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OSI七层模型主要功能
OSI---开放(协议公有)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解决数据传输不兼容性
IS0---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OSI
7层(基本功):
- 应用层:人机交互的接口,接收应用程序的数据
- 表示层:翻译,将逻辑语言转为二进制语言--加密-解密
- 会话层:建立,维持,终止会话虚连接
- 传输层:选择数据的传输方式,区分不同的流量 端口号(静态1-1023,动态1024-65536)
- TCP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
- (数据量大,同步性,数据丢失要求不高)
- 可靠性: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排序机制,控制机制
- 面向连接: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 可靠性: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排序机制,控制机制
-
- 网络层:编地,寻址
- 数据链路层:根据不同物理链路定义二层的封装协议,逻辑链路控制层-,局域网int,广域网ppp hdlc
- 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描述上层使用了什么协议
- IPV4---0X0800
- IPV6---0X08DD
- MPLS---LABEL 2.5
- MPLS---OX8847
- 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针对物理传输介质为以太网,MA访问,地址二层地址,
- 物理层:二进制传输
-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 串行化---将二层的数据帧转为bit流
- bit 流 转为数据帧---格式化
-
PDU--- 协议数据单元上三层 ----- 数据传输层 ---- 数据段网络层 -f--- 数据包数据链路层 ---- 数据帧物理层 --- 比特流
- 表示层:翻译,将逻辑语言转为二进制语言--加密-解密
TCP/IP模型:
2.描述TCP和UDP协议的主要区别
TCP:1.tcp:传输效率低 2.tcp有序列号
UDP:无效的传输 无ack 视频 语言 ---RTP+UDP
3.介绍TCP三次握手机制?为什么TCP握手需要三次?
C S
发生同步(syn)-------------->
<---------ACK+同步请求(syn)
ACK--------------------->
BGP:
4.什么是DHCP?描述工作过程?
5.什么是ARP? 谈谈ARP协议的主要功能
ARP---地址解析协议 IP和MAC转换查询协议,基于二层封装
1.正行---通过对方的IP地址请求对方MAC
2.反向---通过对方的MAC地址请求对方的IP地址,无盘工作站
3.逆向---用于帧中继 FR
4.无故ARP,免费ARP---进行地址冲突检测的
5.代理ARP,PBR---本地PBR(请求的IP地址不在三层路由内,路由器就会代理请求发生本地地址)
6.什么是广播域,什么是冲突域
HUB---多接口,信号差
网桥:二层设备,基于软件转发,接口少,接口共享设备的转发资源
交换机:二层设备,基于硬件转发,接口多,转发资源独立,基于MAC地址查表转发---交换机每一个接口都是冲突域
路由器:隔离广播域
CSMA/CD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7.什么是NAT?有那些NAT?
网络地址转换,
增加服务器的安全性
节约IP地址
1对1----静态 多对多的--动态 多对1---napt
9.简述IP数据包结构?并解释对应内容?
Version(版本):4比特位。标识IP报头的版本和格式,ipv4数据包的该字段设置为:0100
·IHL( Internet报头长度): 该字段长度为4比特位,有效报头的最小值为5。即0101 ----20字节 1111----60字节
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 该字段长度为8比特位,标记流量,IP优先级方式:3+5 前三个bit对流量进行标记,0-7级,wfq---0 7 7级保留 6级给协议流量 OSPF EIGRP QS服务质量
DSCP----区分服务代码点---6+2前6个bit 进行流量标记 2^6=64 0-63 后面两个bit ENC---显示拥塞通告
IPP DSCP
PHB---逐条行为 per hop ----21种行为 EF AF default cs---分类选择
·Identification(标识符): 该字段长度为16比特位。它标识分段所属的组,所属为同一组则标识符相同。在网络层中也可把流量区分开来,用于流量分片。
·Flags(标记位): 该字段长度为3比特位。它分为三分部分,保留位(reserved bit)为0;分片位(Don`t fragent)当为1时标识未分片,0则标识被分片;更多位(more fragments)为0标识最后分段,为1标识更多分段。
·Fragment Offset(分段偏移): 该字段长度为13位比特位。用来重排序,它标识分段在当前数据包的位置,单位为字节。
·Time to Live(存活时间): 该字段长度为8比特位。在网络中标识数据包最大存活时间,用来防止路由环路,每经过一台路由器则TTL字段减去1,直到为0,此数据包直接被丢弃。其值最大为255,单位为s。然而现在路由器转发数据包都是用跳数来作为衡量单位。
·Protocol(协议): 该字段长度为8比特位。它用来标识上层协议(0—255),上图为6标识为TCP6协议号,UDP 17。
·Header Checksum(报头校验和): 该字段长度为16比特位。 这个16位字段只对首部查错,不包括数据部分。在每一跳,路由器都要重新计算出的首部检验和并与此字段进行比对,如果不一致,此报文将会被丢弃。重新计算的必要性是因为每一跳的一些首部字段(如TTL、Flag、Offset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不检查数据部分是为了减少工作量。数据区的错误留待上层协议处理——(UDP)和(TCP)都有检验和字段。此处的检验计算方法不使用CRC。
·Source address(源地址): 该字段长度为32比特位。它标识发送者的ip地址。
·Destination address(目的地址): 该字段长度为32比特位。它标识接受者的ip地址。
·options(ip选项): 该字段长度可变。该字段提供某些控制功能,但在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这些功能。里面包括机制有松散路由,严格路由,路由记录及时间戳。
·padding(填充): 通过options字段后面补充0来补齐32位比特位,padding的和位0或者是32的倍数。
9个IP地址
OSI------2 3 4 的连续
10.RIP的防环机制
最大跳数
水平分隔
水平分割法的规则和原理是:路由器从某个接口接收到的更新信息不允许再从这个接口发回去。
毒性逆转水平分隔
从一个接口收到的路由,会从这个接口泛洪出去,但这条路由的METRIC是无穷大。
抑制计时器---180s
触发更新
11.RIP协议的计时器有哪些
更新计时器---30s更新
无效计时器---180s---不活动转发路由表--关小黑屋
垃圾回收计时器----120s(华为删除)(180s死亡 思科--掩埋240s)
华为:更新30 无效 180 垃圾回收120
思科:更新 30 无效 180 抑制 180 刷新 240
V1 有类别 不传递网络掩码 V2无类别 传递网络掩码的
12.OSPF协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型协议 基于IP封装 ---协议号89 IP传递不可靠 传递网络掩码
OSPF建立连接的条件
1.router-id :必须唯一
2.area id:必须一致
3.认证类型(不认证 0 明文认证 1 MD5 2 密文认证)认证数据
4.hello时间 死亡时间 相同
5.特殊区域相同 (E----代码是否支持5类LSA N---是否支持7类LSA P是否支持7->5的LSA)
正常区域:E=1 N=0
stub区域:E=0 N =0
哪些LSA不支持7->5 LSA
OSPF消息数据报:
hello(建立邻居 维持邻居)周期性发生
DBD (1.进行主从的选举,2.携带LSA目录信息)
LSR(链路状态的请求,请求LSA信息)
LSU(链路状态更新,发生LSA信息)
LSACK(链路状态确认,进行确认时使用)---隐式确认
显示确认:发了数据需要有回复
隐式确认:发了数据不需要回复
MTU 要匹配
DD
ospf邻居状态机制
ABR 区域边界路由器
ASBR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综上所述,ABSR一般是位于非OSPF区域和OSPF区域间互联的路由器,而ABR是OSPF种多个区域连接区域0间的路由器。
OSPF 的 LSA-4 和 LSA-5 的区别是什么?
LSA-4 即类型4:ASBR Summary LSA:由ABR发出,ASBR汇总LSA除了所通告的目的地是一个ASBR而不是一个网络外,其他同Network Summary LSA。
LSA-5 即类型5:AS External LSA:发自ASBR路由器,用来通告到达OSPF自治系统外部的目的地,或者OSPF自治系统那个外部的缺省路由的LSA.这种LSA将在全AS内泛洪(4个特殊区域除外)。
init——初始状态:此状态在接受和发送OSPF--hello包,hello包目的IP地址为224.0.0.5,IP头部里面TTL:.1;其中hello包内容包含;自己的RID,邻居ID,DR地址,BDR地址、接口优先级、hello包发送间隔时间10秒、hello包死亡超时时间40秒等
2-WAY——双向邻接状态:(当我收到邻居发来的hello,这个hello包里面邻居ID字段是我自己的RID,则我当前状态为2-way状态)在此状态下如果链路类型为广播的话开始选举DR和BDR,选举DR和BDR的时候有一个40秒等待时间,当40秒后这个链路还没有选举出来DR或者BDR我当前接口就会变成DR
EXSTART——信息交换初始状态:发送空的LSDBD数据库摘要信息,确定主从关系和LSA的序列号范围,谁是主谁先发送LSDBD数据库摘要信息,谁是主采用谁的序列号;谁的RID大谁为主设备;
exchange——信息交换状态:同步数据库LSDBD LSR LSU LSACK【双方发送完hello报文后,会相互发送LSDBD报文,然后每台路由器会检查自己的拓扑表中还缺失哪条条目,这时候才会发送LSU来请求缺失的条目,对方通过LSACK来回复这条缺失的条目。直到双方的拓扑数据库达到一致,这时候每台路由器会以自己为根,执行SPF算法,构建路由表。】
loading状态——信息加载状态:通过exchange第一次同步没有完成所有的数据同步动作,在进行LSR\LSU\LSACK同步行为,为loading状态
full——完全邻接状态:运行SPF算法,计算最佳路由,放入自己路由表
down—— 邻居关系关闭状态:超过40秒没有收到邻居的hello包;认证失败、区域类型不一致..
1、节省区域中的每一个设备的系统资源
大区域被划分以后,小区域中的数据库内容就会变少同一个区域中的所有的路由器,数据库是完全相同
2、增强 OSPF 网络的稳定性
一个不稳定链路造成的不良影响,仅在同一个区中传播,不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区别:
1、开销值
第一类外部路由的AS外部开销被认为和AS内部开销值是同一数量级的,因此第一类外部路由的开销值为AS内部开销值(路由器到ASBR的开销)与AS外部开销值之和;
第二类外部路由的AS外部开销值被认为远大于AS内部开销值,因此第二类外部路由的开销值只是AS外部开销值,忽略AS内部开销值。
2、优先级
第一类外部路由比第二类外部路由优先,VRP中引入的外部路由类型缺省为第二类。
3、COST值
第一类外部路由:该路由引入OSPF时的COST加上本路由器到达ASBR/Forwarding Address的COST值;
第二类外部路由:仅计算该路由引入OSPF时的COST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