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Binder 是干嘛的?
- Binder 的意义
- binder 的通信架构
- 如何启动 binder 机制
- binder 通信
- binder 驱动的分层架构图
-
需要了解的知识
- binder 是干嘛的
- binder 的存在意义是怎样的
- Android 为什么选择 binder 作为主要的 ipc 通信机制?
- binder 的架构
Binder 是干嘛的?
简单来说,Binder 就是用来Client 端和 Server 端通信的。并且 Client 端和 Server 端 可以在一个进程也可以不在同一个进程,Client 可以向 Server 端发起远程调用,也可以向Server传输数据(当作函数参数来传),并且不用关心对方在哪个进程。
- 设计夸进程通信所关注的点有哪些
如果使用 Linux 提供的夸进程通信方式来看,流程如上图,Client 端通过函数传参序列化成 buffer,然后通过 Linux提供的如 Socket ,管道,等通信方式进行传输,然后到 Server端进行解析。
像早期的电话总机接线员,我们想打个电话,先打到总机告诉接线员我要打到哪里,接线员再把电话转接过去,这样的方式即麻烦,采用人工的方式,效率慢,还需要先接收再转接,还不安全。理想的跨进城通信方式要保证 性能好、使用方便、安全 等需求,binder 和其他方式对比就满足了这些要求。
Binder 的意义
- Binder 并不是 Linux 提供的跨进程机制,它是跑在驱动层的跨进程方式,它是数据内核太,并没有使用 Linux 的跨进程通信方式(socket,pipe,共享内存…)。
- 性能:Linux 提供的socket、pipe 是需要内核来做中转,相当于两次数据拷贝,一次是从应用层拷贝到内核,一次是从内核拷贝到应用层。Binder 是有开辟一块物理内存,同时影射到内存和用户空间,所以当你把数据拷贝到内核空间时也就相当于拷贝到了应用空间了。
- 方便易用:逻辑简单直接,不容易出问题,共享内存虽然性能很好,但是用起来比较复杂,没有 binder 好用。
- 安全:普通的 Linux 的跨进程通信方式并不是很安全,比如 socket 它的 ip 地址都是开放的,只要知道 ip 就可以去连接访问了。主要我们拿不到调用方可靠的信息,可靠的信息只能在IPC内核态的时候添加好,不能让调用方自己添加。
binder 的通信架构
上图是展示的系统服务的 binder 通信,因为只有系统服务才能注册到 ServiceManager 中,应用的服务是无法注册到 ServiceManager 中的,通过不了权限验证。Client 是应用进程,Server 是系统服务(可能跑在 SystemServer 进程,也可能是单独进程)ServiceManager是一个单独的进程。无论是 Client 还是 Server 还是 ServiceManager,第一步都是需要先启动 binder 机制。
如何启动 binder 机制
之前有写过 binder 机制 的启动,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打开 binder 驱动
2. 内存映射,分配缓冲区
3. 启动 binder 线程
binder 启动流程
binder 通信
从ServiceManager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启动和准备,最后会进入 loop 循环等待Client 和 server 端的消息。具体逻辑可以查看ServiceManager 的作用、启动流程和工作原理。
上图 Server 端一般是系统服务,Client 一般是应用服务,所以一般显示 Server 先和 ServiceManager 交互,系统服务是如何注册到 ServiceManager 中的可以查看 怎样添加一个Android的系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