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查看电子器件规格书的时候,如果有中文版本和英文版本两种供我们选择,那我们常常需要查看英文版本,大家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英文规格书很重要?
电子元件规格书(Datasheet)常以英文版本为主,这背后涉及行业惯例、技术标准化、全球化供应链等多方面原因。以下是具体分析:
-
国际通用性和标准化:
-
英语是科技领域的通用语言,全球工程师、制造商和学术机构普遍使用英文交流。
-
全球主要电子元件厂商(如TI、ADI、Infineon、STMicroelectronics等)总部位于欧美或日韩,其核心研发和市场部门以英文为主要工作语言。电子元件技术更新极快,英文版本通常是第一手资料。翻译其他语言需要时间,可能导致关键信息滞后(例如新发布的传感器参数或安全警告)。文档自然优先以英文发布。
-
厂商倾向于通过英文文档统一管理全球知识产权,减少多语言版本可能引发的版权纠纷。
-
从设计、生产到测试,电子元件可能涉及多个国家的供应商,英文文档能无缝对接不同环节(例如中国代工厂为美国品牌生产芯片时需统一技术标准)。
-
英文规格书确保了技术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一致性,避免了因翻译导致的歧义或误解。直接依赖英文文档可避免翻译版本与原始版本的差异风险。部分中文规格书由非专业人士翻译,可能遗漏细节或曲解原意(例如将“pull-up resistor”误译为“上拉电阻器”而非“上拉电阻”)。半导体行业的技术术语(如“MOSFET”“SPI”“I²C”)在英文中有严格定义,翻译成其他语言可能导致概念模糊(例如中文可能用“场效应管”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但缩写仍需依赖英文)。
-
许多专用元件(如航天级芯片、射频器件)市场较小,厂商无动力提供中文版,工程师必须依赖英文原版。
-
-
工具限制:EDA软件(如Cadence、Altium Designer)、仿真工具(SPICE)的界面和帮助文档多为英文,软件能导入的文档部分大多要求英文,工程师需同时处理多语言信息时,英文规格书能减少切换成本。
-
法律严谨性:规格书中的免责声明、专利声明、合规认证(如FCC、CE)等内容需要法律层面的精确表述,英文原文更具法律效力,翻译可能引入漏洞。
以下举是根据上面所述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有英文规格书但没有中文
比如:CDC6C-Q1 数据表、产品信息和支持 | 德州仪器 TI.com.cn这个器件是预发布的,应该算是最新器件类,这里面就只有英文规格书,没有中文。
包括技术文档中,只能看到英文版本规格书。
如果是一些老器件比如SN74HC00 数据表、产品信息和支持 | 德州仪器 TI.com.cn,那至少前面几页如介绍页,特性页,是有中文的。
英文规格书最新,中文规格书较旧
比如一份STM32F10XXX参考中文手册中就明确翻译好中文版本是比英文版本发布慢,并且存在一些错误内容。
所以英文规格书比较新,但是中文规格书由于翻译的工作量,一般发布的都会比较慢。
英文规格书正确 ,中文规格书错误
如下所示 MM3513规格书中文版本,链接:untitled其通常工作模式电流的Typ值比Max还要大。Type值是1.5uA,Max值是0.3uA。
而查看其英文规格书发现,Type值是1.5uA,Max值是3.0uA。明显更为合理。因此上面的中文规格书存在错误。
MM3513 Series |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voltage monitoring | MinebeaMitsumi Product Site英文官网介绍页中Max值是3.0uA,合理。
1_download_01_14.pdf英文规格书中也是Max 3.0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