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为什么需要线程池
java中的线程池是运用场景最多的并发框架,几乎所有需要异步或并发执行任务的程序都可以使用线程池。在开发过程中,合理的使用线程池能够带来3个好处。
降低资源消耗。通过重复利用已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消耗
提高响应速度。当任务到达时,任务可以不需要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假设一个服务器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为:T1创建线程时间,T2线程执行任务时间,T3为销毁线程时间。如果T1+T3远大于T2,则可以使用线程池,以提高服务器性能。线程池化技术真是关注如何缩短或调整T1、T3时间的技术。
从而提高服务器程序性能的。它把T1,T3分别安排在服务器程序的启动和结束的时间段或者一些空闲的时间段,这样在服务器程序处理客户请求时,不会有T1,T3的开销了。
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是稀缺资源,如果无限制地创建,不仅会消耗系统资源,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使用线程池可以进行统一分配、调优和监控。
1 线程池原理
线程池做的工作主要是控制运行的线程的数量,处理过程中将任务放入队列,然后在线程创建后启动这些任务,如果线程数量超过了最大数量超出数量的线程排队等候,等其它线程执行完毕,再从队列中取出任务来执行。
线程复用;控制最大并发数;管理线程。使用队列的 poll 或 take 方法从队列中拿数据,根据队列的特性,队列中有任务可以返回,队列中无任务会阻塞。
2 线程池组成部分
线程池管理器:用于创建并管理线程池
工作线程:线程池中的线程
任务接口:每个任务必须实现的接口,用于工作线程调度其运行
任务队列:用于存放待处理的任务,提供一种缓冲机制。
3 线程池常用参数
corePoolSize
线程池中的核心线程数,当提交一个任务时,线程池创建一个新线程执行任务,直到当前线程数等于corePoolSize;
如果当前线程数为corePoolSize,继续提交的任务被保存到阻塞队列中,等待被执行;
如果执行了线程池的prestartAllCoreThreads()方法,线程池会提前创建并启动所有核心线程。
maximumPoolSize
线程池中允许的最大线程数。如果当前阻塞队列满了,且继续提交任务,则创建新的线程执行任务,前提是当前线程数小于maximumPoolSize
keepAliveTime
线程空闲时的存活时间,即当线程没有任务执行时,继续存活的时间。默认情况下,该参数只在线程数大于corePoolSize时才有用
TimeUnit
keepAliveTime的时间单位
workQueue
workQueue必须是BlockingQueue阻塞队列。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超过它的corePoolSize的时候,线程会进入阻塞队列进行阻塞等待。通过workQueue,线程池实现了阻塞功能。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有界队列,因为使用无界队列作为工作队列会对线程池带来如下影响。
1)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达到corePoolSize后,新任务将在无界队列中等待,因此线程池中的线程数不会超过corePoolSize。
2)由于1,使用无界队列时maximumPoolSize将是一个无效参数。
3)由于1和2,使用无界队列时keepAliveTime将是一个无效参数。
4)更重要的,使用无界queue可能会耗尽系统资源,有界队列则有助于防止资源耗尽,同时即使使用有界队列,也要尽量控制队列的大小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threadFactory
创建线程的工厂,通过自定义的线程工厂可以给每个新建的线程设置一个具有识别度的线程名,当然还可以更加自由的对线程做更多的设置,比如设置所有的线程为守护线程。
Executors静态工厂里默认的threadFactory,线程的命名规则是“pool-数字-thread-数字”。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线程池的饱和策略,当阻塞队列满了,且没有空闲的工作线程,如果继续提交任务,必须采取一种策略处理该任务,线程池提供了4种策略:
(1)AbortPolicy:中止策略,线程池会抛出异常并中止执行此任务;
(2)CallerRunsPolicy:把任务交给添加此任务的(main)线程来执行;
(3)DiscardPolicy:忽略此任务,忽略最新的一个任务;
(4)DiscardOldestPolicy:忽略最早的任务,最先加入队列的任务。
4 Java线程池工作过程

线程池刚创建时,里面没有一个线程。任务队列是作为参数传进来的。不过,就算队列里面有任务,线程池也不会马上执行它们。
当调用 execute() 方法添加一个任务时,线程池会做如下判断:
如果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小于 corePoolSize,那么马上创建线程运行这个任务;
如果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大于或等于 corePoolSize,那么将这个任务放入队列;
如果这时候队列满了,而且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小maximumPoolSize,那么还是要创建非核心线程立刻运行这个任务;
如果队列满了,而且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大于或等于maximumPoolSize,那么线程池会抛出异常 RejectExecutionException。
3. 当一个线程完成任务时,它会从队列中取下一个任务来执行。
4. 当一个线程无事可做,超过一定的时间(keepAliveTime)时,线程池会判断,如果当前运行的线程数大于 corePoolSize,那么这个线程就被停掉。所以线程池的所有任务完成后,它最终会收缩到 corePoolSize 的大小。
5 四种线程池
newCachedThreadPool:创建一个可根据需要创建新线程的线程池,但是在以前构造的线程可用时将重用它们。对于执行很多短期异步任务的程序而言,这些线程池通常可提高程序性能。调用 execute 将重用以前构造的线程(如果线程可用)。如果现有线程没有可用的,则创建一个新线程并添加到池中。终止并 从缓存中移除那些已有 60 秒钟未被使用的线程。因此,长时间保持空闲的线程池不会使用任何资源。
newFixedThreadPool:创建一个可重用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以共享的无界队列方式来运行这些线程。在任意点,在大多数 nThreads 线程会处于处理任务的活动状态。如果在所有线程处于活动状态时提交附加任务,则在有可用线程之前,附加任务将在队列中等待。如果在关闭前的执行期间由于失败而导致任何线程终止,那么一个新线程将代替它执行后续的任务(如果需要)。在某个线程被显式地关闭之前,池中的线程将一直存在。
newScheduledThreadPool:创建一个线程池,它可安排在给定延迟后运行命令或者定期地执行。
newSingleThreadExecutor: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返回一个线程池(这个线程池只有一个线程),这个线程池可以在线程死后(或发生异常时)重新启动一个线程来替代原来的线程继续执行下去!
6 ThreadLocal
很多地方叫做线程本地变量,也有些地方叫做线程本地存储,作用是提供线程内的局部变量,这种变量在线程的生命周期内起作用,减少同一个线程内多个函数或者组件之间一些公共变量的传递的复杂度
小知识点。容易造成内存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