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维导图:
1.结构体类型的基础知识
1.1结构体的声明
1.2特殊的声明
2.结构的自引用
3.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4.结构体内存对齐
4.1如何计算
4.2如何修改内对齐数
5.结构体传参
写在最后:
思维导图:
1.结构体类型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结构体?
结构体是一些值的集合,这些值称为成员变量,
结构体的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变量。
1.1结构体的声明
结构体需要声明后才能使用。
例:
struct Stu//这就是一个结构体声明
{
char name[10];
int age;
};
1.2特殊的声明
例:
//匿名结构体类型
struct //声明时不写结构体名字
{
char name[10];
int age;
}x;//这种结构体只能使用一次
2.结构的自引用
结构体是可以自己引用自己的。
例:
typedef struct Node//typedef将struct Node重命名为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int main()
{
Node s1;
Node s2;
s1.next = &s2;
return 0;
}
3.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想要使用结构体,就需要创建结构体变量。
例:
struct Stu
{
char name[10];
int age;
};
int main()
{
struct Stu s1;//创建结构体变量s1
//这个是局部变量
return 0;
}
结构体也可以创建全局变量:
例:
struct Stu
{
char name[10];
int age;
}s1, s2;//创建结构体全局变量s1和s2
int main()
{
return 0;
}
4.结构体内存对齐
结构体的内存对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结构体内存对齐,我们能够计算出结构体的大小。
4.1如何计算
例:
#include <stdio.h>
struct S1
{
char c1;
int i;
char c2;
};
struct S2
{
char c1;
char c2;
int i;
};
int main()
{
printf("%d\n", sizeof(struct S1));
printf("%d\n", sizeof(struct S2));
return 0;
}
输出:
输出:
12
8
这两个结构体的成员明明一模一样,只是换了个位置,
结构体的大小却完全不同了。
这就是结构体内对齐的结果。
结构体在内存中是这样存储的:
所以最后结构体占用了12个字节的内存空间。
同理:
所以最后结构体占用了8个字节的空间。
练习:
#include <stdio.h>
struct S3
{
double d;
char c;
int i;
};
int main()
{
printf("%d\n", sizeof(struct S3));
return 0;
}
输出:
输出:16
练习2:
有关结构体嵌套的问题:
#include <stdio.h>
struct S3
{
double d;//对齐数是8
char c;
int i;
};
struct S4
{
char c1;
struct S3 s3;//如果结构体嵌套,对齐数是嵌套的结构体的最大对齐数
double d; //对于struct S3来说就是8
};
int main()
{
printf("%d\n", sizeof(struct S4));
return 0;
}
输出:
输出:32
总结:
1. 第一个成员在与结构体变量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
2. 其他成员变量要对齐到某个数字(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对齐数 = 编译器默认的一个对齐数 与 该成员大小的较小值)
注:VS环境的默认对齐数是8。
3. 结构体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每个成员变量都有一个对齐数)的整数倍。
4. 如果嵌套了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的结构体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处,
结构体的整体大小就是所有最大对齐数(含嵌套结构体的对齐数)的整数倍。
4.2如何修改内对齐数
结构在对齐方式不合适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更改默认对齐数。
例:
#include <stdio.h>
#pragma pack(8)//设置默认对齐数为8
struct S1
{
char c1;
int i;
char c2;
};
#pragma pack()//取消设置的默认对齐数,还原为默认
#pragma pack(1)//设置默认对齐数为1(就是不对齐了)
struct S2
{
char c1;
int i;
char c2;
};
#pragma pack()//取消设置的默认对齐数,还原为默认
int main()
{
printf("%d\n", sizeof(struct S1));
printf("%d\n", sizeof(struct S2));
}
输出:
输出:
12
6
那为什么会有对齐数呢?
有两种说法:
1.平台原因(移植原因):
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的,
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2. 性能原因:
数据结构(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边界上对齐。
在访问未对齐的内存时,处理器需要作两次内存访问,而对齐的内存访问仅需要一次访问。
5.结构体传参
直接上代码:
例:
#include <stdio.h>
typedef struct Stu
{
char name[10];
int age;
}Stu;//用typedef将结构体重命名成Stu
void print(Stu* ps)
{
printf("%s %d", ps->name, ps->age);
}
int main()
{
Stu s1 = { "张三",18 };//创建结构体变量并初始化(赋值)
Stu* ps = &s1;
print(ps);//结构体也推荐传值调用
return 0;
}
输出:
输出;张三 18
函数传参的时候,参数是需要压栈,会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开销。
如果传递一个结构体对象的时候,结构体过大,
参数压栈的的系统开销比较大,所以会导致性能的下降。
总结:
结构体传参最好传指针。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内容了,感谢你的阅读。
如果喜欢本文的话,欢迎点赞和评论,写下你的见解。
如果想和我一起学习编程,不妨点个关注,我们一起学习,一同成长。
之后我还会输出更多高质量内容,欢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