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web服务器简介HTTP协议
- 1.Web-Server(网页服务器)
- 2.HTTP协议(应用层的协议)
- ①简介
- ②概述
- ③工作原理
- ④HTTP请求报文格式
- ⑤HTTP响应报文格式
- ⑥HTTP请求方法
- ⑦HTTP状态码
1.Web-Server(网页服务器)
- 一个
Web Server
就是一个服务器软件(程序),或者是运行这个服务器软件的硬件(计算机)。其主要功能是通过HTTP
协议与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Browser)
)进行通信,来接收,存储,处理来自客户端的HTTP
请求,并对其请求做出HTTP
响应,返回给客户端其请求的内容(文件、网页等)或返回一个Error
信息。
- 通常用户使用
Web
浏览器与相应服务器进行通信。在浏览器中键入“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浏览器则先将你的域名解析成相应的IP
地址或者直接根据你的IP
地址向对应的Web
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
请求。这一过程首先要通过TCP
协议的三次握手建立与目标Web
服务器的连接,然后HTTP
协议生成针对目标Web
服务器的HTTP
请求报文,通过TCP
、IP
等协议发送到目标Web
服务器上。
2.HTTP协议(应用层的协议)
①简介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
是一个简单的请求 - 响应协议,它通常运行在TCP
之上。它指定了客户端可能发送给服务器什么样的消息以及得到什么样的响应。请求和响应消息的头以ASCII
形式给出;而消息内容则具有一个类似MIME
的格式。HTTP
是万维网的数据通信的基础。HTTP
的发展是由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
年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
所发起。HTTP
的标准制定由万维网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
和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
进行协调,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的RFC
,其中最著名的是1999
年6
月公布的RFC 2616
,定义了HTTP
协议中现今广泛使用的一个版本——HTTP 1.1
。
②概述
HTTP
是一个客户端终端(用户)和服务器端(网站)请求和应答的标准(TCP)
。通过使用网页浏览器、网络爬虫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户端发起一个HTTP
请求到服务器上指定端口(默认端口为80
)。我们称这个客户端为用户代理程序(user agent)
。应答的服务器上存储着一些资源,比如HTML
文件和图像。我们称这个应答服务器为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
。在用户代理和源服务器中间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层”,比如代理服务器、网关或者隧道(tunnel)
。- 尽管
TCP/IP
协议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应用,HTTP
协议中,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它或它支持的层。事实上,HTTP
可以在任何互联网协议上,或其他网络上实现。HTTP
假定其下层协议提供可靠的传输。因此,任何能够提供这种保证的协议都可以被其使用。因此也就是其在TCP/IP
协议族使用TCP
作为其传输层。 - 通常,由
HTTP
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创建一个到服务器指定端口(默认是80
端口)的TCP
连接。HTTP
服务器则在那个端口监听客户端的请求。一旦收到请求,服务器会向客户端返回一个状态,比如"HTTP/1.1 200 OK
",以及返回的内容,如请求的文件、错误消息、或者其它信息。
③工作原理
HTTP
协议定义Web
客户端如何从Web
服务器请求Web
页面,以及服务器如何把Web
页面传送给客户端。HTTP
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包含请求的方法、URL
、协议版本、请求头部和请求数据。服务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响应的内容包括协议的版本、成功或者错误代码、服务器信息、响应头部和响应数据。- 以下是
HTTP
请求/响应的步骤:- 客户端连接到 Web 服务器
一个HTTP
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与Web
服务器的HTTP
端口(默认为80
)建立一个TCP
套接字连接。例如,http://www.baidu.com(URL
) - 发送
HTTP
请求
通过TCP
套接字,客户端向Web
服务器发送一个文本的请求报文,一个请求报文由请求行、请求头部、空行和请求数据4
部分组成。 - 服务器接受请求并返回
HTTP
响应
Web
服务器解析请求,定位请求资源。服务器将资源复本写到TCP
套接字,由客户端读取。一个响应由状态行、响应头部、空行和响应数据4
部分组成。 - 释放连接
TCP
连接
若connection
模式为close
,则服务器主动关闭TCP
连接,客户端被动关闭连接,释放TCP
连接;若connection
模式为keepalive
,则该连接会保持一段时间,在该时间内可以继续接收请求; - 客户端浏览器解析
HTML
内容
客户端浏览器首先解析状态行,查看表明请求是否成功的状态代码。然后解析每一个响应头,响应头告知以下为若干字节的HTML
文档和文档的字符集。客户端浏览器读取响应数据HTML
,根据HTML
的语法对其进行格式化,并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
- 客户端连接到 Web 服务器
例如:在浏览器地址栏键入URL
,按下回车之后会经历以下流程:
- 浏览器向
DNS
服务器请求解析该URL
中的域名所对应的IP
地址; - 解析出
IP
地址后,根据该IP
地址和默认端口80
,和服务器建立TCP
连接; - 浏览器发出读取文件(
URL
中域名后面部分对应的文件)的HTTP
请求,该请求报文作为TCP
三次握手的第三个报文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 服务器对浏览器请求作出响应,并把对应的
HTML
文本发送给浏览器; - 释放
TCP
连接; - 浏览器将该
HTML
文本并显示内容。
HTTP
协议是基于TCP/IP
协议之上的应用层协议,基于请求-响应
的模式。HTTP
协议规定,请求从客户端发出,最后服务器端响应该请求并返回。换句话说,肯定是先从客户端开始建立通信的,服务器端在没有接收到请求之前不会发送响应。
④HTTP请求报文格式
⑤HTTP响应报文格式
⑥HTTP请求方法
HTTP/1.1
协议中共定义了八种方法(也叫“动作”)来以不同方式操作指定的资源:
GET
:向指定的资源发出“显示”请求。使用GET
方法应该只用在读取数据,而不应当被用于产生“副作用”的操作中,例如在Web Application
中。其中一个原因是GET
可能会被网络蜘蛛等随意访问。HEAD
:与GET
方法一样,都是向服务器发出指定资源的请求。只不过服务器将不传回资源的本文部分。它的好处在于,使用这个方法可以在不必传输全部内容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其中“关于该资源的信息”(元信息或称元数据)。POST
: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请求服务器进行处理(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本文中。这个请求可能会创建新的资源或修改现有资源,或二者皆有。PUT
:向指定资源位置上传其最新内容。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 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TRACE
: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OPTIONS
:这个方法可使服务器传回该资源所支持的所有HTTP
请求方法。用’*'来代替资源名称,向Web
服务器发送OPTIONS
请求,可以测试服务器功能是否正常运作。CONNECT
:HTTP/1.1
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通常用于SSL
加密服务器的链接(经由非加密的HTTP
代理服务器)。
⑦HTTP状态码
所有HTTP
响应的第一行都是状态行,依次是当前HTTP
版本号,3位数字组成的状态代码,以及描述状态的短语,彼此由空格分隔。
更多状态码:https://baike.baidu.com/item/HTTP%E7%8A%B6%E6%80%81%E7%A0%81/5053660?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