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起。元宇宙的热度还未彻底散去,ChatGPT已经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新风口。如果用一个概念来定义现在这样一个热点和风口频出的时代的话,我想,用产业互联网或许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对此,可能有人并不认同。因为单单从这些新的热点和风口的外在表现来看,它们之间与产业互联网并不存在太多联系,甚至连产业互联网的概念的边都沾不上。
然而,这丝毫不能抵消它们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并不能够阻挡它们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填充物」和外在表象的现实。当这些新的热点和风口不断地填满产业互联网的沟壑,特别是当它们逐渐地弥合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之间的鸿沟,曾经被人们看成是异想天开的产业互联网,或许终将会实现。
一
当那一天真正到来,人们所面临的将不再是传统而原始的产业,人们所感受到的将不再是与消费互联网完全一样的体验,而是一种全新的存在。这才是产业互联网真正要为我们展示的样子,这才是产业互联网真正给产业端和消费端所带来的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以往,当我们谈及产业互联网的时候,通常会将它看成是一种获取另外一种流量的方式和方法,以此来填补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缺憾。因为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玩家们更多地改变的是C端消费者,却并未改变B端产业端。在这种背景下,产业互联网开始担负起了改造B端的使命。
实践证明,仅仅只是将产业互联网定义成为一个以B端流量为主导的存在,非但无法打开产业互联网的想象,甚至还将会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里。欲要获得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正确认识,必然需要跳出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以新的模式来诠释它。
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正是这样一个阶段。
现在,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新技术对于产业端的深度而又彻底的改造。无论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好,还是以元宇宙为代表的虚实融合的技术也罢,它们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它们都是在用新的技术改造产业端,以此来重新激发起消费端的兴趣,从而让那些在互联网时代业已沉寂的流量,再一次活跃起来。
或许,这才是产业互联网的最真实的样子。
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并不仅仅只是依靠通过改造和赋能产业端,仅仅只是通过收割流量来盈利的,而是通过在赋能和改造产业端的基础上,再一次实现供求两端的平衡来盈利的。
二
乍一看,这样的产业互联网,似乎与以往的产业互联网,并无区别。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的。
仅仅只是通过赋能和改造产业端的方式,其实依然还是流量的思维,只不过玩家们将目标对象从C端转移到了B端而已。
说到底,玩家们依然还是要做平台和中心,依然还是要做第三方,依然还是需要依靠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我们看到的S2B模式,我们看到的是B2C的模式,几乎都是在这样一个逻辑之下诞生的。
尽管这样一种模式的确可以让玩家们获得一定的发展红利,甚至还能够玩家们延续它们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做法,但是,以B端的规模和体量来看,这样一种以流量的方式来诠释产业互联网的做法,必然是无法长久的,必然是缺乏想象空间的。
这就注定了以流量和规模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模式。跳出流量的思维,摒弃以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观念,才能真正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新阶段。
以ChatGPT、元宇宙为代表的新概念和风口的衍生和出现,其实,正在为我们诠释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这些玩家们不再以平台方和中心方的角色来定义自身,而是更多地将自身定义成为一个深入到产业之中的存在,甚至是产业的一份子。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玩家们不仅改变了那些它们原本需要改造的产业端,而且还改变了它们自己,最终实现的是一次自己与外部产业的全面而深入的融合。
经历了这样一种深度融合之后,我们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司空见惯的平台方、第三方,早已不复存在,曾经给我们提供那些传统的产品和服务的传统产业,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产业。
这样一个新的产业,不仅有产业互联网的玩家们的影子,而且还有传统产业的影子。但是,这样一个新的产业,的确是发生了彻底而又深度的改变的,并且在这样一种改变的基础上,再一次满足了C端用户的新需求,并且真正让供求两端的关系再一次达到了平衡的。
这个时候,产业互联网玩家们的盈利方式不再仅仅只是通过收割流量的方式来实现的,而是更多地通过新产业与新需求的再度平衡和桥接来实现的。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撮合和中介不再扮演主导和决定性的角色,而是开始更多地扮演从属性的角色。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的模式。
在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之下,产业上下游的对接和达成不再是需要第三方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产业端和消费端的高效沟通和频繁互动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以往的平台和中心将不再有存在的必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产业端到消费端的点对点的去中心化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由此,产业互联网的新时代,才算是真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