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JUC(java.util.concurrent) 的常见类
🎈Callable 接口
🌈理解 Callable(相关面试题)
🌈理解 FutureTask
📝线程创建方式
🎈 ReentrantLock可重入锁
🌈ReentrantLock 优势:
🌈ReentrantLock和synchronized区别:
🎈原子类
🎈信号量 Semaphore
🌈信号量代码示例
🎈CountDownLatch任务进度
🎈相关面试题
🚩线程安全的集合类
🎈多线程环境使用 ArrayList
🎈多线程环境使用哈希表
🚩JUC(java.util.concurrent) 的常见类
🎈Callable 接口
代码示例: 创建线程计算 1 + 2 + 3 + ... + 1000, 不使用 Callable 版本
- 创建一个类 Result , 包含一个 sum 表示最终结果, lock 表示线程同步使用的锁对象.
- main 方法中先创建 Result 实例, 然后创建一个线程 t. 在线程内部计算 1 + 2 + 3 + ... + 1000.
- 主线程同时使用 wait 等待线程 t 计算结束. (注意, 如果执行到 wait 之前, 线程 t 已经计算完了, 就不必等待了).
- 当线程 t 计算完毕后, 通过 notify 唤醒主线程, 主线程再打印结果
//实现1+2+3.。。+1000
class Result{
public int sum;//创建
public Object lock=new Object();
}
public class 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Result result=new Result();//创建对象实例
Thread thread=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sum=0;
for (int i = 1; i <=1000 ; i++) {
sum+=i;
}
synchronized (result.lock){
result.sum=sum;//将结果赋值给result类中sum
result.lock.notify();//然后唤醒
}
}
});
thread.start();
synchronized (result.lock)
{
while (result.sum==0){
result.lock.wait();//如果sum里的值一直是0,那么就一直等待
}
System.out.println(result.sum);//之后唤醒之后,就打印sum的值。
}
}
}
代码示例: 创建线程计算 1 + 2 + 3 + ... + 1000, 使用 Callable 版本
- 创建一个匿名内部类, 实现 Callable 接口. Callable 带有泛型参数. 泛型参数表示返回值的类型.
- 重写 Callable 的 call 方法, 完成累加的过程. 直接通过返回值返回计算结果.
- 把 callable 实例使用 FutureTask 包装一下.
- 创建线程, 线程的构造方法传入 FutureTask . 此时新线程就会执行 FutureTask 内部的 Callable 的 call 方法, 完成计算. 计算结果就放到了 FutureTask 对象中.
- 在主线程中调用 futureTask.get() 能够阻塞等待新线程计算完毕. 并获取到 FutureTask 中的结果.
package Java_improv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ion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Task;
public class Callable_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Callable<Integer>callable=new Callabl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sum=0;
for (int i = 1; i <=1000 ; i++) {
sum+=i;
}
return sum;
}
};
//将任务放进到线程中
FutureTask<Integer>futureTask=new FutureTask<>(callable);
Thread thread=new Thread(futureTask);
thread.start();
System.out.println(futureTask.get());
此处的get就能获取到Callable里面的返回结果,由于线程是并发执行的,
执行到主线程的get的时候,t线程可能还没执行完,没执行完的话,get就会阻塞。
}
}
可以看到, 使用 Callable 和 FutureTask 之后, 代码简化了很多, 也不必手动写线程同步代码了
🌈理解 Callable(相关面试题)
- Callable 和 Runnable 相对, 都是描述一个 "任务". Callable 描述的是带有返回值的任务,Runnable 描述的是不带返回值的任务。
- Callable 通常需要搭配 FutureTask 来使用. FutureTask 用来保存 Callable 的返回结果. 因为 Callable 往往是在另一个线程中执行的, 啥时候执行完并不确定.
FutureTask 就可以负责这个等待结果出来的工作.FutureTask对象就是放在线程中等待线程执行完后,调用get方法就得到了返回值。
🌈理解 FutureTask
想象去吃麻辣烫. 当餐点好后, 后厨就开始做了. 同时前台会给你一张 "小票" . 这个小票就是FutureTask. 后面我们可以随时凭这张小票去查看自己的这份麻辣烫做出来了没.做出来了get方法调用成功然后菜就出来了,如果没做出了,get方法就等待线程完成,直到出来后,就返回值。
📝线程创建方式
- 继承Thread,重写run(创建单独的类,也可以匿名内部类)
- 实现Runnable,重写run(创建单独的类,也可以匿名内部类)
- 实现Callable,重写call(创建单独的类,也可以匿名内部类)
- 实现lambda表达式
- 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
- 线程池
🎈 ReentrantLock可重入锁
可重入互斥锁. 和 synchronized 定位类似, 都是用来实现互斥效果, 保证线程安全.
ReentrantLock 也是可重入锁. "Reentrant" 这个单词的原意就是 "可重入"
- lock(): 加锁, 如果获取不到锁就死等.
- trylock(超时时间): 加锁, 如果获取不到锁, 等待一定的时间之后就放弃加锁.
- unlock(): 解锁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
lock.lock();
try {
// working
} finally {
lock.unlock()
}
我们之前学到try()..catch()..,如果加上finally的话,finally是肯定会被调用的,一般用于释放或者释放锁的作用,所以finally的话是肯定会执行到的代码。
🌈ReentrantLock 优势:
- ReentrantLock,在加锁的时候,有俩种方式,lock,trylock
- ReentrantLock提供了公平锁的实现(默认情况下是非公平锁)
- ReentrantLock提供了更强大的等待通知机制,搭配了Condition类,实现等待通知的。
虽然ReentrantLock有上述的优势,但是咱们在加锁的时候,还是首选synchronized(而且synchronized背后还有一系列的优化手段,锁升级,锁粗化,锁消除),ReentrantLock使用更加的复杂,尤其是容易忘记解锁。
🌈ReentrantLock和synchronized区别:
- 库的一个类, 在 JVM 外实现的(基于 Java 实现). synchronized 使用时不需要手动释放锁. ReentrantLock 使用时需要手动释放. 使用起来更灵活, 但是也容易遗漏 unlock.
- synchronized 在申请锁失败时, 会死等. ReentrantLock 可以通过 trylock 的方式等待一段时间就 放弃.(trylock没有加锁就直接放弃,给了更多可操作的空间,放弃申请锁之后就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 synchronized 是非公平锁, ReentrantLock 默认是非公平锁. 可以通过构造方法传入一个 true 开启公平锁模式。
// ReentrantLock 的构造方法 public ReentrantLock(boolean fair) { sync = fair ? new FairSync() : new NonfairSync(); }
- 更强大的唤醒机制. synchronized 是通过 Object 的 wait / notify 实现等待-唤醒. 每次唤醒的是一 个随机等待的线程. ReentrantLock 搭配 Condition 类实现等待-唤醒, 可以更精确控制唤醒某个指定的线程.(在多线程中等待的情况下,synchronized唤醒的是随机等待的线程,而ReentrantLock则唤醒的是指定的线程)。
如何选择使用哪个锁?
- 锁竞争不激烈的时候, 使用 synchronized, 效率更高, 自动释放更方便.
- 锁竞争激烈的时候, 使用 ReentrantLock, 搭配 trylock 更灵活控制加锁的行为, 而不是死等.
- 如果需要使用公平锁, 使用 ReentrantLock.
🎈原子类
在Java中,在java.util.Atomic包下有个,原子类(Atomic classes)是一组类,用于在多线程环境中进行原子操作。原子操作是不可分割的操作,可以看作是一组指令的执行过程中不会被中断的操作。原子类提供了一种线程安全的方式来执行诸如读取、写入和更新变量等操作,而无需显式地使用锁或同步块来保护数据。
Java中的原子类位于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
包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常见的原子类:
AtomicBoolean
: 提供了对boolean
类型变量的原子操作。AtomicInteger
: 提供了对int
类型变量的原子操作。AtomicLong
: 提供了对long
类型变量的原子操作。AtomicReference
: 提供了对引用类型变量的原子操作。AtomicIntegerArray
: 提供了对int
类型数组的原子操作。AtomicLongArray
: 提供了对long
类型数组的原子操作。AtomicReferenceArray
: 提供了对引用类型数组的原子操作。这些原子类通过使用底层的CAS(Compare-And-Swap)操作来实现原子性。CAS是一种乐观锁的机制,它在操作之前先比较内存中的值是否与预期值相等,如果相等,则执行操作,否则放弃操作。CAS操作是一种非阻塞算法,因此在高并发情况下性能通常比传统的基于锁的同步方式更好。
以 AtomicInteger类举例,常见方法有
public class Test5 {
public static AtomicInteger count=new AtomicInteger(0);//对int类型封装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unt.addAndGet(1); //0+1=1 i+=delta
System.out.println(count);
count.decrementAndGet(); //--1=0 count=0 --i
System.out.println(count);
count.getAndIncrement(); //0++=0 count=1 i++
System.out.println(count);
count.incrementAndGet(); //++1=2 ++i
System.out.println(count);
count.getAndDecrement(); //2--=2 count=1 i--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 addAndGet(int delta); i += delta;
- decrementAndGet(); --i;
- getAndDecrement(); i--;
- incrementAndGet(); ++i;
- getAndIncrement(); i++;
在多线程情况下,进行i++操作。这样就避免了 加锁,底层用的是CAS。
package Java_improv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AtomicInteger count=new AtomicInteger(0);//对int类型封装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new Thread(()->{
for (int i = 0; i < 50000; i++) {
count.getAndIncrement();
}
});
Thread t2=new Thread(()->{
for (int i = 0; i < 50000; i++) {
count.getAndIncrement();
}
});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System.out.println(count.get());
}
}
🎈信号量 Semaphore
理解信号量可以把信号量想象成是停车场的展示牌,当前有车位100个,表示有100个可用资源。
- 当有车开进去的时候,就相当于申请一个可用资源,可用车位就-1 (这个称为信号量的P操作)
- 当有车开出去的时候,就相当于释放一个可用资源,可用车位就+1 (这个称为信号量的V操作)
如果计数器的值已经为0了,还尝试申请资源,就会阻塞等待,直到有其他线程释放资源。public class Test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emaphore semaphore=new Semaphore(4);//申请了4个资源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P操作");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P操作");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P操作");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P操作");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P操作"); } }
这样我们就会让我们想到锁。
锁就是可用资源为1的信号量。(二元信号量)
- 加锁操作,P操作,1->0
- 解锁操作,V操作,0->1
操作系统,提供了信号量实现,提供了api,JVM封装了这样的api,就可以在java代码中使用了。
🌈信号量代码示例
- 创建 Semaphore 示例, 初始化为 4, 表示有 4 个可用资源.
- acquire 方法表示申请资源(P操作), release 方法表示释放资源(V操作)
- 创建 20 个线程, 每个线程都尝试申请资源, sleep 1秒之后, 释放资源. 观察程序的执行效果
package Java_improv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Semaphore;
public class Test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maphore semaphore=new Semaphore(4);//申请了4个资源
Runnable runnable=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stem.out.println("申请资源");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我获取到了资源");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我释放了资源");
semaphore.release();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for (int i = 0; i <20 ; i++) {
Thread t=new Thread(runnable);
t.start();
}
}
}
🎈CountDownLatch任务进度
比如说下载一个文件,就可以使用多线程下载。很多下载工具,下载速度,很一般,相比之下,有些专业的下载工具,就可以成倍的提升下载速度(IDM),多线程下载,(往往和资源服务器只有一个连接,服务器往往会对于连接传输的速度有限制),每个线程都建立一个连接,此时就需要把任务进行分割。
countDownLatch主要有俩个方法:
- 1.await,调用的时候就会阻塞,就会等待其他的线程完成任务,所有的线程都完成了任务之后,此时这个await才会返回,才会继续往下走。
- 2.countDown,告诉countDownatch,我当前这一个子任务已经完成了。
await代表所有任务完成,countDown代表分割成的小任务完成。
public class Test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10个选手参赛,await就会在10次调用完countDown之后才能继续执行 CountDownLatch latch=new CountDownLatch(10); for (int i = 0; i < 10; i++) { int id=i; Thread t=new Thread(()->{ System.out.println("thread"+id); latch.countDown();//代表一个小任务完成 }); t.start(); } latch.await();//代表所有任务都完成 System.out.println("await调用了代表所有任务都完成了"); } }
每个任务完成得顺序是随机得,就像10个选手参赛,选手就是线程,每个人得成绩都是不一样得,有先后区分。等到所有得选手都参赛完了后,就调用await方法。
🎈相关面试题
1) 线程同步的方式有哪些?synchronized(锁), ReentrantLock(可重入锁), Semaphore(信号量) 等都可以用于线程同步.
2) 为什么有了 synchronized 还需要 juc 下的 lock?以 juc 的 ReentrantLock 为例,
- synchronized不用手动得释放锁,而ReentranLock需要手动得调用unlock释放锁,容易忽略。
- synchronized申请锁失败后,就会死等,而ReentranLock可以通过trylock方式等待一段时间就会自动放弃。
- synchronized是非公平锁,ReentranLock默认是非公平锁,可以通过构造方法传入一个true开启公平锁模式
- synchronized搭配得wait/notify实现等待-唤醒线程,每次唤醒的是一个随机等待的线程。ReentranLock搭配的Condition类实现等待-唤醒,可以更精准控制唤醒某个指定的线程。
3) AtomicInteger 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基于 CAS 机制. 伪代码如下class AtomicInteger { private int value; public int getAndIncrement() { int oldValue = value; while ( CAS(value, oldValue, oldValue+1) != true) { oldValue = value; } return oldValue; } }
4) 信号量听说过么?之前都用在过哪些场景下?信号量"用来表示资源的个数",本质上是个计数器。使用信号量可以实现"共享锁",比如某个资源允许3个线程同时使用,那么就可以使用P操作作为加锁,V操作作为解锁,前三个线程的P操作都能顺序返回,后续线程再进行P操作就会阻塞等待,直到前面的线程执行了V操作。
🚩线程安全的集合类
🎈多线程环境使用 ArrayList
1)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ArrayList);synchronizedList 是标准库提供的一个基于 synchronized 进行线程同步的 List.synchronizedList 的关键操作上都带有 synchronized.这个操作会返回新的对象,这个新的对象就相当于给ArrayList套了一层壳,这层壳就是在方法上直接使用synchronized的。
2) 使用 CopyOnWriteArrayList写时拷贝,比如俩个线程使用同一个ArrayList,可能会读,也可能会修改。如果要是俩个线程读,就直接读就好了,如果某个线程需要修改,就把ArrayList复制出一份副本,就修改这个副本,与此同时,另一个线程仍然可以读取数据(从原来的数据上进行读取)一旦这边修改完毕,就会使用修改好的这份数据,替代掉原来的数据(往往就是一个引用赋值)CopyOnWrite容器即写时复制的容器。
- 当我们往一个容器添加元素的时候,不直接往当前容器添加,而是先将当前容器进行Copy, 复制出一个新的容器,然后新的容器里添加元素,
- 添加完元素之后,再将原容器的引用指向新的容器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对CopyOnWrite容器进行并发的读,而不需要加锁,因为当前容器不会添加任何元素。所以CopyOnWrite容器也是一种读写分离的思想,读和写不同的容器。
- 优点:
在读多写少的场景下, 性能很高, 不需要加锁竞争.
- 缺点:
1. 占用内存较多.
2. 新写的数据不能被第一时间读取到.
🎈多线程环境使用哈希表
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哈希表可以使用 :
- Hashtable
- ConcurrentHashMap
1》ConcurrentHashMap最核心的改进,就是把一个大局的大锁,改进成 每个链表独立的一把小锁,这样做,大幅度的降低了锁冲突的概率。 大锁-》小锁
如果一个大锁 ,当很多线程进行插入到哈希表的时候,此时每个线程都得等待前一个线程进入并且插入完成后,然后下一个线程进入,这就是造成了阻塞等待的状况。 其实一个hash表中有很多这样的链表,俩个线程恰好同时访问同一个链表的情况,本身就很少。所以我们就想到 将一个大局的大锁,改进成每个链表独立的一把小锁,锁对象就是链表的头结点。 遇到访问不同的链表的时候,是不产生锁冲突的,遇到访问同一个链表,会阻塞等待,但是比大锁更高效,因为这样其他所有的线程都被阻塞了,而小锁会避免不必要的锁冲突。
分段锁:java8之前 ConcurrentHashMap就是基于分段锁(多个链表公用一把锁)的方式实现的。等到java8开始之后,就成了直接在链表头结点加锁的形式。
2》充分利用到了CAS特性,把一些不必要的加锁环节省略加锁了
比如:需要使用变量记录hash表中的元素个数,此时 ,就可以使用原子操作(CAS) 修改元素个数。
3》ConcurrentHashMap还有一些激进的操作,针对读操作没有加锁。读和读之间,读和写之间,都不会有锁竞争。
写和写之间还是要加锁的。
4》ConcurrentHashMap 针对扩容操作,做出了单独的优化
本身Hashtable或者HashMap 在扩容的时候,都是需要把所有的元素都拷贝一遍的(如果元素很多,拷贝的就比较耗时)
用户访问100次,99次都很流畅,其中一次卡了(正好触发了扩容的机制,导致了出现卡顿)
化整为零。一旦需要扩容,确实需要搬运,不是在一次操作中搬运完成,而是分成多次来搬运,每次只搬运一部分数据,避免这单次操作过去卡顿。
我时常消极 又觉得生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