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C/C++系列系统学习目录
文章目录
- 🚀一、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1、有向图和无向图
- 3、基本图和多重图
- 4、完全图
- 5、子图
- 6、连通、连通图和连通分量
- 7、强连通图、强连通分量
- 8、生成树、生成森林
- 9、顶点的度、入度和出度
- 10、边的权和网
- 11、稠密图、稀疏图
- 12、路径、路径长度和回路
- 13、 简单路径、简单回路
- 14、距离
- 15、有向树
- 🚀二、图的表示:邻接表
- ⛳(一)邻接列表原理精讲
- ⛳(二)邻接表的算法实现
- 1.邻接表结构的定义
- 2.邻接表的初始化
- 3.邻接表的创建
- 🚀三、邻接表的深度遍历
- ⛳(一)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原理
- ⛳(二)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实现
- 🚀四、邻接表的广度遍历
- ⛳(一)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原理
- ⛳(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实现
- 程序清单
🚀一、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概念:**在计算机科学中,一个图就是一些顶点的集合,这些顶点通过一系列边结对(连接)。顶点用圆圈表示,边就是这些圆圈之间的连线。顶点之间通过边连接。注意:顶点有时也称为节点或者交点,边有时也称为链接。 社交网络,每一个人就是一个顶点,互相认识的人之间通过边联系在一起, 边表示彼此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树和链表都是图的特例,在线性表中,数据元素之间是被串起来的,仅有线性关系,每个数据元素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在树形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并且每一层上的数据元素可能和下一层中多个元素相关,但只能和上一层中一个元素相关。图是一种较线性表和树更加复杂的数据结构。在图形结构中,结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任意的,图中任意两个数据元素之间都可能相关。
如果一个编程问题可以通过顶点和边表示,那么我们就可以将问题用图画出来,然后使用相应的算法来找到解决方案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pJ0nLt8L-1690729858577)(E:\create\图片\图\1.png)]
1、有向图和无向图
3、基本图和多重图
一个图G若满足:①不存在重复边;②不存在顶点到自身的边,则称图G为简单图。上图中G1 和G2 均为简单图。数据结构中仅讨论简单图。
若图G中某两个结点之间的边数多于一条,又允许顶点通过同一条边和自己关联,则G为多重图。多重图的定义和简单图是相对的。
4、完全图
对于无向图,在完全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边。
对于有向图,在有向完全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方向相反的两条弧。
上图中G2为无向完全图,而G3为有向完全图。
5、子图
上图中G3为G1的子图。
6、连通、连通图和连通分量
在无向图中,若从顶点v到顶点w有路径存在,则称v和w是连通的。若图G中任意两个顶点都是连通的,则称图G为连通图,否则称为非连通图。无向图中的极大连通子图称为连通分量。若一个图有n个顶点,并且边数小于n − 1,则此图必是非连通图。如下图(a)所示, 图G4有3个连通分量,如图(b)所示。
注意:弄清连通、连通图、连通分量的概念非常重要。首先要区分极大连通子图和极小连通子图,极大连通子图是无向图的连通分量,极大即要求该连通子图包含其所有的边;极小连通子图是既要保持图连通又要使得边数最少的子图。
7、强连通图、强连通分量
在有向图中,若从顶点v到顶点w和从顶点w到项点v之间都有路径,则称这两个顶点是强连通的。若图中任何一对顶点都是强连通的,则称此图为强连通图。有向图中的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为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图G1的强连通分量如下图所示。
注意:强连通图、强连通分量只是针对有向图而言的。一般在无向图中讨论连通性,在有向图中考虑强连通性。
8、生成树、生成森林
连通图的生成树是包含图中全部顶点的一个极小连通子图。若图中顶点数为n,则它的生成树含有n − 1条边。对生成树而言,若砍去它的一条边,则会变成非连通图,若加上一条边则会形成一个回路。在非连通图中,连通分量的生成树构成了非连通图的生成森林。图G2的一个生成树如下图所示。
注意:包含无向图中全部顶点的极小连通子图,只有生成树满足条件,因为砍去生成树的任一条边,图将不再连通。
9、顶点的度、入度和出度
图中每个顶点的度定义为以该项点为一个端点的边的数目。
对于有向图,顶点v vv的度分为入度和出度,入度就是进来的边,出度就是出去的边
10、边的权和网
在一个图中,每条边都可以标上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值,该数值称为该边的权值。这种边上带有权值的图称为带权图,也称网。
11、稠密图、稀疏图
边数很少的图称为稀疏图,反之称为稠密图。稀疏和稠密本身是模糊的概念,稀疏图和稠密图常常是相对而言的。
12、路径、路径长度和回路
顶点vp到顶点vq之间的一条路径是指它们之间的顶点序列(包括本身),当然关联的边也可以理解为路径的构成要素。路径上边的数目称为路径长度。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相同的路径称为回路或环。若一个图有n个顶点,并且有大于n − 1条边,则此图一定有环。
13、 简单路径、简单回路
在路径序列中,顶点不重复出现的路径称为简单路径。除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外,其余顶点不重复出现的回路称为简单回路。
14、距离
从顶点u出发到顶点v的最短路径若存在,则此路径的长度称为从u到v的距离。若从u到v根本不存在路径,则记该距离为无穷( ∞ )。
15、有向树
一个顶点的入度为0、其余顶点的入度均为1的有向图,称为有向树。
🚀二、图的表示:邻接表
⛳(一)邻接列表原理精讲
- 在邻接列表实现中,每一个顶点会存储一个从它这里开始的相邻边的列表。比如,如果顶点 B 有一条边到 A、C 和 E,那么 B 的列表中会有 3 条边。
- 邻接列表只描述指向外部的边。B 有一条边到 A,但是 A 没有边到 B,所以 B 没有出现在 A 的邻接列表中。
- 查找两个顶点之间的边或者权重会比较费时,因为要遍历邻接列表直到找到为止。
邻接矩阵:
由二维数组对应的行和列都表示顶点,由两个顶点所决定的矩阵对应元素数值表示这里两个顶点是否相连(如,0表示不相连,非0表示相连和权值)﹑如果相连这个值表示的是相连边的权重。例如,广西到北京的机票,我们用邻接矩阵表示:
- 行表示起点,列表示终点
- 往这个图中添加顶点的成本非常昂贵,因为新的矩阵结果必须重新按照新的行/列创建,然后将已有的数据复制到新的矩阵中。
- 即用两个数组来表示图。一个一维数组存储图中顶点信息,一个二维数组(称为邻接矩阵)存储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YNpfMlMW-1690729858579)(E:\create\图片\图\2.png)]
#define MaxVertexNum 100 //顶点数目的最大值 typedef char VertexType; //顶点的数据类型 typedef int EdgeType; //带权图中边上权值的数据类型 typedef struct{ VertexType Vex[MaxVertexNum]; //顶点表 EdgeType Edge[MaxVertexNum][MaxVertexNum]; //邻接矩阵,边表 int vexnum, arcnum; //图的当前顶点数和弧树 }MGraph;
比较: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OjUq1hBo-1690729858580)(E:\create\图片\图\3.png)]
结论:大多数时候,选择邻接列表是正确的。(在图比较稀疏的情况下,每一个顶点都只会和少数几个顶点相连,这种情况下邻接列表是最佳选择。如果这个图比较密集,每一个顶点都和大多数其他顶点相连,那么邻接矩阵更合适。)
⛳(二)邻接表的算法实现
顶点表结点由顶点域(data)和指向第一条邻接边的指针(firstarc) 构成,边表(邻接表)结点由邻接点域(adjvex)和指向下一条邻接边的指针域(nextarc) 构成。
1.邻接表结构的定义
#define MAXSIZE 1024
typedef struct _EdgeNode//新的边
{
int adjvex;//邻接的顶点 (用下标位置来表示)
int weight;//权重
struct _EdgeNode *next;//指向下一个顶点/边
}EdgeNode;
typedef struct _VertexNode//顶点结点
{
char data;//结点数据
struct _EdgeNode *first; //指向邻接的第一条边
}VertexNode,*AdjList;
typedef struct _AdJListGraph
{
AdjList adjList;//顶点数组,结构体数组
int numVex;
int numEdg;
}AdjListGraph;
2.邻接表的初始化
bool Init(AdjListGraph &gh)
{
gh.adjList = new VertexNode[MAXSIZE];//分配顶点数组地址
if (!gh.adjList) return false;
gh.numEdg = 0;
gh.numVex = 0;
}
3.邻接表的创建
//寻找顶点的数据找到数组的下标
int Location(AdjListGraph gh, char c)
{
if (gh.numVex <= 0) return -1;
for (int i=0;i<gh.numVex;i++)
{
if (c==gh.adjList[i].data)
{
return i;
}
}
return-1;
}
//图的创建
void CreateALGraph(AdjListGraph &gh)
{
cout << "输入图的定点数 和边数:";
cin >> gh.numVex >> gh.numEdg;
if (gh.numVex > MAXSIZE) return;
cout << endl << "输入相关顶点: " << endl;
//保存顶点
for (int i=0;i<gh.numVex;i++)
{
cin >> gh.adjList[i].data;
gh.adjList[i].first = NULL; //顶点的第一条边目前连接为空
}
char vi, vj;//保存输入的顶点;
int i, j;
cout << "请依次输入边(vi,vj)上的顶点序号:" << endl;
for(int k = 0; k < gh.numEdg; k++)
{
cin >> vi >> vj;
i = Location(gh, vi); //获取要连接的两个点在数组中的下标
j = Location(gh, vj);
if (i>=0 && j>=0)
{
//头插法插入边
EdgeNode *temp = new EdgeNode;
temp->adjvex = j;
temp->next = gh.adjList[i].first;
gh.adjList[i].first = temp;
}
}
}
🚀三、邻接表的深度遍历
⛳(一)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原理
首先以一个未被访问过的顶点作为起始顶点,沿当前顶点的边走到未访问过的顶点;
当没有未访问过的顶点时,则回到上一个顶点,继续试探别的顶点,直到所有的顶点都被访问过。
使用深度优先搜索来遍历这个图的具体过程是:
- 首先从一个未走到过的顶点作为起始顶点,比如 A 顶点作为起点。
- 沿 A 顶点的边去尝试访问其它未走到过的顶点,首先发现 E 号顶点还没有走到过,于是访问 E 顶点。
- 再以 E 顶点作为出发点继续尝试访问其它未走到过的顶点,接下来访问 D 顶点。
- 再尝试以 D 顶点作为出发点继续尝试访问其它未走到过的顶点。
- 但是,此时沿 D 顶点的边,已经不能访问到其它未走到过的顶点,接下来返回到 E 顶点。
- 返回到 E 顶点后,发现沿 E 顶点的边也不能再访问到其它未走到过的顶点。此时又回到顶点 A( D-> E-> A),再以 A 顶点作为出发点继续访问其它未走到过的顶点,于是接下来访问 C 点。
- 以此类推
- 最终访问的结果是 A -> E -> D -> C -> B
⛳(二)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实现
bool visited[MAXSIZE] = {0};//全局数据用来判断元素是否被访问过
//对图上的顶点进行深度遍历
void DFS(adjListGraph &gh,int i)
{
int nextNum = -1;
if (visited[i])//如果该结点已经被访问则返回
return;
//访问该结点
cout << gh.adjList[i].data << " ";
visited[i] = true;
EdgeNode *tmp = gh.adjList[i].first;
while (tmp)
{
nextNum = tmp->adjvex;
if (visited[nextNum]==false)
{
DFS(gh, nextNum);
}
tmp = tmp->next;
}
}
//对所有顶点进行深度遍历
void DFS_All(AdjListGraph &gh)
{
for (int i=0;i<gh.numVex;i++)
{
if (visited[i]==false)
{
DFS(gh, i);
}
}
}
🚀四、邻接表的广度遍历
⛳(一)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原理
首先以一个未被访问过的顶点作为起始顶点,访问其所有相邻的顶点;
然后对每个相邻的顶点,再访问它们相邻的未被访问过的顶点,直到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遍历结束。
⛳(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实现
//对图上的顶点进行广度遍历
void BFS(AdjListGraph &gh,int i)
{
int cur = -1;
queue<int> q;
q.push(i);
while (!q.empty())//队列不为空
{
cur = q.front();//取队列的头元素
if (visited[cur]==false)
{
cout << gh.adjList[cur].data << " ";
visited[cur] = true;
}
q.pop();
//取当前结点相邻的结点入队
EdgeNode *tmp = gh.adjList[cur].first;
while (tmp!=NULL)
{
q.push(tmp->adjvex);
tmp = tmp->next;
}
}
}
//对所有顶点进行广度遍历
void BFS_All(AdjListGraph &gh)
{
for (int i = 0; i < gh.numVex; i++)
{
if (visited[i] == false)
{
BFS(gh, i);
}
}
}
程序清单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queue>
#define MAXSIZE 1024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_EdgeNode//与结点连接的边
{
int adjvex;//邻接的顶点
int weight;//权重
struct _EdgeNode *next;//指向下一个顶点/边
}EdgeNode;
typedef struct _VertexNode//顶点结点
{
char data;//结点数据
struct _EdgeNode *first;
}VertexNode,*AdjList;
typedef struct _AdJListGraph
{
AdjList adjList;//顶点数组
int numVex;
int numEdg;
}AdjListGraph;
//图的初始化
bool Init(AdjListGraph &gh)
{
gh.adjList = new VertexNode[MAXSIZE];//分配顶点数组地址
if (!gh.adjList) return false;
gh.numEdg = 0;
gh.numVex = 0;
}
//寻找顶点的数据找到数组的下标
int Location(AdjListGraph gh, char c)
{
if (gh.numVex <= 0) return -1;
for (int i=0;i<gh.numVex;i++)
{
if (c==gh.adjList[i].data)
{
return i;
}
}
return-1;
}
//图的创建
void CreateALGraph(AdjListGraph &gh)
{
cout << "输入图的定点数 和边数:";
cin >> gh.numVex >> gh.numEdg;
if (gh.numVex > MAXSIZE) return;
cout << endl << "输入相关顶点: " << endl;
//保存顶点
for (int i=0;i<gh.numVex;i++)
{
cin >> gh.adjList[i].data;
gh.adjList[i].first = NULL;
}
char vi, vj;//保存输入的顶点;
int i, j;
cout << "请依次输入边(vi,vj)上的顶点序号:" << endl;
for(int k = 0; k < gh.numEdg; k++)
{
cin >> vi >> vj;
i = Location(gh, vi);
j = Location(gh, vj);
if (i>=0 && j>=0)
{
EdgeNode *temp = new EdgeNode;
temp->adjvex = j;
temp->next = gh.adjList[i].first;
gh.adjList[i].first = temp;
}
}
}
bool visited[MAXSIZE] = {0};//全局数据用来判断元素是否被访问过
//对图上的顶点进行深度遍历
void DFS(AdjListGraph &gh,int i)
{
int nextNum = -1;
if (visited[i])//如果该结点已经被访问则返回
return;
//访问该结点
cout << gh.adjList[i].data << " ";
visited[i] = true;
EdgeNode *tmp = gh.adjList[i].first;
while (tmp)
{
nextNum = tmp->adjvex;
if (visited[nextNum]==false)
{
DFS(gh, nextNum);
}
tmp = tmp->next;
}
}
//对所有顶点进行深度遍历
void DFS_All(AdjListGraph &gh)
{
for (int i=0;i<gh.numVex;i++)
{
if (visited[i]==false)
{
DFS(gh, i);
}
}
}
//对图上的顶点进行广度遍历
void BFS(AdjListGraph &gh,int i)
{
int cur = -1;
queue<int> q;
q.push(i);
while (!q.empty())//队列不为空
{
cur = q.front();//取队列的头元素
if (visited[cur]==false)
{
cout << gh.adjList[cur].data << " ";
visited[cur] = true;
}
q.pop();
//取当前结点相邻的结点入队
EdgeNode *tmp = gh.adjList[cur].first;
while (tmp!=NULL)
{
q.push(tmp->adjvex);
tmp = tmp->next;
}
}
}
//对所有顶点进行广度遍历
void BFS_All(AdjListGraph &gh)
{
for (int i = 0; i < gh.numVex; i++)
{
if (visited[i] == false)
{
BFS(gh, i);
}
}
}
int main()
{
AdjListGraph G;
cout << "正在创建邻接表,请按提示进行输入..." << endl;
Init(G);
CreateALGraph(G);
cout << "正在进行深度优先遍历,遍历结果如下:" << endl;
//深度优先遍历
DFS_All(G);
cout << endl;
memset(visited, 0, sizeof(visited));
cout << "正在进行广度优先遍历,遍历结果如下:" << endl;
//广度优先遍历
BFS_All(G);
cout << en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