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汽车之家-《2024中国智能电动车发展趋势洞察报告》
市场趋势
汽车消费
新能源渗透率持续走高,在2024上半年已达到42%,有望在2025冲刺60%。用户对新能源车的关注度也持续增长。
新能源车新品投放加速,其中混动新品投放增速超越纯电
从车企的新车投放数据来看,上半年投放新车560款,其中燃油新车投放数量回落,2024年上半年仅投放272款,同比下滑19%。随着用户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增高,车企对新能源车新品的投放在加速,同比增长41%。
分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车的投放量为186款,同比增长32%。对混动车新品的投放速度更快,2024年上半年同期增速达96%。
智能座舱
主流车企和科技企业先后开启大模型研发,AI大模型已经实现批量上车。考虑用户对智能座舱感知直接,智能座舱智能化成为新内卷领域。
目前,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级,
座舱域控加速上车,并且功能集成愈加丰富,呈现出三大趋势:
1、芯片算力提升;
域控集成有利于降低整车BOM成本,同时主机厂倾向于做好硬件预埋,后续OTA升级逐步发挥硬件性能,这对座舱芯片算力提出更高要求
2、舱泊、舱驾融合趋势;
随着未来整车E/架构进一步集中化升级,五大功能域开始跨域融合,同时按照车身位置划分的区域控制,器也成为主机一倾向的方案。目前泊车方案比较成熟,座舱域控制器算力也有一定富余,将泊车融合进座舱域控制器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跨域融合进程中,围绕智驾率先进行行泊一体,围绕座舱推出舱泊一体,最终将实现舱驾融合/舱驾一体,比如英伟达Thor、地平线J5/J6、高通Flex等芯片,均可支持
舱驾一体。
3、本土企业发力座舱芯片。
在本土化供应链趋势下,本土企业也发力座舱芯片,如地平线的J5 芯片、芯驰科技×9系列芯片域控方案、芯擎科技鹰一号方案、华为麒麟车机模组方案等。
智能驾驶
共享出行成蓝海,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25万亿。全国各地推动无人驾驶政策陆续出台。
配置趋势
智能座舱
- 新能源车市场产品智能化飞速发展,智能座舱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80%。各种功能性配置和便利性配置标配率逐步提升。
- 车联网除10万以下基本100%覆盖。
- OTA在线升级:中国品牌全面领先,海外豪华品牌发力较晚。即使装配OTA,仍需要注重长期高频更新。
- 中控大屏成为主流核心配置,渗透率90%以上。
- 语音识别控制系统:除海外主流品牌市场渗透率均超90%。
- Wi-F热点:10-30万车型的最爱,30万以下车型渗透率快速增长。
- 副驾驶娱乐屏:中国新势力渗透率遥遥领先,成本因素使得50万以上市场渗透率增长更稳定快速。
- 后排多媒体屏幕:仅限中国新势力中、大型豪华车。
- 车内/环境氛围灯:20万以上豪华品牌配置较多,中国新势力起步较晚,紧随海外豪华品牌。
- 手机互联映射:海外品牌渗透率高,均超70%;中国新势力在58%以下。
- AR-HUD:暂时只有中国新势力(有主机厂背景)兴趣较高。
- 手势控制:暂时只有中国新势力(无主机厂背景)坚持不懈。
- 手机APP远程控制:各品牌渗透率接近100%。
智能驾驶
至2024H1,新能源汽车市场L2级智能驾驶渗透率已经达到50%。其中,2023年360全景影像
突然发力,一举跃升至冠军位置,至2024H1渗透率达到58%。
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安全类配置主动刹车在2022年实现了飞跃性的增长后,稳步上升,至
2024H1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53.3%。作为L2+的基础配置,车道居中保持在2022年也开启了
速,至2024H1渗透率进入第二梯队,达到了34%。
- 主动刹车:早期更多配置在海外豪华车型并稳步上升,渗透率近97%,与其他阵营拉开差距。22年开始已经成为20w以上车型基本配置。
- 自动泊车入位:中国新势力品牌经历低谷后恢复向上。
- ACC自适应巡航:除中国主流品牌,渗透率60%-80%,海外主流品牌呈下行态势。
- 360全景影像:中国新势力飞速发展,渗透率超77%。
- 并线辅助:分品牌类型看,中国新势力(无主机厂背景)和海外豪华品牌在2022年渗透率达到一定高度后,增长趋缓。中国新势力(有主机厂背景)2022年开始持续发力,迅速向上,至2024H1已经取得第一,渗透率达到64%。
- 车道保持辅助:除中国主流品牌发展乏力,大部分品牌均达66%
智能汽车水平评价
高速领航驾驶
1200公里深度测试,相比2023年冬测,智能汽车高速领航辅助成绩提升显著,路段适配性接近100%,接管次数明显减少。
大部分被测车型的有效变道率都能达到90%以上。虽然高速辅助驾驶进步较快,但面对道路遗撒障碍物表现均不尽人意,可靠性有待增强。
城市领航辅助驾驶
相比小米SU7和理想L6,问界M7 Ultra表现最优,在各个场景下NOA接管次数都比较少。
不同场景来看,小米SU7夜间表现更好,问界M7 Ultra晚高峰表现更好,理想L6平峰表现更好。
用户需求偏好分析
关注因素
前三为安全、性价比、空间。50%用户关注智能化,其中90后和20万以上中高端用户更加看重智能化,中国新势力品牌用户尤其关注智能化表现。
智能座舱
4类配置:硬件类、架享类、交互类、网联类
用户认为芯片等硬件类配置和中控屏等娱乐类配置最应标配,其次为交互类和网联类。
- 硬件类配置(芯片型号/算力等):用户最关注芯片综合性能和算力。中高端用户更看重芯片算力和品牌,低端用户更关注综合性能。
- 驾享类配置(座椅功能/屏幕/音响/游戏等):用户最关注座椅基础功能(加热通风按摩)和大尺寸中控屏带来的视听娱乐体验。年轻用户更在意车内氛围感和科技性。
- 交互类配置(语音识别/个性化等):用户最关注手机APP远程控制、语音识别控制系统。中高端年轻用户更注重科技,年长者注重便捷化体验。
- 网联类配置(OTA/WiFi/5G网络等):用户最关注OTA升级、4G/5G网络、车联网。年轻用户关注增值体验,年长用户关注实用性网联功能
智能驾驶
66%的用户已不满足于L2级别辅助驾驶,希望配备L2+(高速辅助)和L2++(城市NOA)的高阶智驾能力。其中,增程用户追求更加高阶的智驾,L2++级占比更高。
年轻用户更愿意尝试高阶智驾。
- 安全类配置:主动安全系统更受重视
- 辅助驾驶类配置:ACC自适应巡航和360影像偏好高。年长用户偏好辅助驾驶,重视安全稳定。
- 自动驾驶类配置:高速路段自动驾驶辅助偏好最高。
用户画像
人群划分
建议
用户营销
- 智能座舱:OTA升级、手机APP远程控制、HUD、手机互联、后排多媒体屏幕等配置关注度高,但是声量低;高负面声量配置:全景液晶仪表盘、10英寸以上中控屏。
- 智能驾驶:主动安全系统/主动刹车、夜视系统、DOW开门预警等智能安全配置关注度高,但是声量低;高负面声量配置:ACC自适应巡航系统、自动泊车入位。
智舱
AR-HUD、副驾/后排多媒体屏用户关注度高于配置渗透率,可考虑强化配置搭载以满足用户需求副驾/后排屏幕、HUD/AR-HUD中高价位段用户更加偏好,可优先考虑中高端车型渗透。
智驾
智能驾驶配置渗透率与智能座舱配置相比仍处于中低水平,仅360全景影像等个别配置渗透率能
达到60%,多数配置渗透率不足40%;但是用户对于智能驾驶配置的关注度非常高,特别是主动刹车/主动安全、自动泊车入位、远程召唤三大功能,用户关注程度与配置渗透率差异巨大,特别是中高端市场用户更加偏好,可综合考虑成本、技术成熟度后,优先增加装备.
安全
从测试表现和结果来看,整体车辆在多数场景的识别率较高,但在部分场景有未能准确识别危险的可能,如路口电摩左转抢行场景出现1车未能识别危险。即便能识别危险,还会出现不制动的问题,如对向车入侵逆行测试。即便制动,制动力度不足,或者预留的制动距离过近导致发生碰撞。此外,对于极端场景,如路口逆光三轮车鬼探头,测试车辆无一通过测试。
识别方面,虽然整体识别率高,但仍没有实现100%的危险识别,车辆若不能识别危险,对危险
不会有任何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制动方面,在对向车入侵逆行测试项目中,虽然6车都准确识别危险,但是仅2车制动,对于危险场景的应对策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制动和灯光策略也需调整,不少车型为保障驾乘舒适性导致制动力度不足,也有智驾使用纯视觉方案但夜晚不开远光灯导致制动距离过近,发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