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议上,你是否流程规范讲到一半突然卡逻辑、测分会议疯狂输出周围却一脸问号?提交缺陷时,你又是否被告知看不懂,要求补充信息?受挫时捶胸顿足“表达可太太太重要了,难道我天生脑子转的就比别人慢?”,不要这么悲观,表达存在问题多是提前没进行思考,此时要学会系统思考(内容完整不遗漏)和增加逻辑(令人信服不轻浮)。
凭心而论咱也算个细心谨慎的人,一个方案通篇几乎无错字描述的也还算通畅,但总有一两个“吹毛求疵”的听众打反对牌,只要有一点没讲明白,这些人扣着细节问啊问,导致整个会议都在解决个人问题,自己想强调的点却被大家遗忘,讲的内容完全跑偏了!嘿,你别说,类似现象可不止一二次,自己想表达的没表达出来,会议白开方案白出,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了?
如果你处于互联网工作环境,会经常性地多做少想,在软件工程里又称“敏捷思维”,这个方案可以让产品快速上线盈利,大致流程是:如果想开发一个产品,为节约成本会先做一个雏形交给用户,通过不断聆听用户的反馈进而迭代产品。就像饭店研究一道新菜,会以极低价格让用户试吃并进行反馈,厨师再根据反馈不断更换配方以适应大众口味。
互联网人多做少想的思维特点导致我们缺乏更系统的思考,大到一个会议小到一个方案都会不自主地陷入敏捷思维:一件事情先做做看,不满意了再重新修改呗!这种做法是互联网开发的利器,但若用在日常生活中就显得有些粗糙,比如你的方案会漏洞百出。奇怪的是,一些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讲起话头头是道,但若揪着细节向他提问,他又支支吾吾讲不出来,这是因为这些人思考不系统并且缺乏逻辑。
系统思考,内容完整不遗漏
比如你提议以下游玩方案:
- 第一天坐车去香山玩。
- 第二天坐高铁去杭州玩。
听众一定会抛出疑问:几点坐车、去哪坐车、吃饭怎么解决、晚上住哪、几点坐高铁等等。问题出在内容不完整,总是遗漏东西,此时要把自己当成听众不断抛出疑问,然后进行解答,正所谓自问自答。比如你的主题是“大家早上打卡”,此时就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执行者会有哪些疑问呢?下面简单列了一些可供参考。
1、之前没说要打卡呀为什么突然让打卡?答...
2、我该怎么打卡呀,是刷工牌还是下载 app?答...
3、我平时都是 9点来上班的,早上几点打卡呀?答...
大家多多少少都存在这样的困惑:“一万个听众心中有一万个疑问,我又不是听众,怎么可能知道所有人的想法?”,这就需要“系统思考”方法,强烈推荐5W2H,其实大家对5W2H应该不陌生,在作文课或多或少听过(描述事情要有起因、时间、地点、人物等等),若遵循该方法就能够清晰地表达思想得高分,咱们5W2H与写作技巧基本类似。
- what:什么事情
- why:为什么要做
- who:参与者是谁
- when:什么时间做
- where:在哪做
- how:怎么做
- how much:要做多少
我们把“打卡”的例子用5W2H修改一下,思考的点就更全面了。
小知识:5W2H又叫七问分析法,最早用于二战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其简单、方便,易于理解、实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
增加逻辑,令人信服不轻浮
我们利用5W2H能够全面的梳理出听众疑问,若随意回答会让人摸不到头脑,找不到逻辑!比如回答“为什么要打卡”,你的思考逻辑是规范作息、统一制度、增加工资。这就让听众很挠头“你说的这三点没有前后关联啊,规范作息就能加工资?规范作息不就是统一制度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推荐使用归纳和演绎法。归纳和演绎是科学研究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逻辑思维方法,这里斗胆引用一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切科学研究都必须运用到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其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例如:
- 大前提:动物不能长生不老。
- 小前提:狗是动物。
- 结论:所以,狗不能长生不老。
如果用演绎重新组织“打卡”逻辑,将会是下面这样。PS:有人可能不认同下面的三段论观点,建议大家不要局限于例子细节上。
归纳推理的主要形式是由特殊到一般,其主要形式是并列举例,如果用归纳重新组织“打卡”逻辑,将会是下面这样。
若对列举的内容有疑问,其实可以继续系统思考、提问。
想学习却无从下手,该如何学习?
这里我准备了对应上面的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可以自学神器,已经项目练手。
最后送上一句话: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自己的价值取决于你的追求和心态,一切美好的愿望,不在等待中拥有,而是在奋斗中争取。
如果我的博客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内容,请 “点赞” “评论” “收藏” 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