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自狄泰软件唐佐林老师课程
1. 再论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躯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
– 躯体: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电子设备(硬件)
– 灵魂:指挥躯体完成动作的指令序列(软件)
躯体核心:中央处理器CPU
灵魂核心:操作系统OS
1.1 问题
思考:
- 计算机系统的诞生是为了执行数据处理(计算)任务。
那么,如何获取计算任务,并反馈任务执行结果?
数据 输入 与 输出 是计算机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1.2 计算任务执行流程
- 通过交互设备或网络向计算机系统发起请求
- 根据请求将任务指令(程序/软件)加载进入内存
- CPU 从内存中取指令,并逐条执行
- 计算任务的最终结果暂存入内存
- 内存数据通过交互设备或网络进行反馈(也可以写入外存)
1.3 什么是程序?
- 程序的本质是 指令 和 数据 的集合
- 指令:指示CPU 执行动作的命令
- 数据:CPU 执行动作的操作目标
1.4 程序的分类
-
应用程序:用户可直接使用,为用户提供直接帮助的程序
-
程序中间件:多数应用程序的 通用功能,用于辅助应用程序的运行
-
操作系统:直接操作硬件设备,并为应用程序与程序中间件提供运行环境
1.5 当代计算机系统架构
1.6 进程–程序的执行
- 通常情况下,程序在操作系统上以进程为单位运行
- 每个程序运行后由一个或者多个进程构成
- 进程是操作系统任务的基本单元,也是系统资源的基本分配单元
- 程序是“死”的,进程是“活”的
- 程序的本质只是二进制数据,不加载执行就没有任何价值
- 进程是计算机系统对程序的一次加载执行,即:执行计算任务的过程
1.7 程序 VS 进程
1.8 应用程序与外部设备
多数情况下,应用程序需要借助外部设备才能完成计算任务
外部设备:除CPU 与内存之外的其它计算机硬件(如:硬盘,网卡,显卡)
应用程序设备访问:
- 直接访问
- 开发成本高:应用开发者必须熟悉各类外设的硬件特性
- 开发周期长:业务逻辑+ 设备逻辑
- 应用场景难:其它应用程序可能同时访问外设
- 间接访问
- 应用程序通过 某软件层(驱动程序)接口 以统一方式访问外设
1.9 设备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 是外设访问接口,对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外设访问方式
1.9.1 Linux设备驱动模型
- 抽象各种外设的共性,简化设备驱动开发方式
- 设备类型: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等
- 对于同一类型的设备,可以通过统一接口进行访问
驱动程序 | 对上:write()、read() |
对下:为操作系统准备的函数 |
OS定义的规范:驱动程序必须实现的函数
1.9.2 存在的问题
设备驱动程序仍然可能同时被不同进程使用,设备驱动程序 并非唯一 访问外设的方式。
问题:
- 如何限制进程必须按照规则通过驱动程序访问外部设备?
1.9.3 Linux系统的工作模式
- 用户模式(User Mode)
- 执行应用程序私有代码,受限制的 访问内存,无法直接访问外部设备
- 内核模式(Kernel Mode)
- 执行内核代码,可访问 所有硬件资源,可立即暂停进程的执行,……
- 绝大多数设备驱动程序执行于内核模式
- 内核职责:以统一的方式有序的分配硬件资源,保证用户任务按照期望的方式执行。
1.9.4 工作模式的切换:系统调用(System Call)
- 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内核直接的接口(表现形式为函数)
- 系统调用决定了应用程序如何与内核打交道(应用程序如何向操作系统发送请求)
问题:
-
为什么需要系统调用?
- 系统资源有限,需要统一有序的调配
- 多个进程可能同时访问同一资源,进而产生冲突
- 一些特定的功能必须由操作系统内核完成(如:精确延时)
- ……
-
系统调用的本质:
- 进程系统调用后,由 用户模式切换到内核模式(执行内核代码)
- 工作模式的转变通常由 中断 触发(不同于普通函数调用)
(中断==>系统调用==>工作模式的切换==>系统规则的强制执行==>应用程序的规范运行==>进而得到了一个软硬件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 - 用户进程通过系统调用请求内核完成资源分配,硬件访问等操作
- 所有进程请求集中到内核,内核可统一调度处理,协调进程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