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https://www.zhihu.com/tardis/zm/art/410244111?source_id=1005
从思维的技术到思维的格局,再到专注努力与漫长人生中坚忍的精神图腾,作者通过方法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介绍了深度思思维的学习方法。
深度思维简介
- 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
- 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
- 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
- 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
思维逻辑链
面对一个现象,向前追溯原因,向后追寻结果。
5 Why 思考法
不断追问,直到问题没有意义为止,提问要有意义,避免情绪化,回答内容要可控
5 So 思考法
要与常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进行推论,停在概率低得没有实际指导作用的那一级,然后等待时间推进,从而使得后面几级的概率自动提高,再继续向后推论。——未来要在规划中边走边看
换位思维
从别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思考问题,感受别人的内心所想,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自己的推论和行动。
- 需要建立共同认知系统——类似经历体验、临时体验、寻找有相应经历的人来试用
- 克服自我中心——“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建立抽离感、观察他人喜好
六顶思考帽(凡重大决策,每种帽子都需上场,不要有遗漏)
- (白色)客观事实——缺乏论据材料时登场
- (绿色)创新思维——负责开拓新的解决方案和产生新想法
- (黄色)乐观思考——应对悲观的事,危险中寻找机会
- (黑色)保守行事——对认为容易做的事进行危险评估
- (红色)感性直觉——经常出现,对比前后变化判断事情是否发展顺利
- (蓝色)全局分析——场面混乱时登场
可视化思维
将各种信息(包括任务的原始信息、你推演出的临时信息、你大脑中已有的信息)以看得见的形式集中存储在某个平面上——纸张、黑板、电脑屏幕等,储存的信息往往是文字和图形的混合体。——更大、更稳定的外部缓存;更全局、更宏观的视角
艾森豪威尔矩阵
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优先去做,大部分时间应该做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不做那些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并尽量减少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或交由他人去做。
安索夫矩阵
一个企业常犯的最大错误,莫过于不经历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延伸等环节,直接就进入多元化。
策略师时间矩阵
越重要的事情越先做,越简单的事情越先做。(容易度:耗时度,技术难度;重要度:损益程度、影响广度、扩散度)
在信息爆炸、杂乱的信息流不断冲击的时代,我们需要策略师事件矩阵协助我们分析问题,策略师时间矩阵的指导思想是:越重要的事情越先做,越简单的事情越先做。“容易”作为其中一个维度,也让许多人养成拖延症的坏习惯,有时候因为一开始存在困难,另一个是因为自己内心畏惧困难,所以迟迟不能下定决心,迟迟不能开始。
面对拖延症,我们可以选择最容易的事着手,或者采用五分钟原则,暗示自己只做五分钟就可以了,日积月累,每次或每天的五分钟,当量变达到质变时,恭喜你,闯关成功了。
“容易”可以用两个维度来衡量,非别是耗时度和技术难度,耗时越短的事情越容易做,技术难度越低的越容易。“重要度”可以用三个维度来衡量,非别是损益程度、影响广度、扩散度。损益度代表这件事情做了有多大好处;影响广度代表这件事情影响多少人事物;扩散度代表这件事情后续造成多少米诺骨牌式的连带效应。
当我们遇到许多繁杂的事的时候,不要紧张,也不更着急,更不能乱了阵脚,临危不惧,冷静思考,静心分析,一件事一件事的解决,方能走出困境!
蔡格尼克效应
大脑就是会强制性地想起这些未完成的事。——破解方法:制订一个计划
工作仪表盘——最复杂的任务也能梳理清楚
1927年,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群人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乙组演算中途突然被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
没做完,就被打断,这种感觉很不爽!不爽的感觉深刻地留在乙组人的记忆中,久久不能忘怀。而正常完成任务的甲组,因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他们很快忘记了任务。
这个效应就叫做“蔡格尼克效应”
蔡戈尼效应:又被称作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指人们天生就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
人们有时候很容易忘记已经完成的工作,因为他想要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了满足。
但是对于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却可以给他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们时时刻刻都想去把那件事情了结了。
蔡格尼克效应会使人走入两个极端:
一是未完成情结,放不下未竟之事。
有些人过分强求,面对人、事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就像很多人放不下初恋,但回不到过去,也无法很好地珍惜身边人,总是奢望着“已失去”。
二是无法开始,事情只做开头。
这是驱动力过弱的极端,导致做任何事都拖沓啰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一件事情还没做完,就开始转移目标做另一件事,最终每件事都没有很好地完成。你的家里会不会有很多看了一半或翻了几页的书呢?
面对这样的心理影响我们要如何做呢?
- 接纳不完美
没有谁的生活是完美无瑕的,不完美才是生活的真相。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有些人、有些事,过去就不会再重来,一直纠结只会让自己沉溺在过去的河流里无法上岸,也无法呼吸。接纳不完美,需要知道未完成的事情并非是不完美,而是生活中一个珍贵的“遗憾”,已经过去的事情。
- 敢于放弃
敢于放弃,是和“完美幻想”的道别,是对“不完美”的接纳。放弃不是要我们不去努力,而是让我们看清努力的方向,有所取舍。在决定放弃时,可以给自己一场仪式化的放弃,比如写一封信给遥远过去的那个“TA”,与“已失去”道别;比如郑重地告诉自己,现在的自己无法承担这份责任,但会为将来的承担力而努力。
- 珍惜当下拥有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馆训是“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带着过去所有经历所积累的资源和能力,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流程思维
警惕秘籍型思维
半真半假的东西最具有欺骗性、作用往往被放大
全流程优化
将任务分为多个流程,对每个流程进行优化流程分为顺序性、连贯型(复利VS复亏)、并行结构与串行结构(从串行到并行就是优化)
思维格局
生态思维
思考某个事物的时候,不应仅仅思考这个个体,还应思考所处的整个生态,即个体周边的环境及与环境的关系,洞察复杂生态中潜藏的机会——在宏观层面上做出更巧妙的战略选择
- 衍生模型1:淘金模型——思考所处生态状况,思考与竞争者共生
- 衍生模型2:森林模型——避开强者的生态位(时间、空间、食物等)
- 衍生模型3:池塘模型——平台模型,资源整合,创造自己的平台(再渺小的个人,也要有宏大的格局)
系统思维
注重理解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系统不等于部分之和,理解事物的复杂因果规律
- 绘制系统动力图
- 识别并改变可调节点和流向
- 规划并执行良性循环
大势思维
看清未来大势,借助时代和趋势的力量
- 趋势:因为某种内在规律而导致的未来的大概率或者必然走向。
- 强大的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当它和其他规律起冲突的时候,往往能够覆盖、推翻其他规律,是规律中的强者。(eg.马太效应与知识积累、个人储蓄、人口规律)
- 科技进步也是一个能创造趋势的强大规律
- 政府规划——五年计划、一些重要的产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划
- 广泛的共识——物联网、AI。
- 历史类比法——物联网VS互联网——新信息发布平台、新信息形态与新流量入口,并再次改变广告和营销产业的运作方式。
- 与人口有关的规律——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等
- 多种思维方法与各种规律相结合——想思考出一般人不知道的结论
兵法思维
如何规避风险,捕捉机会,掌握主动权,以确保在人生中取得总体上最优的发展
- 先胜后战——先算清楚胜败几率再行动,应用凯利公式可计算金钱、时间、精力等的投入。
- 培养先胜后战思维习惯,保证不受情绪影响。
- 对于出身平凡、缺乏资源、没有背景的人来说,专注做好一件事才是大概率的生存之道。
- 专注,就是把你(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资源等,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去,而不要分散到多个地方。
- 专注一个领域与通识教育、多学技能、多了解社会动态等都没有冲突——只要不造成信息过载和拖延即可。
- 要确认某个领域是否值得你专注努力,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它最好不要违反大级别的趋势。
- 突破快速提高末期的技术瓶颈——各类思维技术与预期回报。
- 社会在树立一种少年得志的榜样,但对于大部人来说,更靠谱的是大器晚成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