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架构思维的六要素》中提到成本、规划、需求、维护、人员和质量是要考量的留个维度。咱们在日常工作中多少都会接触一些相关的管理方法,但是似乎是不知道也不影响干活,所以很多人也没有去深究。但实际上很可能知道了做事就更能抓住重点。
关键路径法是一种项目进度控制方法,起源于1940年的杜邦公司的曼哈顿工程和1950年美国海军潜海导弹工程。在两个事件中,关键路径法被用于管理失控的复杂性工程。1960年,美国航空使用关键路径法控制登月计划的进度。关键路径法因挽救了悉尼歌剧院工程备受美誉,因1973年在纽约快速完成了世贸中心的建设巩固了它的地位。
关键路径法有多重要呢?重要到以至于很多朋友上学的时候都学过,我就记得我大学时时学过的,但当时对我很抽象,不知道有什么用。
关键路径法的核心是要做网络图,分为节点图和箭头图两种。
在节点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事件。比如下面图中每个圆圈代表一个时间,箭头表示依赖关系,箭头的长度没有关系。完成事件所花的时间都在圆圈中表示。
举昨天在《软件设计的核心方法及实例解析》里讲的例子:
假如咱们是做金融收单的。就是说咱们的业务是上游有人请求咱们,咱们把请求的数据落库,落库的数据就是单据。然后咱们请求下游进行实际处理。
标准接口由开发小哥哥A来开发,处理并落库的步骤由开发小哥哥B来搞定,支付宝接口是现成的,但是支付宝团队派出开发小哥哥C和B进行最后的联调测试。
通过上图,请计算最短工期为几天?
答案是最短的这个,有的朋友说A和B联调、B和C联调都要用B的时间,B的联调花费就是7天了呀。咱们实际做项目的时候不这么算,实际上这个时间要把A和B联调时,C来找联调的中断时间要算到A和B联调里去,所以关键路径工期是开发最长的2天+联调最长的5天。
箭头法中箭头代表事件,圆圈代表对事件的依赖。上图使用箭头法重画如下:
因为B和C联调依赖于B独自开发完成,所以图中有条虚线,代表重复使用的虚拟事件。
节点图法和箭头图法相比较,节点图法不需要使用虚拟节点,看着更简单。但是箭头图天然就有最终节点作为里程碑节点,这是它的优势。
虽然关键路径法,工作中提到的不多。但实际上大家实际计算的时候都在用,最终会以计划表等形式呈现。在上瑜伽课的时候,老师教的每个动作都有名字,不知道名字其实也照样练,但是知道之后就会觉得练得更成体系,如果哪个动作练得不好,还可以根据名字上网上搜索。关键路径法也是一样,虽然一直在用,明确了自己用的是什么,正规是怎么用的,做事就更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