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知识详解之:TCP连接原理详解

news2024/11/15 12:19:17

网络知识详解之:TCP连接原理详解

文章目录

  • 网络知识详解之:TCP连接原理详解
    • TCP连接
    • 三次握手
      • 一、准备工作
      • 二、一次握手
      • 三、二次握手
      • 四、三次握手
      • 为什么TCP客户端最后还要发送一次确认呢?
      • 为什么要3次握手?
      • 握手中的SYN超时重试
    • TCP协议缺陷
    • 四次挥手
      • 原理
      • 为什么客户端最后还要等待2MSL?
      • 为什么建立连接是三次握手,关闭连接确是四次挥手呢?
      • 如果已经建立了连接,但是客户端突然出现故障了怎么办?
    • TCP数据传输
      • 传输原理
      • 滑动窗口协议
    • TCP性能
      • TCP连接的握手时延
      • 延迟确认(ACK)
      • 慢启动
      • 拥塞避免
      • 超时重传和快速重传
    • 串行事务处理
    • 并行连接
    • 持久连接
    • 管道化连接

TCP连接

HTTP是上层应用层的网络传输协议,定义了网络传输中的通信格式,而实际的传输则由传输层的TCP/IP协议负责。HTTP 通信由 TCP/IP 承载的, TCP/IP 是全球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都在使用的一种常用的分组交换网络分层协议集。 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打开一条 TCP/IP 连接,连接到可能运行在世界任何地方的服务器应用程序。 一旦连接建立,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计算机之间交换的报文就永远不会丢失、 受损或失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次握手

TCP协议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能在两端准确连续的流动,可以想象两个建立起TCP通道的设备就如同接起了一根水管,数据就是水管中的水由一头流向另一头。然而TCP为了能让一个设备连接多根“水管”,让一个设备能同时与多个设备交互信息它必须要保证不同水管之间不会产生串联或相互影响

为了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分发,TCP用一种叫做TCB,也叫传输控制块的数据结构把发给不同设备的数据封装起来,我们可以把该结构看做是信封。一个TCB数据块包含了数据发送双方对应的socket信息以及拥有装载数据的缓冲区。

在两个设备要建立连接发送数据之前,双方都必须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分配内存建立起TCB数据块就是连接建立前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准备工作

最开始的时候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是处于CLOSED状态。主动打开连接的为客户端,被动打开连接的是服务器。

TCP服务器进程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B,时刻准备接受客户进程的连接请求,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ISTEN(监听)状态

二、一次握手

TCP客户进程也是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B,然后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这是报文首部中的同部位SYN=1,同时选择一个初始序列号 seq=x

此时,TCP客户端进程进入了 SYN-SENT(同步已发送状态)状态。TCP规定,SYN报文段(SYN=1的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需要消耗掉一个序号。

三、二次握手

TCP服务器收到请求报文后,如果同意连接,则发出确认报文。确认报文中应该 ACK=1,SYN=1,确认号是ack=x+1,同时也要为自己初始化一个序列号seq=y,此时,TCP服务器进程进入了SYN-RCVD(同步收到)状态。这个报文也不能携带数据,但是同样要消耗一个序号。

ACK为1表示确认号有效,为0表示报文中不包含确认信息  

四、三次握手

TCP客户进程收到确认后,还要向服务器给出确认。确认报文的ACK=1,ack=y+1,自己的序列号seq=x+1,此时,TCP连接建立,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已建立连接)状态。TCP规定,ACK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但是如果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号。

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此后双方就可以开始通信了。

注:tcp建立连接需要三次握手,SYN是发送标志位,ACK是确认标志位.

为什么TCP客户端最后还要发送一次确认呢?

主要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器,从而产生错误。

如果使用的是两次握手建立连接,假设有这样一种场景,客户端发送了第一个请求连接并且没有丢失,只是因为在网络结点中滞留的时间太长了,由于TCP的客户端迟迟没有收到确认报文,以为服务器没有收到,此时重新向服务器发送这条报文,此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经过两次握手完成连接,传输数据,然后关闭连接。此时此前滞留的那一次请求连接,网络通畅了到达了服务器,这个报文本该是失效的,但是,两次握手的机制将会让客户端和服务器再次建立连接,这将导致不必要的错误和资源的浪费。

如果采用的是三次握手,就算是那一次失效的报文传送过来了,服务端接受到了那条失效报文并且回复了确认报文,但是客户端不会再次发出确认。由于服务器收不到确认,就知道客户端并没有请求连接。

为什么要3次握手?

换个易于理解的视角来看为什么要3次握手。

客户端和服务端通信前要进行连接,3次握手的作用就是双方都能明确自己和对方的收、发能力是正常的。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网络包,服务端收到了。这样服务端就能得出结论:客户端的发送能力、服务端的接收能力是正常的。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发包,客户端收到了。这样客户端就能得出结论:服务端的接收、发送能力,客户端的接收、发送能力是正常的。

  • 从客户端的视角来看,我接到了服务端发送过来的响应数据包,说明服务端接收到了我在第一次握手时发送的网络包,并且成功发送了响应数据包,这就说明,服务端的接收、发送能力正常。
  • 而另一方面,我收到了服务端的响应数据包,说明我第一次发送的网络包成功到达服务端,这样,我自己的发送和接收能力也是正常的。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包,服务端收到了。这样服务端就能得出结论:客户端的接收、发送能力,服务端的发送、接收能力是正常的。 第一、二次握手后,服务端并不知道客户端的接收能力以及自己的发送能力是否正常。而在第三次握手时,服务端收到了客户端对第二次握手作的回应。从服务端的角度,我在第二次握手时的响应数据发送出去了,客户端接收到了。所以,我的发送能力是正常的。而客户端的接收能力也是正常的

因此,三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就是收发双方为了确认彼此是否可以正常通信而进行的。只有能够正常通信,才会后续发送请求报文。同时也是为了建立收发双发的确认号Ack和序号Seq的值,在后续的数据传输阶段,都是在彼此Ack和Seq值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这样做保证了TCP报文传输的连贯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次握手也是客户端和服务端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

经历了上面的三次握手过程,客户端和服务端都确认了自己的接收、发送能力是正常的。之后就可以正常通信了。

握手中的SYN超时重试

如果server端接到了clien发的SYN后回了SYN-ACK后client掉线了,server端没有收到client回来的ACK,那么,这个连接处于一个中间状态,即没成功,也没失败。于是,server端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的TCP会重发SYN-ACK。在Linux下,默认重试次数为5次,重试的间隔时间从1s开始每次都翻售,5次的重试时间间隔为1s, 2s, 4s, 8s, 16s,总共31s,第5次发出后还要等32s都知道第5次也超时了,所以,总共需要 1s + 2s + 4s+ 8s+ 16s + 32s = 2^6 -1 = 63s,TCP才会把断开这个连接。

TCP协议缺陷

DDOS又称为分布式拒绝服务,全称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本是利用合理的请求造成服务器资源过载,导致服务不可用。常见的DDOS攻击有SYN flood(SYN flood)、UDP flood、ICMP、flood等,其中SYN flood是一种最为经典的DDOS攻击。SYN flood如此猖獗是因为它利用了TCP协议设计中的缺陷,而TCP/IP协议是整个互联网的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想要修复这样的缺陷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SYN flood攻击原理:

  1. SYN flood在攻击时,首先伪造大量的源IP地址,分别向服务器端发送大量的SYN包
  2. 服务器端返回SYN/ACK包,因为源地址是伪造的,所以伪造的IP并不会应答
  3. 服务器端没有收到伪造IP的回应,会重试3~5次并且等待一个SYN Time(—般为30秒至2分钟),如果超时则丢弃这个连接
  4. 攻击者大量发送这种伪造源地址的SYN请求,服务器端将会消耗非常多的资源来处理这种半连接,同时还要不断地对这些IP进行SYN+ACK重试。
  5. 最后的结果是服务器无暇理睬正常的连接请求,导致拒绝服务。

四次挥手

原理

数据传输完毕后,双方都可释放连接。最开始的时候,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是处于established(表示连接已经建立)状态,然后客户端主动关闭,服务器被动关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客户端进程发出连接释放报文,并且停止发送数据。释放数据报文首部,FIN=1(FIN表示关闭连接,SYN表示建立连接),其序列号为seq=u(等于前面已经传送过来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加1),此时,客户端进入FIN-WAIT-1(终止等待1)状态。 TCP规定,FIN报文段即使不携带数据,也要消耗一个序号。

  2. 服务器收到连接释放报文,发出确认报文,ACK=1,ack=u+1(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并且带上自己的序列号seq=v,此时,服务端就进入了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TCP服务器通知高层的应用进程,客户端向服务器的方向就释放了,这时候处于半关闭状态,即客户端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但是服务器若发送数据,客户端依然要接受。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整个CLOSE-WAIT状态持续的时间。

  3.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确认请求后,此时,客户端就进入FIN-WAIT-2(终止等待2)状态,等待服务器发送连接释放报文(在这之前还需要接受服务器发送的最后的数据)。

  4. 服务器将最后的数据发送完毕后,就向客户端发送连接释放报文,FIN=1,ack=u+1,由于在半关闭状态,服务器很可能又发送了一些数据,假定此时的序列号为seq=w,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5.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连接释放报文后,必须发出确认,ACK=1,ack=w+1,而自己的序列号是seq=u+1,此时,客户端就进入了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注意此时TCP连接还没有释放,必须经过2*MSL(最长报文段寿命)的时间后,当客户端撤销相应的TCB后,才进入CLOSED状态。

  6. 服务器只要收到了客户端发出的确认,立即进入CLOSED状态。同样,撤销TCB后,就结束了这次的TCP连接。可以看到,服务器结束TCP连接的时间要比客户端早一些。

    FIN_WAIT_1和FIN_WAIT_2状态的真正含义都是表示等待对方的FIN报文。而这两种状态的区别是:FIN_WAIT_1状态实际上是当SOCKET在ESTABLISHED状态时,它想主动关闭连接,向对方发送了FIN报文,此时该SOCKET即进入到FIN_WAIT_1状态。而当对方回应ACK报文后,则进入到FIN_WAIT_2状态

总结

  1. TCP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
  2. 服务器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和SYN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
  3. 服务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
  4. 客户端发回ACK报文确认,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序号加1。

为什么客户端最后还要等待2MSL?

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TCP允许不同的实现可以设置不同的MSL值。

去向ACK消息最大存活时间(MSL) + 来向FIN消息的最大存活时间(MSL)。这恰恰就是**2MSL( Maximum Segment Life)。

第一,保证客户端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能够到达服务器,因为这个ACK报文可能丢失,站在服务器的角度看来,我已经发送了FIN+ACK报文请求断开了,客户端还没有给我回应,应该是我发送的请求断开报文它没有收到,于是服务器又会重新发送一次,而客户端就能在这个2MSL时间段内收到这个重传的报文,接着给出回应报文,并且会重启2MSL计时器。

第二,等待2MSL时间,客户端就可以放心地释放TCP占用的资源、端口号。如果不等,释放的端口可能会重连刚断开的服务器端口,这样依然存活在网络里的老的TCP报文可能与新TCP连接报文冲突,造成数据冲突,为避免此种情况,需要耐心等待网络老的TCP连接的活跃报文全部死翘翘,2MSL时间可以满足这个需求(尽管非常保守)!

为什么建立连接是三次握手,关闭连接确是四次挥手呢?

建立连接的时候, 服务器在LISTEN状态下,收到建立连接请求的SYN报文后,把ACK和SYN放在一个报文里发送给客户端。

关闭连接时,服务器收到对方的FIN报文时,仅仅表示对方不再发送数据了但是还能接收数据,而自己也未必已经将全部数据都发送给对方了,所以己方可以立即关闭,也可以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同意现在关闭连接,因此,己方ACK和FIN一般都会分开发送,从而导致多了一次

如果已经建立了连接,但是客户端突然出现故障了怎么办?

TCP还设有一个保活计时器,显然,客户端如果出现故障,服务器不能一直等下去,白白浪费资源。服务器每收到一次客户端的请求后都会重新复位这个计时器,时间通常是设置为2小时,若两小时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任何数据,服务器就会发送一个探测报文段,以后每隔75秒发送一次。若一连发送10个探测报文仍然没反应,服务器就认为客户端出了故障,接着就关闭连接。

TCP数据传输

传输原理

TCP通过 “ 发送 — 应答 (ACK确认)”来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它是端到端传输的。

TCP传输是分段的,一个HTTP响应报文会被操作系统切成多个MSS(Maximum Segment Size)大小的段,直到接收端接受到完整的报文为止。 在此过程中,报文分段按照顺序进行发送,每个报文段在发送时,会做顺序编号,以便能够完整正确地组装。

MSS:Maximum Segment Size 最大报文段长度,是TCP协议的一个选项,用于在TCP连接建立时,收发双方协商通信时每一个报文段所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长度(不包括文段头)。如果MSS选项数据为512,则表示该报文段的发送方可以处理的最大报文段长度为512字节(不包括TCP与IP协议头长度)。主机一般默认MSS为536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端口号

表示同一个计算机上的不同进程

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都是占用了两个字节

TCP的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预计IP报文中的源IP和目标IP确认一条唯一的TCP连接

序号

Seq,4个字节

确认序号

Ack,占四个字节

控制位

URG、ACK、PSH、RST、SYN、FIN

TCP 的数据是通过名为 IP 分组( 或 IP 数据报) 的小数据块来发送的。HTTP就是“HTTP over TCP over IP” 这个“协议栈” 中的最顶层了。 其安全版本 HTTPS就是在 HTTP 和 TCP 之间插入了一个( 称为 TLS 或 SSL的) 密码加密层。

HTTP 要传送一条报文时, 会以流的形式将报文数据的内容通过一条打开的TCP 连接按序传输。 TCP 收到数据流之后, 会将数据流砍成被称作段的小数据块, 并将段封装在 IP 分组中, 通过因特网进行传输。 所有这些工作都是由TCP/IP 软件来处理的, HTTP 程序员什么都看不到

每个 TCP 段都是由 IP 分组承载, 从一个 IP 地址发送到另一个 IP 地址的。 每个 IP分组中都包括:

  • 一个 IP 分组首部(通常为 20 字节)
  • 一个 TCP 段首部(通常为 20 字节)
  • 一个 TCP 数据块(0 个或多个字节)

IP 首部包含源和目的 IP 地址、 长度和其他一些标记。 TCP 段的首部包含了TCP端口号、 TCP 控制标记, 以及用于数据排序和完整性检查的一些数字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 连接是通过 4 个值来识别的:
< 源 IP 地址、 源端口号、 目的 IP 地址、 目的端口号 >

这 4 个值一起唯一地定义了一条连接。 两条不同的 TCP 连接不能在同一时刻拥有 4 个完全相同的地址组件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些连接共享了相同的目的端口号(C 和 D 都使用目的端口号 80)。 有些连接使用了相同的源 IP 地址(B 和 C)。 有些使用了相同的目的 IP 地址(A 和 B,C和 D)。 但没有两个不同连接所有的 4 个值都一样。

滑动窗口协议

将TCP与UDP这样的简单传输协议区分开来的两种协议不同的传输数据的质量。TCP对于发送数据进行跟踪,这种数据管理需要协议有以下两大关键功能:

  • 可靠性: 保证数据确实到达目的地。如果未到达,能够发现并重传。
  • 数据流控: 管理数据的发送速率,以使接收设备不致于过载

要完成这些任务,整个协议操作是围绕滑动窗口确认机制来进行的。因此,理解了滑动窗口,也就是理解了TCP。

在我们滑动窗口协议之前,我们如何来保证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每个包都能被收到,并且是按次序的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

吞吐量非常的低。我们发完包1,一定要等确认包1,我们才能发送第二个包。

那么我们就不能先连发几个包等他一起确认吗?这样的话速度更快,吞吐量更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

如果过多的源同时以很快的速度发送大量的数据包,而此时接收方并没有如此高的接收数据的能力,因此极易导致网络的拥塞。

滑动窗口协议(Sliding Window Protocol)

该协议是 TCP协议 的一种应用,用于网络数据传输时的流量控制,以避免拥塞的发生。**该协议允许发送方在停止并等待确认前发送多个数据分组。**由于发送方不必每发一个分组就停下来等待确认。因此该协议可以加速数据的传输,提高网络吞吐量。滑动窗口算法其实和这个是一样的,只是用的地方场景不一样。

如果我们在任一时间点对于这一过程做一个“快照”,那么我们可以将TCP buffer中的数据分为以下四类,并把它们看作一个时间轴:

  1. 已发送已确认 数据流中最早的字节已经发送并得到确认。这些数据是站在发送设备的角度来看的。
  2. 已发送但尚未确认 已发送但尚未得到确认的字节。发送方在确认之前,不认为这些数据已经被处理。
  3. 未发送而接收方已Ready 设备尚未将数据发出,但接收方根据最近一次关于发送方一次要发送多少字节确认自己有足够空间。发送方会立即尝试发送。
  4. 未发送而接收方Not Ready 由于接收方not ready,还不允许将这部分数据发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明

  • 灰色1号2号3号包已经发送完毕,并且已经收到Ack。这些包就已经是过去式。
  • 4、5、6号包是黄色的,表示已经发送了。但是并没有收到对方的Ack,所以也不知道接收方有没有收到。
  • 7、8、9号包是淡蓝色的。是我们还没有发送的。这些淡蓝色也就是我们接下来马上要发送的包。
  • 后面的10-15还没有被读进内存。要等4号-9号包有接下来的动作后,我们的包才会继续往下发送。

正常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4号包对方已经被接收到,所以被涂成了灰色。“窗口”就往右移一格。我们就把11号包读进了我们的缓存。进入了“待发送”的状态。8、9号包已经变成了黄色,表示已经发送出去了。接下来的操作就是一样的了,确认包后,窗口往后移继续将未发送的包读进缓存,把“待发送“状态的包变为”已发送“。

丢包情况

有可能我们包(5-11)发过去,对方的Ack丢了。也有可能我们的包并没有发送过去。从发送方角度看就是我们没有收到Ac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生的情况:一直在等Ack。如果一直等不到的话,我们也会把读进缓存的待发送的包也一起发过去。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的窗口已经发满了。所以并不能把12号包读进来,而是始终在等待5号包的Ack。

问题

如果我们这个Ack始终不来怎么办呢?

超时重发/重传

原理是在发送某一个数据以后就开启一个计时器,在一定时间内如果没有得到发送的数据报的ACK报文,那么就重新发送数据,直到发送成功为止。

影响超时重传机制协议效率的一个关键参数是重传超时时间(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RTO的值被设置过大过小都会对协议造成不利影响。

  • RTO设长了,重发就慢,没有效率,性能差。
  • RTO设短了,重发的就快,会增加网络拥塞,导致更多的超时,更多的超时导致更多的重发。
  • 连接往返时间(RTT,Round Trip Time),指发送端从发送TCP包开始到接收它的立即响应所消耗的时间。

在 Unix 以及 Windows 系统中,最初其重发超时的默认值一般设置为6秒(重发时间必须是0.5秒的倍数)左右。数据被重发之后若还是收不到确认应答,则进行再次发送。此时,等待确认应答的时间将会以2倍、4倍的指数函数延长。

此外,数据也不会被无限、反复地重发。达到一定重发次数之后,如果仍没有任何确认应答返回,就会判断为网络或对端主机发生了异常,强制关闭连接,并且通知应用通信异常强行终止。

TCP性能

HTTP 紧挨着 TCP, 位于其上层, 所以 HTTP 事务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底层TCP 通道的性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 事务的时延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

  1. 通过 DNS 解析系统将 URI 中的主机名转换成一个 IP地址要花费对应的时间
  2. 每条新的 TCP 连接都会有连接建立时延,但如果有数百个 HTTP 事务的话, 这个时间消耗值会快速地叠加上去。
  3. 网络传输请求报文及服务器处理请求报文都需要时间
  4. Web 服务器会回送 HTTP 响应的花费时间

这些网络时延的大小取决于硬件速度、 网络和服务器的负载, 请求和响应报文的尺寸, 以及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距离。 TCP 协议的技术复杂性也会对时延产生巨大的影响

性能聚焦区域

  • TCP 连接建立握手;
  • TCP 慢启动拥塞控制;
  • TCP 延迟确认算法;
  • Nagle 算法;

TCP连接的握手时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 连接握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请求新的 TCP 连接时, 客户端要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小的 TCP 分组(通常是 40 ~60 个字节)。 这个分组中设置了一个特殊的 SYN 标记, 说明这是一个连接请求。
  2. 如果服务器接受了连接, 就会对一些连接参数进行计算, 并向客户端回送一个TCP 分组, 这个分组中的 SYN 和 ACK 标记都被置位, 说明连接请求已被接受
  3. 客户端向服务器回送一条确认信息, 通知它连接已成功建立。现在的 TCP栈都允许客户端在这个确认分组中发送数据。

延迟确认(ACK)

由于网络自身无法确保可靠的分组传输( 如果网络设备超负荷的话, 可以随意丢弃分组), 所以 TCP 实现了自己的确认机制来确保数据的成功传输。每个 TCP 段都有一个序列号和数据完整性校验和服务端收到完好的TCP段时,都会向发送者回送小的确认报文。 如果发送者没有在指定的窗口时间内收到确认信息, 发送者就认为分组已损毁或丢失, 并重发数据。

由于确认报文很小, 所以 TCP 允许在发往相同方向的输出数据分组中对其进行“捎带”。 TCP 将返回的确认信息与输出的数据分组结合在一起, 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网络。 为了增加确认报文找到同向传输数据分组的可能性, 很多 TCP栈都实现了一种“延迟确认” 算法。 延迟确认算法会在一个特定的窗口时间( 通常是 100 ~ 200 毫秒) 内将输出确认存放在缓冲区中, 以寻找能够捎带它的输出数据分组。 如果在那个时间段内没有输出数据分组, 就将确认信息放在单独的分组中传送。

但是当希望有相反方向回传分组的时候, 偏偏没有那么多。 通常, 延迟确认算法会引入相当大的时延。

慢启动

慢启动算法思路

主机开发发送数据报时,如果立即将大量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可能会出现网络的拥塞。慢启动算法就是在主机刚开始发送数据报的时候先探测一下网络的状况,如果网络状况良好,发送方每发送一次文段都能正确的接受确认报文段。那么就从小到大的增加拥塞窗口的大小,即增加发送窗口的大小, 用于防止因特网的突然过载和拥塞。

TCP 慢启动限制了一个 TCP 端点在任意时刻可以传输的分组数。 简单来说, 每成功接收一个分组, 发送端就有了发送另外两个分组的权限。 如果某个HTTP 事务有大量数据要发送, 是不能一次将所有分组都发送出去的。 必须发送一个分组, 等待确认; 然后可以发送两个分组, 每个分组都必须被确认,这样就可以发送四个分组了,以此类推。 这种方式被称为慢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拥塞避免

由于上述慢启动方法中,拥塞窗口的扩大方式采用指数型扩大,因此在窗口大到一定程度后(达到慢启动门限ssthresh),减慢增加的速度,转成线性扩大窗口的方式,也就是每次收到新的 ACK 没有丢包的话只比上次窗口增大 1。整个过程看起来就像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超时重传和快速重传

随着窗口进一步缓慢增加,终于有一天,网络还是遇到了丢包的情况,我们就会假定这是拥塞造成的。这个时候会进行超时重传或者快速重传

  • 超时重传:往往拥塞情况严重,采取策略也会更激进一些,会直接将 ssthresh 设置为重传发生时窗口大小的一半,而窗口大小直接重置为 0,再进入慢启动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快速重传: 如果我们连续 3 次收到同样序号的 ACK,包还能回传,说明这个时候可能只是碰到了部分丢包,网络阻塞还没有很严重,此时就会采用柔和一点的策略,也就是快速重传策略。我们会先把拥塞窗口变成原来的一半,ssthresh 也就设置成当前的窗口大小,然后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有些实现也会把拥塞窗口直接设置为 ssthresh+3,本质上区别不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串行事务处理

如果只对连接进行简单的管理, TCP 的性能时延可能会叠加起来。 比如, 假设有一 个包含了 3 个嵌入图片的 Web 页面。 浏览器需要发起 4 个 HTTP 事务来显示此页面:1 个用于顶层的 HTML 页面, 3 个用于嵌入的图片。 如果每个事务都需要(串行地建立) 一条新的连接, 那么连接时延和慢启动时延就会叠加起来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除了串行加载引入的实际时延之外, 加载一幅图片时, 页面上其他地方都没有动静也会让人觉得速度很慢。 用户更希望能够同时加载多幅图片。

串行加载的另一个缺点是, 有些浏览器在对象加载完毕之前无法获知对象的尺寸,而且它们可能需要尺寸信息来决定将对象放在屏幕的什么位置上, 所以在加载了足够多的对象之前, 无法在屏幕上显示任何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 可能浏览器串行装载对象的进度很正常, 但用户面对的却是一个空白的屏幕, 对装载的进度一无所知。

还有几种现存和新兴的方法可以提高 HTTP 的连接性能:

  • 并行连接

    通过多条 TCP 连接发起并发的 HTTP 请求

  • 持久连接

    重用 TCP 连接, 以消除连接及关闭时延

  • 管道化连接

    通过共享的 TCP 连接发起并发的 HTTP 请求

并行连接

如前所述, 浏览器可以先完整地请求原始的 HTML 页面, 然后请求第一个嵌入对象, 然后请求第二个嵌入对象等, 以这种简单的方式对每个嵌入式对象进行串行处理。 但这样实在是太慢了!

HTTP 允许客户端(浏览器)打开多条TCP连接, 并行地执行多个 HTTP 事务(每个TCP连接处理一个HTTP事务)。 在这个例子中, 并行加载了四幅嵌入式图片, 每个事务都有自己的 TCP 连接。 页面上的每个组件都包含一个独立的HTTP 事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并行连接不一定更快

打开大量连接会消耗很多内存资源, 从而引发自身的性能问题。 复杂的 Web页面可能会有数十或数百个内嵌对象。 客户端可能可以打开数百个连接, 但 Web服务器通常要同时处理很多其他用户的请求, 所以很少有 Web 服务器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百个用户同时发出申请, 每个用户打开 100 个连接, 服务器就要负责处理10 000 个连接。 这会造成服务器性能的严重下降。 对高负荷的代理来说也同样如此。

实际上, 浏览器确实使用了并行连接, 但它们会将向同一个域名请求的并行连接的总数限制为一个较小的值。

浏览器同域名请求的最大并发数限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持久连接

Web 客户端经常会打开到同一个站点的连接。 比如, 一个 Web 页面上的大部分内嵌图片通常都来自同一个 Web 站点, 而且相当一部分指向其他对象的超链通常都指向同一个站点。 因此, 初始化了对某服务器 HTTP 请求的应用程序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对那台服务器发起更多的请求(比如, 获取在线图片)。这种性质被称为站点局部性(site locality)。

HTTP/1.1(以及 HTTP/1.0 的各种增强版本) 允许 HTTP 设备在事务处理结束之后将 TCP 连接保持在打开状态, 以便为未来的 HTTP 请求重用现存的连接。在事务处理结束之后仍然保持在打开状态的 TCP 连接被称为持久连接。 非持久连接会在每个事务结束之后关闭。 持久连接会在不同事务之间保持打开状态,直到客户端或服务器决定将其关闭为止。

重用已对目标服务器打开的空闲持久连接, 就可以避开缓慢的连接建立阶段。而且,已经打开的连接还可以避免慢启动的拥塞适应阶段, 以便更快速地进行数据的传输。

Connection: Keep-Aliv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持久连接中,每一个HTTP请求都是串行的。每个请求的发送都必须等待上一个请求的响应。

管道化连接

HTTP/1.1 允许在持久连接上使用管道化(pipeline)技术。 这是相对于 keepalive 连接的又一性能优化。

在响应到达之前, 可以将多条请求放入队列。 当第一条请求通过网络流向另一端的服务器时, 第二条和第三条请求也可以开始发送了。 在高时延网络条件下, 这样做可以降低网络的环回时间, 提高性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管道化连接有几条限制

  • 必须按照与请求相同的顺序回送 HTTP 响应(如果顺序发送了请求1/2/3,那么无论服务器处理哪个请求更快,相应的时候必须按照请求的顺序响应)。 HTTP 报文中没有序列号标签, 因此如果收到的响应失序了, 就没办法将其与请求匹配起来了。此时容易引起一个问题:头部阻塞。
  • HTTP 客户端必须做好连接会在任意时刻关闭的准备。 如果客户端打开了一条持久连接, 并立即发出了 10 条请求,服务器可能在只处理了5 条请求之后关闭连接,剩下的 5 条请求会失败,客户端必须能够应对这些过早关闭连接的情况, 重新发出这些请求。
  • 只有幂等的请求能够被管线化。HTTP 客户端不应该用管道化的方式发送会产生副作用的请求(比如 POST)。 由于无法安全地重试 POST 这样的非幂等请求, 所以出错时, 就存在某些方法永远不会被执行的风险。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85117.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HECS 安装mqtt

下载(hecs &#xff0c;centos8的样子&#xff0c;对mosquitto 版本高了安装不了)wget https://mosquitto.org/files/source/mosquitto-1.5.9.tar.gztar -zxvf mosquitto-1.5.9.tar.gz安装前置工具yum install gcc-cyum install cmakeyum install openssl-devel编译cd mosquitt…

Vue项目启动后跳转到制定路由页面

前言 今天把自己的项目布局完成了&#xff0c;但是想在项目启动的时候默认跳转到登录页面。 这其实需要借助路由实现跳转 开始编写之前&#xff0c;大家可以看下我的布局&#xff1a; 安装并使用路由 关于如何安装并使用路由&#xff0c;可以参考&#xff1a;Vue安装并使用路…

LeetCode_单周赛_330

6337. 统计桌面上的不同数字 代码 后面出现的数字都是小于 n 的。 n 1 时&#xff0c;答案是 1。 n > 1时&#xff1a; 第一天&#xff0c;n % (n - 1) 1&#xff0c;n - 1会被加入第二天&#xff0c;(n - 1) % (n - 2) 1&#xff0c;n - 2 被加入 递推&#xff0c;一…

Java 8 Optional 介绍

1. 前言 空指针确实会产生很多问题&#xff0c;我们经常遇到空的引用&#xff0c;然后又想从这个空的引用上去获取其他的值&#xff0c;接着理所当然的碰到了 NullPointException。这是你可能会想&#xff0c;这报错很好处理&#xff0c;然后你看了眼报错行数&#xff0c;对比了…

聚合函数学习

文章目录聚合函数介绍理解类型语法AVG和SUMMIN和MAX函数COUNT函数GROUP BY基本使用使用多个列分组GROUP BY中使用WITH ROLLUPHAVING基本使用WHERE和HAVING的对比SELECT执行顺序查询结构SELECT执行顺序SQL 的执行原理聚合函数介绍 理解 聚合&#xff08;或聚集、分组&#xff…

java集合类-Map

Map-增强的Map集合 Map用于保存具有映射关系的数据&#xff0c;因此Map集合里保存着两组值&#xff0c;一组值用于保存Map里的key&#xff0c;另外一组值用于保存Map里的value&#xff0c;key和value都可以是任何引用类型的数据。Map的key不允许重复&#xff0c;即同一个Map对象…

【Linux】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原理

今天在书中找到了比较详细的解释&#xff0c;记录一下 三次握手 在可以使用TCP链路之前&#xff0c;必须在客户端和主机之间显式建立连接。如上所述&#xff0c;在主动&#xff08;active&#xff09;和被动&#xff08;passive&#xff09;连接的建立方式是有区别的。 内核…

生鲜巨变: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分道扬镳”?

此前&#xff0c;在疫情影响下&#xff0c;人们出门购物频次减少&#xff0c;传统买菜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此背景下&#xff0c;既能够解决人们买菜难题又能够减少人与人接触的生鲜电商&#xff0c;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而随着大量用户涌入其中&#xff0c;整个生鲜…

【GD32F427开发板试用】硬件IIC读取SHT40温湿度传感器

本篇文章来自极术社区与兆易创新组织的GD32F427开发板评测活动&#xff0c;更多开发板试用活动请关注极术社区网站。作者&#xff1a;烟花易冷 介绍 很荣幸又能再次的参加技术社区的开发板试用活动&#xff0c;此次参加用的是GD32F427系列的芯片&#xff0c;该芯片相较于GDF31…

OpenPPL PPQ量化:原理与实践

目录 量化原理 为什么需要量化&#xff1f; 量化粒度 框架综述 算子划分 量化中的图融合操作 量化实践&#xff1a;以pytorch mobilenet v2 模型为例 源码阅读 torch模型和onnx量化过程中的区别 后记 量化原理 为什么需要量化&#xff1f; 1、减少内存带宽和存储空…

C++Morris遍历

一、关于Morris算法 简介 Morris算法是针对二叉树实现的一个遍历算法&#xff0c;它是一种空间复杂度为O(1)的遍历算法 通常情况下使用迭代或递归的方式遍历二叉树的空间开销都是O(N)级别的&#xff0c;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做到O(logn)级别&#xff0c;而Morris算法通过更改…

Windows Kerberos客户端配置并访问CDH

安装 Kerberos 客户端 配置 hosts 1、配置集群 hosts 到 Windows&#xff08;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xff09;&#xff1b; 2、调整windows环境变量&#xff0c;将系统环境变量 PATH 中的 C:\Program Files\MIT\Kerberos\bin 放置在最前边&#xff0c;建…

目标跟踪心得篇五:MOT数据集标注、DarkLabel不能自动跟踪解决方案

跟踪方向的标注成本非常很大的 ,那么我们如何尽可能一次性弄好呢? 所选标注工具:DarkLabel DarkLabel是一个轻量的视频标注软件,尤其做MOT任务非常友好,其标注可以通过脚本转化为标准的目标检测数据集格式、ReID数据集格式和MOT数据集格式。 使用之前: darklabel.yml:保…

Python国际化学习教程

很幸运python提供了中文等其他语言的教程&#xff01; 这里以13.11.1为例 Python 是一门易于学习、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它提供了高效的高级数据结构&#xff0c;还能简单有效地面向对象编程。Python 优雅的语法和动态类型以及解释型语言的本质&#xff0c;使它成为多数平台上写…

nacos的本地配置与启动步骤及NoDataSourceset问题解决

文章前提是本地机器已经安装好了mysql&#xff0c;配置好了mysql与Java环境变量。 首先在网络上找到一个nacos-server包。我本想上传自己的包&#xff0c;但是总是提示资源已经存在&#xff0c;那么可以自行搜索下。 解压开后是个.gz的文件&#xff0c;可以用windows自带的Win…

Golang Profiling - pprof 使用

Golang Profiling - pprof 使用 在编写大型应用程序&#xff0c;处理复杂业务与逻辑时&#xff0c;开发者经常面临系统内存泄漏问题。查找代码是否有效运行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检查内存堆、CPU、磁盘的使用情况。 要在运行时检查Go应用程序的CPU和内存使用情况以及其他配置文件&…

LeetCode | 704. 二分查找

题&#xff1a;力扣 704. 二分查找 给定一个 n 个元素有序的&#xff08;升序&#xff09;整型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 &#xff0c; 写一个函数搜索 nums 中的 target&#xff0c;如果目标值存在返回下标&#xff0c;否则返回 -1。示例 1:输入: nums [-1,0,3,5,9,1…

Lua 调试(Debug)

Lua 调试(Debug) 参考至菜鸟教程。 Lua 提供了 debug 库用于提供创建我们自定义调试器的功能。Lua 本身并未有内置的调试器&#xff0c;但很多开发者共享了他们的 Lua 调试器代码。 Lua 中 debug 库包含以下函数&#xff1a; 序号方法 & 用途1.debug():进入一个用户交互模…

2022年前端React杂记

以下记录的是&#xff0c;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学习笔记&#xff0c;这篇笔记是自己学习的学习大杂烩&#xff0c;主要用于记录&#xff0c;方便查找1、学习概述React 是当下最火的前端三大框架之一。之前一直没有时间来学习&#xff0c;国庆得空来快速消掉这一块的盲点。学习react…

python 字典 小白笔记

字典反映的是一种映射关系。1.定义用花括号括起来&#xff0c;每个元素包括键值对&#xff0c;键必须是可以用哈希值计算的对象&#xff0c;通常是数字或者字符串。值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对象。键和值之间用“&#xff1a;”分割。zidian{jian:zhi,jian1:zhi,}2.查找字典可以用键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