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留学基金委(CSC)申请在即,很多在读博士在关心申报的同时,也对联培经历能否有助于国内就业心中存疑,故此知识人网小编重点解答此问题。
之前,我们在“CSC联合培养-国内在读博士出国的绝佳选择”一文中谈了公派联合培养的优势,本文主要就联合培养博士经历对于国内就业有无优势这个话题,整理了知乎等网络论坛上同学们的答复,详细为大家解答。
A同学
每一个选择,都和自己的职业规划有关,先做好规划职业,再进行选择。
博士毕业主要有三条路:
1、高校搞科研。只要有可能,务必出去交流一年以上,而且在这一年做好社交工作,积累发文,出成果,充分利用联合协作的资源。很多高校的教职都要求至少一年的访学经历,方便更好的出科研成果,和外国实验室搞搞横向课题,实验合作,共同一作什么的,非常有意义,也是后续青年教师科研的主旋律。
2、政府走仕途。不仅不要长期交流,甚至说最好不要出国。除去一部分的大单位会对出国有要求,另外就是一种习惯,体制内的大部分基层领导并没有太国际化的视野,而年轻人又一腔热血,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出国部分的经历和观点,往往会成为被抨击的点,而且还可能被带高帽子。基层起步快,站好队,步步高升。基层没开好头,政治生命就提前结束了。
3、企业搞科研。喝过洋墨水,起薪都会高一些,再搞出些真东西,业内口碑上升较快,职业生涯一般有保证。但是吧,又有多少博士真的愿意去国内的企业搞科研呢?
B同学
1.简历上有出国联培经历,尤其是去国外名校联培,那么在与就业者对同一岗位竞争时更有优势,更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如果将来想进入高校就业,那么在读博期间有出国联培经历也是加分项,很多高校招聘时就明确要求应聘者有国外学习经历。
3.出国联培期间所遇到的人和事会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可以把好的管理模式应用到自己以后的工作中。
C同学
如果你出国联培1年及以上,现实的好处如下:
1、很多高校招聘都要求有海外经历,至少一年以上。
2、如果是在上海,出国交流一年,硕士以上学历可以落户。(具体政策有需求可以查一下,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一堆英国一年硕还那么多人读)。
可能的好处:
1.对于什么都不懂的招聘人员,觉得有海外经历的英语水平应该不错。
2.对于没出过国又向往的人,会对你产生钦佩之情。
3.有些企业的性质,决定他们更倾向于有海外经历的,比如国外人员打交道多的一些行业。
D同学
联合培养刚结束,总的来说,还是很愉快的一段时光。
1.目前各大单位(院校已将开始要求海外学历,研究院所,甚至事业单位)已经开始要求有海外经历,一般一年以上。这是一个硬门槛。
2.各种人才引进政策,几乎都要海外经历。
3.出国联培期间还是能增加一些知识和交际圈的,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思想。这些都是你的朋友(主要看你能不能相处好),就业时还是能为你提供很多信息的。
4.访学联培后,你会有很多微信群,人员情况(年龄,学历,背景)几乎和你同步,所以这些都会在你找工作时提供很多信息。
E同学
出国联培的好处如下:
1.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结交国外导师,可为以后项目申报提供条件。
2.获得出国经历,虽然教育部要求高校招聘不得以是否出国经历作为评价指标,但是员工招聘是由人评的,你懂的。
3.后续出国申请更为便利。
4.有这一次出国经历,可以进去更好的高校就职。
补充:
1.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会有不止一个导师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视野,接触更多的科研资源,也算是一种优势。很多学生在国外交流学习期间都能有所建树。这些学生通常在就业上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那些想在教育领域发展的学生。海外留学经历还是有积极影响的。
2.在博士学习阶段,导师往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这一点国外校友会有着深刻的体会。国内的导师往往更愿意带着学生一起做,导师往往处于更主导的地位。当然,这和国内科研项目的开展方式有很大关系。所以国内很多导师都会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他们会强调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他们会引领学生前进。
3.国内很多博士生毕业后,自主研究能力会比较弱,或者没有很强的自主研究能力,这也是很多博士生无法成功进入工业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同学,包括那些在读博期间成绩突出的同学,在离开导师团队后,往往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的成绩都是导师推动的。所以从培养自己独立科研能力的角度来说,选择联合培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压力会更大,但也能多带来一个创新空间。
总结:从国内就业形势看,不仅是高校,企事业单位招聘也往往更加青睐于海归或者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才。因此作为已经在国内读博的同学们,能够参与一次国家留学基金委(CSC)组织的联合培养项目,是一个提升自己能力,开拓视野,为自己未来学术资历增添亮点的绝佳机会,知识人网愿意为大家铺路搭桥,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