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流源 / 电流源
- 一、方案一
- 二、方案二
- 三、方案三
- 四、方案四
前言:最近在学习运放,三极管,二极管,场效应管等器件的组合电路。捡起了以前的模电知识,写下笔记,以防再度忘记。
本文使用Multisim
仿真软件进行模拟。
- 开始前先复习一下运放的基本假设:
虚短
即同反相输入端电压相等,虚断
即同反相输入端电流不等; - 推荐笔记:《恒流源电路设计》 https://blog.csdn.net/smallmount123/article/details/51232876;感谢前人罗列了很多方案,我选取其中看得懂的记录下来
一、方案一
- 下图是简化示意图:
- 下图是仿真示意图:
- 恒流源计算公式:
I4 = I5 = V3/R4 = V1/R4 = VCC1*R2/(R1+R2)/R4
; - 因为虚短,
V1 = V3
,因为虚断,I6 = 0
,I4+I6 = I5
,I4 = I5
; - 一般为了确保恒流源的准确性,输入的参考电压来源为基准压,和运放的工作电源区分开来。又因为基准压电压
VCC1
和决定电流电阻R4
不太好选择,所以会添加R1
和R2
,将基准压分压至符合要求,方便R4
灵活调整。 R3
就是负载,会注意到负载是没有接地,而正极由运放提供,这代表负载的阻值有要求R3 <= (V2-V3)/I4
;而V2
要小于VCC0
。- 注意:这种方案没有负反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V1
并不完全等于V3
,存在一定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应该设定V1
尽可能的小,有助于减小误差。(实测)
二、方案二
推荐笔记:《求助一个正反馈平衡式恒流源工作原理》 https://bbs.21ic.com/icview-3044672-1-1.html
感谢大佬的和发现,上面的帖子中的第6楼回答很明了,我这里引用一下示意图;
- 这个方案带有反馈部分,而且电阻选择更加多样,自带分压效果。唯一的缺点就涉及电阻比值,不好确保比值正确;
- 下面是仿真示意图:
- 因为推到过程比较麻烦,我手写在纸上再拍照,略微模糊,见谅。
- 总结就是加了一个跟随器,使输出电压和输入参考电压形成比例关系。
- 和方案一类似,存在输出电压受限问题,不能承受较大的负载。
三、方案三
-
可以将方案一改良一下,使用三极管。下面是示意图:
-
下面是仿真示意图:
-
推到过程和方案一类似,使用
npn
三极管。外接电源后可以带更大的负载。 -
但这会出现令一个问题,如果我希望采集
V6
和V7
的压差,我就得采集11v
的电压,但是压差只有0.1v
而已。 -
这时需要再外接一个放大器和减法器了。集成里这种功能的元件叫
仪表放大器
。
-
下面是仿真图。
-
具体就不推导了。快点进入最后一节。因为上面这部分有点多余,应该一开始就考虑使输出电压不那么高才对。也就是共地。
四、方案四
- 将上面3给方案结合使用,即有
反馈部分
,也能供地
,省去仪表放大器
。 - 下面是示意图:
- 下面是仿真图:
- 推导过程和上面的例子几乎一样,就是多了一个npn。最终等式还是:
VCC2 * R1 / R2 / R5 = I
;且要求R1/R2 = R3/R4
;
“原理相同,只是扩大了电流的输出能力,人们在使用中常常把电阻R2取的比负载RL大的多,而省略了跟随器运放”
- 根据大佬的提示,可以将R2取值增大,进而省去一个运放。仿真如下。
- 恒流源的实验就暂时做到这里。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