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
- 希望对研究者做课题有所帮助。
- 希望整个社会能更多地去思考别人的观点到底成不成立。这点是我们很缺乏的。我会列出国内常见的一些逻辑谬论来加以阐述。
(图:批判一个观点的统一框架)
一、逻辑陈述划分
- 所有人说出来的话、人写出来的文章(尤其是新闻媒体)都有可能是错的。
- 一切逻辑判断可以分为三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 是什么:描述某个自然或社会现象。
- 为什么:解释某个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形成原因。
- 怎么样:知道了某个现象,应该怎么做。
例:
- 野生扬子鳄数量比较少,最早有500多条,之后数量减少到100多条(腾讯网)。(是什么)
- 火灾中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百度经验)。(为什么)
- 植树造林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中国气象局)。
二、逻辑谬误
2.1. 有关“是什么”的命题
(1)检查说话人(或文章)是否使用了模糊性的概念。
命题: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问: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什么是“生存”,指的是人类是否灭绝吗(即人类种群个体数N=0)?什么是“发展”,怎样才叫做发展了,是以GDP量化的吗?
答: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这些现存生物的多样性。
问:你这种解释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吗?那么什么叫“多样性”呢?
答:(思考良久)应该是物种的数量吧。
问:那你怎么不用“物种数”这个概念呢?这个概念不是比“生物多样性”更清晰吗?
(2) 检查说话人(或文章)提供的依据。
命题:XX药能对抗新冠。
问:(首先检查模糊性概念)什么叫“对抗”?是指康复的概率提高吗?
答:嗯,就是吃了这个药,能够加快病人恢复健康。
问:你的依据是什么?
答:你看,XX团队在XX期刊上发表了XX文章,从病理学、毒理学、动物实验、临床一期、二期等多方面证据,证明了用这个药使得病人的康复率出现显著提升,此处显著指的是统计学意义的两样本独立数据的检验。原文链接在XXX(某个网址)
问:嗯嗯可以,我去看看这篇文章。
2.2. 有关“为什么”的命题
(1) 先把该命题当成有关“是什么”的命题来质问
命题:A炮轰了B,原因是A想要获取某些利润。(注:非常典型的动机论,即规避去回答A提出某个观点是否可靠,而是绕开去说A提出某个观点的动机是什么)
问:(首先当作“是什么”的命题来质问—检查模糊性概念)什么叫“炮轰”?
答:你看,A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关于B的负面言论。
问:(检查说话人提供的依据)你的依据是什么?
答:你看,A的社交账号是XXX,链接在XXX。
问:…(接下文)
(2) 检查说话人(或文章)提出某个因果关系的依据
命题:(接上文)
问:那你怎么知道A是想取得利润呢?
答:你看XX链接,A和某些公司、机构是关联的,而B的做法让A受到了威胁,所以A当然不甘心啊,只能发表关于B的负面言论了。
问:那你怎么知道A的确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发表关于B的负面言论了呢?你又不是A,你怎么能知道A所想的呢?你问过他/她的动机了吗?
答:我当然不知道啊,我要是真的去问A,他肯定不会告诉我他的动机是什么啊。
问:说到底,你还是没有依据,你的观点无法成立。我无法相信你。
注意:大多数有关“动机论”的命题是站不住脚的。除非能够采访到当事人,并且当事人能够真心诚意地说出他的动机。而这点假设很难成立
拿别人的动机来反驳别人,往往还恰好反映出自己对别人观点的不了解。
(3) 检查说话人(或文章)是否漏掉了某个因果关系
命题:人们之所以对同一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
问:的确,比如对于有关是否独立这一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确实导致了对这点的看法存在差异。但我觉得可能有其他因素,比如还跟职业有关系。比如说,针对是否要划定保护区的问题,科学家可能会想怎样才使自然种群得到更好地延续,但政策制定者可能还要考虑保护区当地的经济发展。
答:的确,所以这个因素也应该被考虑。
注意:这里另一个因素,常常是在发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即“不同”)后才会发现的。这也是绝大多数很多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石。
2.3. 有关“怎么样”的命题
(1) 先把该命题当成有关“是什么”的命题来质问
命题:上了985大学就稳了(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例如绩点一定要高、必须拿国家奖学金、必须要做到顶尖、必须要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懂的年轻人应该少说话,此处不胜枚举,大家一定要对这些观点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止落入逻辑谬论的圈套)
问:什么叫“稳”?
答:就是有稳定的工作了,收入比较稳定,也比较高吧。
问:…(接下文)
(2) 质问对方的标准是什么
但凡一个人要做任何一件事,他/她肯定有目的。没有目的也是目的——纯粹好玩、处于兴趣、出于无聊,这也是目的。
问:(接上文)接下来,我的问题来了。所以说,你认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你所认同的标准吗?
答:那当然了,除了拿到稳定的工作以外,还有什么值得更庆幸呢?
问:解决社会问题、环游世界、探索新奇的事物、寻找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同与不同、时常读书和撰写博客、构建世界影响力、获取基金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开一家面包店……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期望的样子,每个人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这里虽然用了模糊性词汇,但其他论据已经足够反驳了;真正在辩论会的时候不推荐使用模糊性词汇,因为容易被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怎么能用一份稳定的工作来概括所有人的人生呢?
答:这么说的确有道理。
问:…(接下文)
(3) 再把该命题当成有关“为什么”的命题来质问
问:好吧,现在就算你的论题成立,即“上了985就能使人更有机会拿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提出这个观点就必须要有依据支撑,你拿什么来证明这个因果关系?
答:你看,根据XXX统计的数据显示,上了985的同学就业率更高啊。
问:数据只是说上“是否上985”与“高就业率”之间存在关联,但这又不能证明他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啊。
答:那不然有什么其他因果关系呢?
问:从最本质的社会机理出发,如果你是HR,你怎么选人?HR当然会看学历背景,尤其是在人比较多的时候,假设HR想要偷懒,不想看每个申请者的简历,那么存在这种可能,HR只根据学校来刷人。但难道HR完全不会考虑个人经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吗?另外,不同社会领域的HR做决策会一样吗?国内和国外的HR做决策会一样吗?你所提供的依据,没有去调访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领域的大量HR,怎么能够这么匆忙地下这个因果关系呢?
这个问题深入下去可能就要仔细做社会学调研了,尤其是不同国家HR的对比。
(4) 检查对方有没有漏掉的知识
命题:某个森林发生疾病,发现昆虫A是导致树木B大量死亡的原因。而树木B又是其他很多物种保持不灭绝的基础。科学家发现,杀虫剂C能杀死昆虫A。所以,使用杀虫剂C是维持该森林物种数的最佳方法。
问:万一杀虫剂C导致森林中的其他物种(比如真菌、细菌和草本植物)灭绝,那该怎么办?
答:我的确漏掉了这一点,还需要研究来论证C的负面影响。
问:还有一点,…(接下文)
(5) 检查方案可不可行
问:还有一点,你得考虑这个方案可不可行。第一,对整篇森林用杀虫剂C,经济成本是非常高的;第二,从社会媒体上来看,这块地方的公众对使用杀虫剂是持反对意见的,你得考虑一旦这个政策实施的话,当地公众会不会不认可。
答:的确。
三、统一的批判性思维框架
这样,就可以归纳出如何质疑一个观点的流程(文章顶部的图)。
四、如何培养批判性意识
- 勇于表达: 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观点有正确观点的价值,错误的观点有错误观点的价值。每个人,不论年龄、不论文化背景,他们的观点都应当得到尊重。任何因为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就不允许某人表达观点的做法不利于培养批判性意识。
- 保持包容: 倾听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领域的人的观点,发掘这些观点中有价值的部分。
- 敢于接受批评: 每次与人交流,就是一次社会科学实验,就可能是一次迭代思想、让自己的思维进步的良好机会。合理的批评让我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如果某人批评你很“幼稚”,然后说出了合理的原因,那就是一次重大的进步。
- 关于观察不同的观点: 每个人可能原本会有一定的立场,会存在利益冲突关系,导致这些人不愿意接受不同的观点。与其不接受冲突性的观点,不如问其他人,形成这些冲突性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 理解与认同: 有些命题,说话者明明知道他/她是不符合逻辑的,但却因为某些因素而必须得换一种方式说。我们需要仔细猜测说话者的动机是什么,即使大多数情况下动机无法作为论据去批判别人。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认同说话者的观点;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只选择理解说话者的观点。理解并不等于认同。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选择理解别人、然后反对别人、并说出为什么反对。
- 敢于质疑:遇到任何一个观点,时常问WHY(为什么?),直到你觉得逻辑被理顺了为止。当然,更系统的做法是顺着文章顶部的流程图来质疑别人的观点。
总结
- 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质疑别人的观点(文章顶部流程图)
- 如何培养批判性意识:保持包容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多问为什么(即便知道有时候对方不愿告诉我们为什么)
延伸阅读
- Haoran Wu. (2022) The Empirical, Theoretical, and Normative Aspects of Ecology and Multidisciplinary. Medium
- Richard Paul (1992). Critical thinking: What, why, and how.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 77, 3-24. https://doi.org/10.1002/cc.36819927703
- Diversity at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https://admission.stanford.edu/d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