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什么是EPC?
- 二、EPC的优势和特征
- 2.1、EPC的优势
- 2.2、EPC的特征
- 三、EPC项目管理平台
- 3.1、平台简介
- 3.2、平台优势
- 3.3、平台功能模块
一、什么是EPC?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
二、EPC的优势和特征
2.1、EPC的优势
较传统承包模式而言,EPC总承包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基本优势:
-
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强调和发挥,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
-
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
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
2.2、EPC的特征
基于EPC总承包模式较传统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所具有的前述基本优势,其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业主)不应该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而应该给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工作自由。譬如,发包人(业主)不应该审核大部分的施工图纸、不应该检查每一个施工工序。发包人(业主)需要做的是了解工程进度、了解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建设结果是否能够最终满足合同规定的建设工程的功能标准。
-
发包人(业主)对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即过程控制模式和事后监督模式。
① 所谓过程控制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聘请监理工程师监督总承包商“设计、采购、施工”的各个环节,并签发支付证书。发包人(业主)通过监理工程师各个环节的监督,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FIDIC编制的《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即是采用该种模式。
② 所谓事后监督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一般不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但在竣工验收环节较为严格,通过严格的竣工验收对项目实施总过程进行事后监督。FIDIC编制的《设计、采购、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即是采用该种模式。
-
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负总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建设工程的所有专业分包人履约行为负总责。也即,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
三、EPC项目管理平台
3.1、平台简介
EPC项目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云计算、BIM等技术,基于自主研发的BOS平台,构建EPC项目管理系统,打造以项目为中心的移动管理平台。
EPC项目管理平台在业务应用方面,覆盖设计、资料、质量、进度、合同、费用、安全、文档等全过程管理,优化业务应用模式,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向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在信息平台方面,构建柔性灵活、快速开发的信息基础平台,加强移动终端开发,支持工程项目管理需求,扩展公司信息管理能力。
EPC项目管理平台登录界面
3.2、平台优势
- EPC方、设计方、监理方、供应商使用同一个项目管理平台、形成多方协作平台。
- 平台着重把控工程项目两条主控线:进度、成本。
工程成本支出与施工进度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一般情况下,累计成本支出与项目进度成正比。但是单纯地观察资金消耗的速度并不能对成本管控、进度状态做出准确有效的估计。要真正有效地控制成本,必须持续监督花在项目上的资金量并与工作进度对比。
3.3、平台功能模块
EPC项目管理平台的功能可以概况为:一个平台,三大层次、十二大模块。
EPC项目管理平台十二大功能模块
一个平台:
EPC项目管理平台构建了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在一个协同平台中解决项目施工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模块之间的不同服务通过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应用能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三大层次:
EPC项目管理平台包括三大层次,分别是——硬件支撑平台、BIM模型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础,BIM模型支撑平台是模型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十二大模块:
应用系统平台是EPC项目管理平台信息化的手段,根据建筑行业需求,结合项目管理经验,广州君和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部署了十二大应用,即模型管理、设计管理、合同管理、技术资料、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验收管理、构件跟踪、算量算价、成品材料、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