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
百年党建视域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已成功达成,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平均依旧是新时代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响应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号召,本团队深入探访于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的重庆市巫山县,寓目巫山三峡皮影流变千年沧桑,探索鄂西渝东文化资源致富之路,致力于留存巫山三峡皮影文化传统文艺内涵,创新区域特色文化发展传播新形式,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相结合,挖掘巫山三峡皮影文化深层造血干细胞,实现文化资源经济变现,贯彻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助推新时期巫山县文化致富新发展。
综上,本次研究目的如下:
1.借鉴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思路,为三峡皮影的创新与发展之路提供长效机制。
2.以三峡皮影的开发为例,为西部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文化扶贫的研究与启示,打造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发展可借鉴的新模式。
(二)研究内容
三峡皮影——流传于三峡地区的一种传统地方戏剧,源自黄河秦风一带。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峡皮影,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文化底蕴深厚。本项目借鉴巴楚秦文化地区民间戏剧发展思路,对三峡地区巫山、神农架、巴东、秭归等地的皮影戏进行走访调查以及研究,为三峡皮影的发展建言献策,探索如何让三峡皮影走出三峡,推动三峡地区旅游业发展,为人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需要,为县城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水平。同时,从精准扶贫视角下出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时期,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变现、文化脱贫以及经济发展提供可以复制与模仿的理论与实践方案。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
1.基于精准扶贫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其发展状况。
2.总结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发展问题、优势。
3.对国内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扶贫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打造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发展可借鉴的新模式。
从微观层面来说,也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对西部旅游资源发展的政策优势进行分析整理。
2.基于文化扶贫视角,对国内外皮影戏、国内各类传统地方戏剧可开发性进行评估。
3.基于异质性视角,对不同地区皮影戏开发情况进行对比性评价。
4.基于“全面小康”向“乡村振兴”的奋斗致富新时期转变视角,打造三峡地旅游经济发展机制。
最后,综合宏观微观层面的研究,制定基于居民、政府、媒体、文创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提供旅游资源变现的研究与启示。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国内研究与保护现状:
(1)国内皮影研究日臻完善,形成综合性系统化理论著作。
①第一阶段:关注点单一,注重皮影历史溯源。20世纪30时代,顾颉刚先生发表《滦州影戏》(《文学》,1934),随后掀起皮影戏的研究热潮,一批学者纷纷发表著说,如佟晶心的《中国影戏考》(《剧学月刊》1934年第3卷第11期)、汤际亨的《中国地方剧研究之一“滦州影戏”》(《中法学月刊》,1936年第8卷第3期),研究探讨滦州影戏的起源、发展、分期、流派以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成果是顾颉刚先生1936年撰写的《中国影视略史及其现状》。由于缺乏文献资料,这一阶段的研究目光始终锁定在滦州皮影,并侧重于戏剧的品格角度进行皮影戏剧特征的分析及其发展演变历史地追溯。
点击下方官网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