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组织概览
- 一、标准化组织
- 1、ITU
- 电信标准化部门
- 无线电通信部门
- 电信发展部门
- 2、3GPP
- 3、3GPP2
- 4、CCSA
- 二、TDD-LTE与FDD-LTE系统的对比
- 三、LTE技术特点及基本指标
- 1、LTE主要技术特点
- 2、峰值数据速率
- 3、控制面延迟
- 4、用户面延迟
- 5、用户吞吐量
- 6、频谱效率
- 7、移动性
- 8、覆盖
- 9、频谱灵活性
- 10、与现有3GPP系统的共存和互操作
- 11、减小CAPEX和OPEX
一、标准化组织
1、ITU
ITU——国际电信联盟,英文全称是: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简称国际电联。
TIU的宗旨是:维持和扩大国际合作,以改进和合理的使用电信资源;促进技术设施的发展及其有效地运用,以提高电信业务的效率,扩大技术设施的用途,并尽量使用公众普遍利用,协调各国行动,已达到上述的目的。
电信标准化部门
电信标准化部门(TSS,或称ITU-T):由原来的CCITT和CCIR从事标准化工作的部门合并而成。
ITU-T的主要职责是完成电联有关电信标准方面的目标,即研究电信技术、操作和资费等问题,出版建议书,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电信标准化,包括在公共电信网上无线电系统互连和为实现互连所应具备的性能。
无线电通信部门
**无线电通信部门(RS,或称ITU-R):**核心工作是管理国际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
ITU-R的主要任务亦包括定制无线电通信系统标准,确保有效使用无线电频谱,并开展有关无线电通信系统发展的研究。
电信发展部门
**电信发展部门(TDS,或称ITU-D):**成立的目的在于帮助普及以公平可持续和支付得起的方式获取信息通信技术(ICT),将此作为促进和加深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手段。
ITU-D的主要职责是鼓励发展中国家参与电联的研究工作,组织召开技术研讨会,是发展中国家了解电联的工作,尽快应用电联的研究;鼓励国际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在发展中国家建设和完善通信网。
2、3GPP
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于1988年成立,是由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和TTC、韩国的TTA以及美国的TI合作成立的通信标准化组织。
3GPP主要是制订以GSM/GPRS核心网为基础,UTRA(FDD为W-CDMA技术,TDD为TDD-CDMA技术)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技术规范。
3GPP的目标:
- 充分挖掘GSM的技术潜力,研发了多种GSM改进型技术,如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和增强数据速率GSM演进(Enhanced Date rates for GSM Evolution,EDGE)等;
- 为了保持3GPP标准的长期竞争力,3GPP还不断地推进UTRA技术的增强和演进,研发了HSDPA、HSUPA、HSPA+和E-UTRA技术。
技术规范部(TSG)主要分为四个部门:
- TSG GERAN(GSM/EDGE RAN): 负责GSM/EDGE无线接入网技术规范的制定;
- TSG RAN: 负责3GPP除GSM/EDGE之外的无线接入技术规范的制定;
- TSG SA(业务与系统方面): 负责3GPP业务与系统方面的技术规范制定;
- TSG CT(核心网及终端): 负责3GPP核心网及终端方面的技术规范制定。
3、3GPP2
3GPP2(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 于1999年1月成立,由北美的TIA、日本的ARIB、日本的TTC、韩国的TTA四个标准化组织发起,主要是制订以ANSI-41核心网为基础,CMAD2000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技术规范。
4、CCSA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hina Communication Standards Association,CCSA)于2002年12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更好地开展通信标准研究工作,把通信运营企业、制造企业、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等关心标准的企事业单位组织起来,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标准,进行标准的协调、把关,把高技术、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准推荐给政府,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推向世界,支撑我国的通信产业,为世界通信做出贡献。
二、TDD-LTE与FDD-LTE系统的对比
LTE系统定义了频分双工(FDD) 和 时分双工(TDD) 两种双工方式。
FDD是指在对称的频率信道上接收和发送数据,通过保护频段分离发送和接收信道的方式。
TDD是指通过时间分离发送和接收信道,发送和接收使用同一载波频率的不同时隙的方式。
时间资源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分配,因此基站和移动台必须协同一致进行工作。
TDD与FDD的对比:
- FDD系统不易使用零散频段;TDD方式不需要对称使用频率,频谱利用率高。
- FDD系统复杂度较低;TDD系统基站和移动台必须协同一致进行工作,对于同步要求高。
- FDD覆盖范围较大;TDD对高速运动物体的支持性不够。
三、LTE技术特点及基本指标
1、LTE主要技术特点
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 项目是关于UTRA和UTRAN 改进的项目,是对包括核心网在内的全网的技术演进。
LTE也被通俗成为3.9G,具有100Mbps的峰值数据下载能力,被视作为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
LTE是一个高数据率、低时延和基于全分组的移动通信系统。
4G的目标主要包括:
- 实现灵活的频谱带宽配置,支持1.25~20MHz的可变带宽。
- 在数据率和频谱利用率方面,TDD-LTE实现下行峰值速率100Mbps,上行峰值速率50Mbps;FDD-LTE实现下行峰值速率150Mbps,上行峰值速率40Mbps。
- 频谱利用率为HSPA 2 ~ 4倍,用户平均吞吐量为HSPA的2 ~ 4倍。
- 提高小区边缘传输速率,改善用户在小区边缘的业务体验,增强3GPP LTE系统的覆盖性能。
- 用户面内部(单向)延迟小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低于50ms,UE从待机状态到开始传输数据,时延不超过100ms(不包括下行寻呼时延)。
- 支持增强型的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
- 降低建网成本,实现低成本演进。
- 取消电路交换(CS)域,采用基于全分组的包交换,CS域业务在PS域实现,语音部分由VoIP实现。
- 实现合理的终端复杂度,降低终端成本并延长待机时间。
- 实现与3G和其他通信系统的共存。
2、峰值数据速率
- 下行链路的瞬时峰值数据速率在20MHz下行链路频谱分配的条件下,可以达到100Mbps(5bps/Hz)(网络侧2发射天线,UE侧2接收天线条件下)。
- 上行链路的瞬时峰值数据速率在20MHz上行链路频谱分配条件下,可以达到50Mbps(2.5bps/Hz)(UE侧1发射天线情况下)。
宽频带、MIMO、高阶调制技术都是提高峰值数据速率的关键所在。
3、控制面延迟
- 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也就是类似于从Release6的空闲模式到CELL_DCH状态,控制面的传输延迟时间小于100ms,这个时间不包括寻呼延迟时间和NAS延迟时间。
- 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也就是类似于从Release6的CELL_PCH状态到CELL_DCH状态,控制面传输延迟时间小于50ms,这个时间不包括DRX间隔。
控制面容量频谱分配是5MHz的情况下,期望每小区至少支持200个激活状态的用户。在更高的频谱分配情况下,期望每小区至少支持400个激活状态的用户。
4、用户面延迟
用户面延迟定义为一个数据包从UE/RAN边界节点(RAN edge node)的IP层传输到RAN边界节点/UE的IP层的单向传输时间。
在“零负载”(即单用户、单数据流)和“小IP包”(即只有一个IP头、而不包含任何有效载荷)的情况下,期望的用户面延迟单向不超过5ms。
5、用户吞吐量
下行链路:
- 在5%CDF(累计分布函数)处的每MHz用户吞吐量应达到R6 HSDPA的2~3倍。
- 每MHz平均用户吞吐量应达到R6 HSDPA的3~4倍。
Tips:此时R6 HSDPA是1发2收,而LTE是2发2收。
上行链路:
- 在CDF处的每MHz用户吞吐量应达到R6 HSUPA的2~3倍。
- 每MHz平均用户吞吐量应达到R6 HSUPA的2~3倍。
Tips:此时R6 HSUPA是1发2收,LTE也是1发2收。
6、频谱效率
-
下行链路:在一个有效负荷的网络中,LTE频谱效率(用每站址、每Hz、每秒的比特数衡量)的目标是R6 HSDPA的3~4倍。
Tips:此时R6 HSDPA是1发1收,而LTE是2发2收。 -
上行链路:在一个有效负荷的网络中,LTE频谱效率(用每站址、每Hz、每秒的比特数衡量)的目标是R6 HSUPA的2~3倍。
Tips:此时R6 HSUPA是1发2收,LTE也是1发2收。
7、移动性
E-UTRAN:
- 0 ~ 15Km/h ---- 最优网络性能;
- 15 ~ 120Km/h ---- 高性能服务;
- 120 ~ 350Km/h(某些频段可达500Km/h) ---- 保持蜂窝网络移动性。
在R6 CS域提供的语音和其他实时业务在E-UTRAN中将通过PS域支持,这些业务应该在各种移动速度下都能够达到或者高于UTRAN的服务质量。
8、覆盖
E-UTRAN系统应该能在重用目前UTRAN站点和载频的基础上灵活地支持各种覆盖场景,实现上述用户吞吐量、频谱效率和移动性等性能指标。
E-UTRA系统在不同覆盖范围内的性能要求如下:
- 覆盖半径在5km内:上述用户吞吐量、频谱效率和移动性等性能指标必须完全满足。
- 覆盖半径在30km内:用户吞吐量指标可以略有下降,频谱效率指标可以下降、但仍在可接收范围内,移动性指标扔应完全满足。
- 覆盖半径最大可达100km。
9、频谱灵活性
频谱灵活性一方面支持不同大小的频谱分配,支持成对和非成对的频谱。
频谱灵活性另一方面支持不同频谱资源的整合。
10、与现有3GPP系统的共存和互操作
E-UTRA与其他3GPP系统的互操作需求包括但不限于:
- E-UTRAN 和 UTRAN/GERAN 多模终端支持对 UTRAN/GERAN 系统的测量,并支持 E-UTRAN 系统和 UTRAN/GERAN 系统之间的切换。
- E-UTRAN 应有效支持系统间测量。
- 对于实时业务, E-UTRAN 和 UTRAN 之间的切换中断时间应低于300ms。
- 对于非实时业务, E-UTRAN 和 UTRAN 之间的切换中断时间应低于500ms。
- 对于实时业务, E-UTRAN 和 GERAN 之间的切换中断时间应低于300ms。
- 对于非实时业务, E-UTRAN 和 GERAN 之间的切换中断时间应低于500ms。
- 处于非激活状态(类似R6 Idle模式或Cell_PCH状态)的多模终端只需监测GERAN,UTRA或E-UTRA中一个系统的寻呼信息。
11、减小CAPEX和OPEX
体系结构的扁平化和中间节点的减少使得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得以显著降低。
-
上下文内容
- 上文: 任务三:LTE背景介绍
- 下文:敬请期待
-
更新时间
- 22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