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记:
晶体管(或半导体)的热阻与温度、功耗之间的关系为:
Ta=Tj-*P(Rjc+Rcs+Rsa)=Tj-P*Rja
公式中,Ta(Ambient temperature)表示环境温度
Tj(Junction temperature)表示晶体管的结温,也就是封装内部半导体裸片的温度。硅片的最高温度一般为150度。
P表示功耗,即在此晶体管上消耗掉的功率。
Rjc( Junction−to−Case)表示结壳间的热阻,内部硅片与封装外壳间的热阻,大功率的晶体管一般采用金属封装,其热阻小于陶瓷,陶瓷又小于塑料。
Rcs()表示晶体管外壳与散热器间的热阻,晶体管封装与散热器温度并不相同,因此要在两者间加垫片或者涂导热硅脂,进一步减小热阻。
Rsa()表示散热器与环境间的热阻
Rja(Junction−to−Ambient )表示结与环境间的热阻
当功率晶体管的散热片足够大而且接触足够良好时,可以认为封装壳温Tc=Ta(环境温度),晶体管外壳与环境间的热阻 Rca=Rcs+Rsa=0。此时 Ta=Tj-*P(Rjc+Rcs+Rsa)演化成公式Ta=Tc=Tj-P*Rjc。
数据手册一般会给出:最大允许功耗Pcm、Rjc及(或) Rja等参数。一般Pcm是指在Tc=25℃或Ta=25℃时的最大允许功耗。当使用温度大于25℃时,会有一个降额指标。
以ON公司的三级管2N5551为例:
可知,当壳温Tc=25℃时的最大允许功耗是1.5W,Rjc是83.3度/W。
代入公式Tc=Tj- P*Rjc有:25=Tj-1.5*83.3可以从中推出最大允许结温Tj为150度。一般芯片最大允许结温是确定的,半导体裸片一般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固定的,大约150度。
所以,2N5551的允许壳温与允许功耗之间的关系为:Tc=150-P*83.3。比如,假设管子的功耗为1W,那么,允许的壳温Tc=150-1*83.3=66.7度。当使用时必须保证2N5551外壳的温度低于66.7度,不然就会使结温超过150度,可能损坏2N5551。
注意,上面的计算是基于壳温是25度的前提下的,如果壳温高于25℃,功率就要降额使用。
最大允许功耗1.5W下面的就是降额常数值。规格书中给出的降额为12mW/度(0.012W/度)。比如,当Tc=40度,那么最大功耗降为了1.5-0.012*(40-25)=1.32。我们可以用公式来验证这个结论。假设壳温为Tc,那么,功率降额为0.012*(Tc-25)。则此时最大总功耗为1.5-0.012*(Tc-25)。把此时的条件代入公式Tc=Tj- P*Rjc得出:Tc=150-(1.5-0.012*(Tc-25))*83.3,公式成立,说明我们的推论是没有问题的。
总之,晶体管手册上的持续电流ID只是说在散热理想的状态下能够达到(比如液氮),而实际的稳定工作持续电流则受制于热阻和封装耗散功率,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