
- 开启事务:start transaction;
- 执行多条SQL语句
- 回滚或提交:rollback/commit;
说明:rollback即是全部失败,commit即是全部成功。
举例 :
jerry 的账户原来有10000元,而tom 只有5000元,jerry 给 tom 转账 1000后的结果:
如果执行失败,并非是没有执行,而是执行以后将数据恢复未执行之前的状态,这个恢复的过程称之为 " 回滚 " (rollback)
例如上面这个例子,再jerry 转账过后系统崩了,但是钱却扣了;在下次重新启动系统后,就会把钱加回来!
进行回滚的时候咋知道恢复成什么样子呢?数据库中有个专门来记录事物的日志。
因此,使用事物的时候,执行sql语句开销是非常大的。
事物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但是理解起来有些难!
事物的四大特性
数据库的事物有四大关键特性(这也是面试中经常问的【八股文】)
- 原子性(事务中的每个sql语句都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
- 一致性(事物执行前后都是靠谱的)
- 持久性(事物执行的内容是存在硬盘上的,即使机器重启也不会丢失,因此数据是可持久的)
- 隔离性(为了解决“并发”执行事物,引起的问题)
隔离性这里重点讲解以下:
先来讲讲啥叫并发:
并发就是一个服务器为多个客户端提供服务;
如果并发是操作不同的数据,那么并发并不会造成影响,但是它并非都是操作不同数据,存在操作同一数据的情况。
例如上面的案例,假设多个用户对一个账号进行转账操作,那就会把数据搞乱。
事物的隔离性就体现在即使是并发事物操作也不会引发问题!
既然聊到并发,那就来聊聊并发可能引起的问题
并发可能引起的问题
脏读问题
什么叫脏读?
举个贴切的例子:
有一场考试中,隔壁的想抄我的答案,我故意给他看,但是后面我又将答案给改了,那么他看到的数据就是一个 “脏数据”。脏也就是无效的意思。
那么这么解决脏读的问题呢?
很简单,我们在写数据的时候给它进行加锁,mysql引入一个 “写操作加锁” 机制。加锁是会提高耗能的,同时降低了效率,也增加了隔离性。
也就是说我考试的时候不给隔壁的人看。
不可重复读
举例:
还是那一场考试,我们约定好,我写完了给他抄,不故意坑他;在我第一次写完以后(version 1)给他抄了,在抄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写错了已一道题,我就又改了(version 2)这个时候他读着读着发现数据不一样了。
这个问题就是不可重复读。
事物1 提交了数据,事物2 开始读取,事物3 又去更新了数据,此时意味着事物在多次读取数据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预期应该是一样的)这就是不可重复读。
解决方法呢也是和上面一样加锁,此时给事物 “ 读 ” 加锁 此时又进一步增加了耗能的,同时降低了效率,也进一步增加了隔离性。
幻读
说明:事物A 读取了一次 事物B 对数据进行新增或者删除并提交事物 导致读取数据列表数据多了;此时就叫做幻读。
数据库使用 “ 串行化 ” 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并且彻底放弃并发处理事务,改用串行的方式一行行处理事物;此时的并发程度是最低的,效率也就最低,但是隔离性确是最高的。
针对上述问题又提出了事物的隔离级别
事物的隔离级别
选用哪种级别,这时mysql内置的机制,可以通过修改mysql配置文件,来设置mysql工作环境。
具体如何使用 以及其代码在后面会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