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oCPC实践录 | oCPC下机制设计变得毫无意义?(1)事出异常必有妖,互联网广告最开始采用的广义第一价格密封拍卖(GFP),对广告主而言,需要不断感知竞争对手的变化,修改报价,这是十分低效的;对于平台而言,降低平台的拍卖效率,影响平台的收入。
1)效率之战
可能有人会问拍卖效率损失没有什么大问题呀,短期也看不出来啥。对于有追求的机制设计者而言,自然是期望能够做长期的事情,效率最大化,把资源分配给最能产生价值的竞拍者,促进平台良性发展,盘子做大做强。
2002年2月,谷歌发布搜索广告产品Adwords,与GoTo的拍卖机制不同点在于:排序规则上,排序引入点击率,即eCPM=bid * ctr;支付规则上,广告主的支付等于排在其后一位广告主的eCPM+一个很小的值(除以点击率,折算到点击计费上),即GSP机制。
虽然现在看排序规则的变化是稀松平常,因为按照点击出价和计费时,效率最大化的排序本来就应该是出价*点击率,折算到展现上,不应该仅仅是出价。但能做出这个创新动作实属不易,就像神经网络理论中,单层神经元连异或问题都解决不了,直到有人用多层神经网络解决。
计费规则改变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动,甚至有些人说无非就是一个二价率或者计费比嘛,这个就是对GSP本末倒置的误解了,基于这些误解,做一些有损效率和初衷的事情(比如强制计费比)就不难理解了。
言归正传,在GSP机制下,广告主很快意识到其支付不会超过出价,终于可以放心出真实的价值了,不用看别人的出价了。实际从理论上而言,如果只有一个广告位的拍卖,在GSP机制下,不管其他广告主怎么出价,当前广告主说真话时利益最大化(占优策略);如果是多个广告位的拍卖,广告主都出真实价格也可以达到一个均衡,即大家都没有动力去改变报价。
可以参考上一篇文章的例子,广告主A、B、C报真实价格(10,4,2)时就是一个均衡状态,大家都没有动力去改变报价,来获取更多的收益。
GSP机制仍然脱胎于1961年的Vickery第二价格密封拍卖(诺贝尔经济学奖),本质上是展现上的二价拍卖,只不过平台方将广告主的点击出价乘上点击率,折算到展现上,再将展现上的计费除以点击率,折算回点击计费。
GSP机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其拍卖效率都要好于GFP,赢得了“效率之战”。虽然广告主可能不理解GSP的各种理论,但他们知道自己的支付不会超出出价时,心里的安全感得到了保证。GSP机制很快成为了互联网广告行业最广泛应用的机制。
这里有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当时谷歌是怎么验证GSP比GFP好的呢?不知道是否做了AB试验,如果做了肯定不是分流量(用户)做的(请思考为什么?)。我对业界的一些策略设计过于依赖AB试验持怀疑态度,没有理论支撑的AB实验,就是有所谓的结果,那也是有问题的(可回读一下之前的CVR模型试验)。我不止一次地被问怎么证明某某机制比另外一个好,证明oCPC比CPC好?难道不能直接说靠信仰吗?
在oCPC中,广告主的安全感由其赔付政策保证,即当广告主的真实转化成本大于给定转化成本时,平台做出让步,给出赔付。
2)社会效率与平台收入的平衡战
我们还是先回到CPC售卖下,聪明的小伙伴迅速发现GSP机制的“漏洞”,那就是广告主的计费小于出价,形成一个计费比(也有人叫二价率),即计费/出价。聪明的小伙伴们就想在这上面搞一些动作了,因为提高计费比,在AB实验上,广告的收入会涨呀。
首先登场的做法就是强制计费比了,简而言之就是说广告主的计费不能小于(出价*强制计费比),前文已经说过了,这个在机制上纯属瞎搞。有一个真实的例子:在某公司,有一个广告主好好地研究了GSP机制,然后就疯狂的提价抢占第一位,一下子提到系统允许的最高价,它确信第二位广告主出价不高,可惜的是它的预算瞬间被花光了,没有料到平台还有这个玩意存在,对平台的投诉也就来了,有时候好好学习也不一定有帮助哦。商业还是以诚信为本呀。
有没有什么方法,在不损失GSP激励性的同时,提升平台收益呢?那肯定有呀。
第二个登场就是调ctr或者bid的指数参数,专业术语叫t-squashing,也就是说排序规则改为ctr^t * bid,计费规则也需要改动哈,这个改动会保留GSP的激励性质,那是否可以调整t来调控收入的高低。很可惜,从理论上讲,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竞价环境情况下,调t可以带来收入提升或下降。从实际上讲,我所经历的公司,没有通过调t获取过收益。具体理论和实践在后续的《漫谈广告机制》专栏详讲。我们先假设调t可以调控收入,那么它就没有问题了吗?聪明的小伙伴可能立马会发现问题,当t不等于1时,其排序已经不是按照社会效率最大化的方式排了,当t无穷大,就是按照点击率进行排序;当t为0,那就是按照点击出价排序了,简而言之,收入的增长来自于社会效率的损失。
平台作为机制的设计者,又是机制的参与者,在社会效率最大化和平台收入最大化的平衡之战来回摇摆,甚至完全倒向平台收入最大化。
接下来粉墨登场的有:GSP+保留价,GSP的各种变形机制,最优拍卖,Deep GSP,DNA,深度组合拍卖(DCA),深度自动拍卖,WVCG等等,这些机制可以做到保留GSP的激励性质,甚至做到存在占有均衡的同时,实现平台收入的最大化,大部分收入提升依赖计费比拉动,而这些机制面临着调t一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可解决。具体理论和实践在后续的《漫谈广告机制》专栏详讲。
也许正是这些机制的不断优化,给GFP的卷土重来提供了有利条件。GFP借着oCPC的外衣悄然而至,GSP在这场新的无声的战争中猝不及防,在平台贪婪天性的促进下,早已失去阵地,留下广告主独自黯然神伤,不仅要重新走上调价的老路,还要夹带着各种回传的奇技淫巧。
oCPC下GFP是否战无不胜,无懈可击?GSP能否反败为胜,王者归来?广告主能否获取更多的安全感,在价格和回传上多一些真实,少一些虚假?请听下回《智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