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做了18次测试,每次测试发现的缺陷个数如下表所示:
测试序号 | 发现缺陷数 |
1 | 60 |
2 | 96 |
3 | 157 |
4 | 191 |
5 | 155 |
6 | 106 |
7 | 64 |
8 | 335 |
9 | 92 |
10 | 196 |
11 | 109 |
12 | 133 |
13 | 166 |
14 | 129 |
15 | 16 |
16 | 30 |
17 | 19 |
18 | 5 |
对上述的数据在ZenDAS中进行Gompertz曲线的拟合结果如下:
Gompertz模型
方法
曲线拟合算法:Levenberg-MarquardtGompertz
统计量描述
变量 | N | 累计值 | 轮次 |
发现缺陷数 | 18 | 2059 | - |
序号 | 18 | - | 18 |
求解Kab
Kab | 估计值 |
K | 2319.0866 |
a | 0.0202 |
b | 0.8092 |
快速上升的拐点识别
描述 | 值 |
缺陷快速上升的拐点t值 | 6.4323 |
缺陷快速上升的拐点y值 | 853.1443 |
当前测试的次数 | 18 |
缺陷目标值计算
描述 | 值 |
期望遗留缺陷率 | 5% |
已发现的累计缺陷值 | 2059 |
应遗留的缺陷数 | 115.9543 |
实现目标的理想测试次数
描述 | 值 |
应发现的缺陷数 | 2203.1322 |
距离目标缺陷数差距 | 144.1322 |
还需测试的次数 | 3.4623 |
缺陷分析趋势图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
1 软件中隐藏的缺陷数为:2319个。
2 如果设置缺陷遗留率为5%,则应该发现2203个缺陷。
3 当前已经发现了2059个缺陷,还需要再发现144个发现。
4 如果要再发现144个缺陷,还需要3-4次测试。
Gompertz模型的原理可以参考历史的这篇博客:
使用Gompertz模型预测非典的趋势_麦哲思科技任甲林的博客-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