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前端介绍
微前端的概念是由ThoughtWorks在2016年提出的,它借鉴了微服务的架构理念,核心在于将一个庞大的前端应用拆分成多个独立灵活的小型应用,每个应用都可以独立开发、独立运行、独立部署,再将这些小型应用融合为一个完整的应用,或者将原本运行已久、没有关联的几个应用融合为一个应用。微前端既可以将多个项目融合为一,又可以减少项目之间的耦合,提升项目扩展性,相比一整块的前端仓库,微前端架构下的前端仓库倾向于更小更灵活
它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
1、随着项目迭代应用越来越庞大,难以维护。
2、跨团队或跨部门协作开发项目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
如何实现微前端
实现微前端方式有很多,我们这里列出两种最常用的方式:iframe和微前端框架。
iframe是在页面中创建一个独立的window窗口,它完全和自己所在的页面隔离,具有天然的样式和JS隔离特性,这也是实现微前端最简单、最稳定的方案。但也因为iframe每次都会初始化整个window,一个iframe标签其实就是一个内嵌的浏览器窗口,所以也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性能不高、双滚动条、弹窗无法覆盖全局、刷新页面路由状态丢失,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iframe的渲染方式,无法很好的解决。
微前端框架也是最近几年新推出的一种微前端解决方案,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子应用的JS、CSS等静态资源加载到基座应用渲染,本质上这两个应用都是在同一个页面,只是渲染的区域不同,并通过一些手段防止多个应用之间的冲突。较早推出的比较有名的微前端框架是single-spa,它主要负责渲染,即将多个独立的应用融合为一,功能相对较少,所以很多团队以它为基础进行封装,增加更多符合团队和业务的功能。比较出名且已经开源的有qiankun,qiankun在single-spa的基础上封装了很多强大的功能,比如样式隔离、JS沙箱、htmlEntry,这些功能降低了微前端的接入难度。
总结下来,iframe简单稳定,但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成长性不高,微前端框架接入稍难,但上限更高。当然每个项目的情况都不同,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关于micro-app
在micro-app之前,业内已经有一些开源的微前端框架,比较流行的有2个:single-spa和qiankun。
single-spa是通过监听 url change 事件,在路由变化时匹配到渲染的子应用并进行渲染,这个思路也是目前实现微前端的主流方式。同时single-spa要求子应用修改渲染逻辑并暴露出三个方法:bootstrap、mount、unmount,分别对应初始化、渲染和卸载,这也导致子应用需要对入口文件进行修改。因为qiankun是基于single-spa进行封装,所以这些特点也被qiankun继承下来,并且需要对webpack配置进行一些修改。
micro-app并没有沿袭single-spa的思路,而是借鉴了WebComponent的思想,通过CustomElement结合自定义的ShadowDom,将微前端封装成一个类WebComponent组件,从而实现微前端的组件化渲染。并且由于自定义ShadowDom的隔离特性,micro-app不需要像single-spa和qiankun一样要求子应用修改渲染逻辑并暴露出方法,也不需要修改webpack配置,是目前市面上接入微前端成本最低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