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信号抗噪声原理:
差分信号除了能很好地解决发送和接收参考点电位不同的问题外,差分信号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其抗干扰能力比单端信号更强。对于单端信号传输,外界对它的干扰噪声直接叠加在信号上,接收端直接检测输入的电压或电流,而不会考虑这个电压或电流的来源。接收器无法区分哪些是有用信号,哪些是噪声,因此,干扰很大时会严重影响信号的接收。在差分传输方式中,每一条传输线传输的都是单端信号,外界施加的干扰也会叠加在单端信号上,但是如果两条传输线上叠加的噪声近似一致,接收端差分检测后,绝大部分会抵消掉,因此大大地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考虑图8-8中的两种干扰情况。驱动器输出信号的电压是以本地参考点电位为基准的,如果由于其他信号的干扰引起驱动端参考点电位变化,相当于在两个单端信号上都叠加了一个噪声,此时两个单端信号变为
接收端在差分检测时得到的差分信号为
结果就像没有受到任何干扰一样,差分检测消除了这个参考点电位变化导致的噪声干扰。接受端参考点电位如果同时存在噪声,结果也只是导致接收端两个单端信号电平的整体同步上下波动,而且规律一致,差分检测同样能消除这种噪声。
如果有邻近信号同时对差分对的两个单端信号产生串扰,两个串扰噪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幅度大小稍有不同,差分检测时部分抵消掉。两条线上的噪声幅度越接近,噪声抵消越多,受影响就越小。
差分传输抗干扰原理在于差分检测时两个单端信号上噪声相互抵消。只要外界对差分对中两个单端信号的干扰基本一致,就不会影响差分信号的传输。因此,差分互连不一定非要使用平行走线形式。在有些情况下引脚间距较小的BGA下面使用耦合差分线的方式扇出可能有困难(和层叠有关),两条传输线在不同走线层单独扇出也是可接受的,关键是要控制两条传输线周围环境基本一致,并尽量减小其他信号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