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考试计算机部分复习
IEEE 802.11的帧格式
1.1 IEEE 802.11是什么?
802.11是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为无线局域网络制定的标准。目前在802.11的基础上开发出了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并且为了保证802.11更加安全的工作,开发出了802.1x、802.11i等协议
1.2 IEEE 802.11连接网络的过程
使用802.11协议的设备连接到无线网络需要三步
扫描(获得网络信息)
认证(确认身份)
连接(确定连接、交换数据)
1.3 IEEE 802.11的帧格式分类
802.11的帧格式类似于以太网,但是更加复杂。并且为了解决无线网络的缺陷,需要添加额外的功能。所有802.11的帧分为三类:
管理帧: 管理帧主要服务于扫描、认证和连接过程。
控制帧: 控制帧常用的有四个。
RTS/CTS:实现虚拟载波监听功能。
ACK:确保数据一定到达。802.11采用确认、重传机制。
PS-poll:省电模式-轮询帧。这是考虑到使用无线网络的设备多数为移动设备,无法保证供电,为了尽量减少工作站的耗电,采取的一种模式。
数据帧: 主要功能是为工作站与基站之间传递数据。由于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不同,所以数据帧也会有小分类。
物理层的四大特性
机械特性:指明了线缆接口的形状、大小尺寸、针脚的数量和排列等规定。
电气特性:指明了线缆接口的电压范围。一般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电路特性的说明、信号的电平、最大传输速率的说明、与互连电缆相关的规则、发送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入阻抗等电气参数等。
功能特性:配合电气特性,指明某个针脚出现的电压代表什么意思。比如出现高电平就代表1,低电平就代表0。
规程特性:类似于我们前面学过的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中的时序,规程特性指明了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路由算法
动态路由算法(适应路由算法):
相互连接的路由器之间彼此交换信息,按照一定的算法优化出路由表。
这些路由信息会在一定时间间隙里不断更新,以随时获得最优的寻路效果。
常用的动态路由算法还可以分为两类:距离-向量路由算法(DV)、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LS)。
静态路由算法(非适应路由算法):
1.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需手工修改路由表中的静态路由信息。
2.它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对于简单的小型网络,可以采用静态路由。
路由协议
路由信息协议(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应用的协议。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其最大优点就是简单。
RIP协议缺点:
RIP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
路由器之间交换的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此网络规模越大,开销也越大。
网络出现故障时,会出现慢收敛现象(即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路由器),俗称“坏消息传得慢”,使更新过程的收敛时间长。
RIP协议特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如每隔30秒。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
是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典型代表,也是内部网关协议(IGP)的一种。
OSPF与RIP相比有以下4点主要区别:
OSPF向本自治系统中的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这里使用的方法是洪泛法。而RIP仅向自己相邻的几个路由器发送信息。
发送的信息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这些信息说明本路由器和哪些路由器相邻及该链路的“度量”(或代价)。而在RIP中,发送的信息是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整个路由表。
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此信息,并且更新过程收敛得快。不会出现 RIP“坏消息传得慢”的问题。而在 RIP 中,不管网络拓扑是否发生变化,路由器之间都会定期交换路由表的信息。
OSPF是网络层协议,它不使用UDP或TCP,而直接用IP数据报传送(其IP数据报首部的协议字段为89)。而RIP是应用层协议,它在传输层使用UDP。
微程序控制器与硬布线控制器
网络端口号
系统端口号: 范围为0~1023.这些端口号代表的含义可以在<www.iana.org>中查到。如我们熟知的21端口(FTP),80端口(HTTP)等。
登记端口号: 范围为1024~49151.这类端口号是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但使用这类端口号必须在IANA按照规定的手续登记,以防止重复。
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 范围为49152~65535.这类端口号仅在客户端进程运行时动态的选择,因此又叫短暂端口号。
CPU设计步骤
1.拟定指令系统
2.确定总体结构
3.安排时序
4.拟定指令操作流程和微命令序列
5.形成控制逻辑
常见的纠错方法
1.自动重发请求(ARQ)
发送端发送能够发现错误的码,由接收端判断接收中有无错误发生。如果发现错误,则通过反向信道把这一判决结果反馈给发送端,然后发送端再把错误的信息重发一次。双向信道工作。
2.前向纠错方式(FEC)
发送端发送能够纠正错误的码,接收端收到后自动纠正传输中的错误,特点是单向传输。单向信道工作。
3.混合纠错方式(HEC)
发送端发送既能自动纠错,又能检错。接收端收到码流后,检查差错情况,如果错误在纠错能力范围以内,则自动纠错,如果超过了纠错能力,但能检测出来,则经过反馈信道请求发送端重发。双向信道工作。HEC实际上是FEC和ARQ方式的结合。
1、停止等待协议(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2、后退n协议(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3、选择重传协议(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半加器与全加器
半加器
半加器是指对输入的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A与B),输出一个结果位(SUM)和进位(C),没有进位的输入加法器电路,是一个实现一位二进制数的加法电路。
被加数A | 加数B | 和SUM | 进位C |
---|---|---|---|
0 | 0 | 0 | 0 |
0 | 1 | 1 | 0 |
1 | 0 | 1 | 0 |
1 | 1 | 0 | 1 |
逻辑表达式
根据上述的真值表,当A和B相同时SUM为0,否则为1;逻辑关系属于异或;当A和B同时为1时,C等于1,其余都为零,逻辑关系为与。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逻辑表达式:
全加器
全加器是指对输入的两个二进制数相加(A与B)同时会输入一个低位传来的进位(Ci-1),得到和数(SUM)和进位(Ci);一位全加器可以处理低位进位,并输出本位加法进位。多个一位全加器进行级联可以得到多位全加器。常用二进制四位全加器74LS283。
逻辑表达式
由全加器的定义理解我们可以知道当Ai和Bi异或后再与Ci-1进行异或得到SUMi,结合真值表,我们可以知道当Ai、Bi、Ci-1只要有两个以上的1是进位Ci就等于1;所以只需要每两变量求与,结果再求或就可以满足要求。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最常用的逻辑表达式:
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就是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串口一般用来连接鼠标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摄像头和写字板等设备,目前部分新主板已开始取消该接口。
并行接口,简称并口,也就是LPT接口,是采用并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并口的数据传输率比串口快8倍,标准并口的数据传输率为1Mbps,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扫描仪等。所以并口又被称为打印口。
区别
并行接口
并行接口是指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1Mbps),但当传输距离较远、位数又多时,导致了通信线路复杂且成本提高;在并行接口中,外设和接口间的传送宽度是一个字(或字节)的所有位,一次传输的信息量大,数据线的数目随着传送数据宽度的增加而增加;
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是指数据一位位地顺序传送,其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只要一对传输线就可以实现双向通信,并可以利用电话线,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别适用于远距离通信,但传送速度较慢(115kbps~230kbps);
应用层-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有以下四种类型
1.根域名服务器
2.顶级域名服务器
3.权限域名服务器
4.本地域名服务器
根域名服务器
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域名服务器,也是最重要的域名服务器。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知道所有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和IP 地址。
顶级域名服务器
顶级域名服务器(即TLD 服务器)负责管理在该顶级域名服务器注册的所有二级域名。当收到DNS 查询请求时,就给出相应的回答(可能是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下一步应当找的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权限域名服务器
负责一个区的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权限域名服务器还不能给出最后的查询回答时,就会告诉发出查询请求的DNS客户,下一步应当找哪一个权限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对域名系统非常重要。当一个主机发出DNS查询请求时,这个查询请求报文就发送给本地域名服务器。每一个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或一个大学,甚至一个大学里的系,都可以拥有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这种域名服务器有时也称为默认域名服务器。
tips
1.有限电视网络采用同轴电缆传输信号
2.微程序控制器中,一般采用两级时序体制是节拍电位和时钟脉冲。
3.未来宽带、大容量通信网络的优选方案是全光网络。
4.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称为结点到结点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称为端到端层。
5.信息是对十五状态或者存在方法的不确定性表述。
6.一个四选一对的数据选择器,数据选择的输入端有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