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翻译推理
1.1 翻译规则之“前推后”
1.2 翻译规则之“逆否等价”
1.3 翻译规则之“后推前”
1.4 且和或
2、组合排列(代入法/排除法)
3、日常结论
4、逻辑论证
4.1 加强类
4.1.1 搭桥(论证力度最强)
4.1.2 补充论据
4.2 消弱类
4.2.1 否定论点 (论证力度最强)
4.2.2 拆桥
4.3 否定论据
5、真假推理
5.1 推导关系(特殊矛盾关系)
5.2 特殊的反对关系
关于“有的”的总结(重点):
1、翻译推理
特点:题目中出现明显的逻辑关键词,比如:如果......那么......
1.1 翻译规则之“前推后”
前推后的关键词:(以下只能进行前推后)
1.2 翻译规则之“逆否等价”
逆否等价(前推后,后推前):
除了只能进行前推后或者后推前的关系,都可适用(注意:若为“有的..有的..”,这种可能性的语句不能进行逆否)
例一:根据题意,需将逻辑关系一一列出来,然后进行对比
由题意可知这三种关系,上报 --> 开除 开除 --> 否决 不上报 --> 作弊
以上关系经过“逆否等价”可以得出,不作弊 --> 上报,即 不作弊 --> 上报 --> 开除 --> 否决
A选项:不否决 --> 作弊,根据“逆否等价”可知,可转换为 不作弊 --> 否决,符合题意
B选项:否决 --> 作弊 ,不符合题意
C选项:开除 --> 上报,违反“逆否等价”,不符合题意
D选项:作弊 --> 不开除,不符合题意
例二:根据题意可以推出,吸烟 --> 禁止,题目中明说他们不抽烟,即不吸烟,为否前;而否前不一定推出后边结论,所以为可能关系;选项A为肯定关系,应为可能关系,故选B
1.3 翻译规则之“后推前”
以下关系中,可以由后推前,即 来上课 --> 刘老师讲课
例:以下是等价关键词的条件的相关例子,皆可很好的使用反推
例: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才...”是属于后推前,而“只要/如果...就...”只能前推后,不能够后推前
1.4 且和或
例:依题意得,由于结论为证据不够有力,可以进行反推,故C选项符合题意
例二:根据题意,为“且”关系,需要进行否定,不仅推出的结论需要进行否定,"且"也需要改成"或",故选A
2、组合排列(代入法/排除法)
最常用的有"排除法"与"代入法":
例一:根据题意,这里使用了排除法,每看一句话就进行排除选项,故D选项符合题意
例二:这里进行画表格法,可以进行更好的筛选
3、日常结论
例:根据题意,选项ABD在文章中没有明确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选C
例二:根据题意,这里最容易出错的就属选项D,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给出,不要过渡脑补;选项A在第一句就明确提出,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故选A
例三:这题最忌讳的就是过渡的脑补,选项A在题目的最后一句有体现
4、逻辑论证
论点:表示论述者的主张观点,通常为陈述句,存在于开头或结尾
论据:用来支持或者证明"论点"材料的理由,为了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论证:通过运用"论据"来证明/反驳"论点"的方法,并展示了"论据"如何支撑"论点"
4.1 加强类
4.1.1 搭桥(论证力度最强)
特点:在论证与论点之间,进行建立联系的,都属于加强
以下第二点,虽然加强的效果不明显,但是在其之间建立了联系,故属于加强关系
例一:以下题目中,结论是“因此”后的句子,在此之前,需要与前面的信息进行建立联系
例二:根据题意,这里是往弓形足推向->双脚行走;而选项CD是运用了“只有...才...”,这个适用于后推前,故选项D符合题意
4.1.2 补充论据
例一:根据题意,需要为题目建立前提条件,选项A无中生有,题目没有提及,故选项C符合题意
例二:根据题意,这里的论点是“存在生命”,而提及到生命的只有选项D
4.2 消弱类
4.2.1 否定论点 (论证力度最强)
特点:与当前论点表示的意思相反
例:这题中,易错选项为D,D选项说的是现有药物,并没有明确否定维生素E的功效,所以不符,故选B
例二:选项AB都是不具有明确性的,具有很大的漏洞;而选项D明确指明了“只能是家族遗传”,而不是得了FTD就具有艺术天分,故选D
4.2.2 拆桥
例:题目中画线的句子,句子前后不具有可靠性以及依据性,所以从此进行反驳,即拆桥,故选C
例二:该题目中的陷阱就是需要判别当前需要拆桥中的主体,若讨论的主体不正确,那么就属于脱题;这里,选项BCD所讨论的主体都不正确,故选A
4.3 否定论据
例一:选项A为类比,其主体是恒河猴,而不是人类,具有类比性,论证力度相对较弱,其余选项都有明显的论证力度
例二:选项B属于加强项,选项C属于无关项,选项D也属于无关项,故选选项A
5、真假推理
做真假推理的题目时,最好先找是否存在“矛盾关系”,然后再找是否存在“反对关系”
例:
其中,已和丁说的话产生了“矛盾关系”,所以两者中存在一真一假
又因为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
那么,甲和丙说的是假话,可以推出,白球是被甲拿了,即 “-甲”,故选A
5.1 推导关系(特殊矛盾关系)
A->B 的矛盾(否定)关系为 A∩-B
示例:下雨 -> 不上班 矛盾关系为 下雨并且上班
他好 -> 我也好 矛盾关系为 他好并且我也不好
例一:这里进行了推导关系的否定,根据公式,故A选项符合题意;
其次,B选项有可能会被误选,B选项的意思是,若王芳没有当领队,则李明就不能当教练,明显不符合,故不选
例二:依题意得,甲和已存在矛盾关系,则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一假;又因为四人只有一人说错了,那么,已和丙二者所说都是正确的
即: -领导重视 -> 环境破坏 根据逆否等价得: -环境破坏 -> 领导重视
-资源枯竭 -> -环境破坏
由上可得,选项ABC皆不符合,故选D
例三:根据题意,可以推得
1.王选 2.王选 -> -张选 3.王选 -> 张选 4.王张选
由上可得,2和3互为矛盾关系,二至之间必有一真一假;又因为四句只有一句为真话,所以1和4肯定为假,故选D
5.2 特殊的反对关系
“所有”一词过于绝对,同时又存在否定与肯定的关系,所以两者论证必有一假
“有的”一词相对于上面就比较弱,表示可能的关系,所以必有一真
例:
(1)“有人考试没及格”与“有人考试及格了”互为反对关系,因为不是绝对性说辞,所以两者必有一真;
(2)又因为,三句中有一句话是正确的,所以,“班长考试没及格”这句为假,即“班长及格了”,那么第二句为真,则第一句为假;
(3)因为“有人考试没及格”为假,可以推测,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