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组成部分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科学社会主义
- 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划分标准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据一种哲学理论对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做的哲学派别的划分。
时间空间
时间:(内涵):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性质):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空间:(内涵):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性质):多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
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
概念,材料题首先写概念
- 联系是指事务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
-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同一性、斗争性
- 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务中,存在于一切事务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我们所熟悉的“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就是对矛盾的普遍性的形象表示。
- 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放入各个方面在发展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 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 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作用的要矛盾。
1,相互区别: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次要作用。
2,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矛盾,无所谓次要矛盾,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者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而这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 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五对范畴
- 原因与结果
- 必然性与偶然性
- 可能性与现实性
- 现象与本质
- 内容与形式
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的关系
所谓人工智能,就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器化,让机器具有完成某种复杂目标的能力,它实质上是对人脑组织结构与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是人类智能的物化。
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
智能机器不能达到人类智能的层级,不能真正具有人的意识,不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 从感觉和思想到物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 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2、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
-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区别
- 根本区别在于是意识决定行为,还是行为决定意识。
- 唯物史观强调的是先有行为,所以才有后面的意识想法
- 而唯心史观指的是通过精神意识来控制人们的一举一动,规范人们的生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人民群众
-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 从本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1、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