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打仗,就像高山上决开积水,势不可挡
【安志强趣讲《孙子兵法》16讲】
【原文】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注释】
修道:指从各方面修治“先立于不败”之道,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条件的准备等。
【趣讲白话】
因此,胜利之师先创造出必胜的条件,然后才寻找战机与敌人交战;失败之师先要跟敌人交战,然后期望从交战中获胜。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能够准备好打仗的基础建设,平时就能保持良性运转,所以才能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宰。
【延伸一下】
工夫在平常,练好自己的内功,让自己不被敌人轻易战胜,然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
用在企业经营领域,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要从不断的积累开始,打好基础,先活下来,然后寻求突破。我有一个比喻,“要滑翔起飞,不要火箭起飞”。就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讲,不要妄想短期内获得巨大的突破。有人的经营哲学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一以贯之,我现在倾向于这种方式。当大的机会来临时,去积极把握,这于练好内功不矛盾。
【原文】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注释】
度,判断的意思;量,这里指容量的限度;数,数目的多少;称,权衡。
【趣讲白话】
兵法中衡量胜负的因素:一是判断国土幅员情况;二是判断军需物资情况;三是统计军队兵力;四是衡量军事综合实力;五是得出胜负的判断。国土幅员决定军需物资;军赋物资军力多寡;军力多寡决定军事实力的强弱;军事实力的不同,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延伸一下】
孙子在当初的时代,土地、人口、物产是决定性要素。放到现在可能要把科技这个东西加上,比如以色列,科技领先,所以才能打赢中东战争。现在衡量的要素比原来要多的多,比如有个底线思维,就是要考虑最极端的情况下,怎么办?比如中国南海填岛,让中国有了“永不沉没的航母”。中国的石油70%经过马六甲海峡,包围石油运输线的安全是底线思维。
【原文】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注释】
镒(yì)、铢(zhū):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镒比铢重五百多倍。
民,指士卒。
仞,古代长度单位。
【趣讲白话】
所以,胜利的军队对比失败的军队,就像用镒与铢相比较,占有绝对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比胜利的军队,就像用铢与镒相比较,处于绝对劣势。在占优的一方,指挥士兵作战,就像决开千仞高山上的溪流积水一样,势不可当,这就是所谓的“形”。
【延伸一下】
打仗就是要构建一种局面,形成压倒性优势。
做企业也一样,要通过耐心的构建,持续不断的投入,形成压倒性优势。任正非说“我们这三十年都对着同一个‘城墙口’冲锋,几十人、几百人对着这个‘城墙口’,几万人、十几万人还是攻这个‘城墙口’,总会把这个‘城墙口’攻开的......”,就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投入,在通信技术方面,构建压倒性优势。
个人也一样,通过不断积累,在能力上形成竞争优势。现在人力资源市场的情况是,高端人才,一将难求。
2023年8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