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QL——redis的安装,配置与简单操作

news2025/2/22 0:18:32

1.缓存的相关知识

1.1 缓存的概念

缓存是为了调节速度不一致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物质的速度,在中间对速度较慢的一方起到加速作用,比如CPU的一级、二级缓存是保存了CPU最近经常访问的数据,内存是保存CPU经常访问硬盘的数据,而且硬盘也有大小不一的缓存,甚至是物理服务器的raid 卡有也缓存,都是为了起到加速CPU 访问硬盘数据的目的,因为CPU的速度太快了,CPU需要的数据由于硬盘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CPU的需求,因此CPU缓存、内存、Raid 卡缓存以及硬盘缓存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CPU的数据需求,即CPU 从缓存读取数据可以大幅提高CPU的工作效率。


1.2 系统缓存

buffer与cache:

buffer: 缓冲也叫写缓冲,一般用于写操作,可以将数据先写入内存再写入磁盘,buffer 一般用于写缓冲,用于解决不同介质的速度不一致的缓冲,先将数据临时写入到里自己最近的地方,以提高写入速度,CPU会把数据先写到内存的磁盘缓冲区,然后就认为数据已经写入完成看,然后由内核在后续的时间在写入磁盘,所以服务器突然断电会丢失内存中的部分数据。
cache: 缓存也叫读缓存,一般用于读操作,CPU读文件从内存读,如果内存没有就先从硬盘读到内存再读到CPU,将需要频繁读取的数据放在里自己最近的缓存区域,下次读取的时候即可快速读取

 

1.3 缓存保存位置及分层结构


互联网应用领域,缓存是服务响应速度提升的关键

用户层:浏览器DNS缓存,应用程序DNS缓存,操作系统DNS缓存客户端
代理层:CDN,反向代理缓存
Web层:Web服务器缓存
应用层:页面静态化
数据层:分布式缓存,数据库
系统层:操作系统cache
物理层:磁盘cache, Raid Cache
 

DNS缓存

浏览器的DNS缓存默认为60秒,即60秒之内在访问同一个域名就不在进行DNS解析。

应用层缓存

Nginx、PHP等web服务可以设置应用缓存以加速响应用户请求,另外有些解释性语言,比如:PHP/Python/Java不能直接运行,需要先编译成字节码,但字节码需要解释器解释为机器码之后才能执行,因此字节码也是一种缓存,有时候还会出现程序代码上线后字节码没有更新的现象。所以一般上线新版前,需要先将应用缓存清理,再上线新版。

另外可以利用动态页面静态化技术,加速访问,比如:将访问数据库的数据的动态页面,提前用程序生成静态页面文件html 电商网站的商品介绍,评论信息非实时数据等皆可利用此技术实现。
 

数据层缓存

分布式缓存服务:

  • Redis
  • Memcached

数据库:

  • MySQL 查询缓存
  • innodb缓存、MYISAM缓存

硬件缓存

  • CPU缓存(L1的数据缓存和L1的指令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
  • 磁盘缓存:Disk Cache
  • 磁盘阵列缓存:Raid Cache,可使用电池防止断电丢失数据

2.关系型数据与非关系型数据库

2.1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库,创建在关系模型(二维表格模型)基础上,一般面向于记录。
SQL语句(标准数据查询语言)就是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用于执行对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的检索和操作。
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包括Oracle、 MySQL、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 DB2、PostgreSQL 等。
以上数据库在使用的时候必须先建库建表设计表结构,然后存储数据的时候按表结构去存,如果数据与表结构不匹配就会存储失败。
 

2.2 非关系型数据库

      NoSQL(NoSQL=NotonlysQL),意思是“不仅仅是SQL",是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总称
除了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外的数据库,都认为是非关系型。
     不需要预先建库建表定义数据存储表结构,每条记录可以有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字段个数(比如微信群聊里的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
     主流的NOSQL 数据库有Redis、MongBD、 Hbase(分布式非关系型数据库,大数据使用)、Memcached、ElasticSearch(简称ES,索引型数据库)、TSDB(时续型数据库) 等
 

2.3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区别:


(1)数据存储方式不同

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差异是数据存储的方式。

关系型数据天然就是表格式的,因此存储在数据表的行和列中。数据表可以彼此关联协作存储,也很容易提取数据。
与其相反,非关系型数据不适合存储在数据表的行和列中,而是大块组合在一起。非关系型数据通常存储在数据集中,就像文档、键值对或者图结构。你的数据及其特性是选择数据存储和提取方式的首要影响因素。(很容易切换数据类型,一个数据集当中有多种数据类型)
 

(2)扩展方式不同

SQL和NoSQL数据库最大的差别可能是在扩展方式上,要支持日益增长的需求当然要扩展。

要支持更多并发量,SQL数据库是纵向扩展,也就是说提高处理能力,使用速度更快速的计算机,这样处理相同的数据集就更快了。因为数据存储在关系表中,操作的性能瓶颈可能涉及很多个表,这都需要通过提高计算机性能来克服。虽然SQI数据库有很大打展空间,但最终肯定会达到纵向扩展的上限。(数据一般存储在本地的文件系统中。读可以通过读写分离、负载均衡来分摊性能,但读写仍然很消耗IO性能)
而NoSQL数据库是横向扩展的。因为非关系型数据存储天然就是分布式的,NoSQL数据库的扩展可以通过给资源池添加更多普通的数据库服务器(节点)来分担负载。(数据分布存储在不同服务器上,可以并发地读写,加快效率)


横向扩展:加服务器。(比较便宜)

纵向扩展:提高硬件配置,比如换更高性能的CPU、加CPU核数、硬盘、磁盘IO、内存条。(除硬盘外,其他需要停机才能加)

(3)对事务性的支持不同

如果数据操作需要高事务性或者复杂数据查询需要控制执行计划,那么传统的SQL数据库从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考虑是你的最佳选择。SQL数据库支持对事务原子性细粒度控制,并且易于回滚事务。
虽然NoSQL数据库也可以使用事务操作,但稳定性方面没法和关系型数据库比较,所以它们真正闪亮的价值是在操作的扩展性和大数据量处理方面。
非关系型数据库在事务的处理和稳定性方面,不如关系型数据库。但读写性能好、易于扩展,处理大数据方面占优势。
关系型数据库:特别适合高事务性要求和需要控制执行计划的任务,事务细粒度控制更好。

非关系型数据库:事务控制会稍显弱势,其价值点在于高扩展性和大数据量处理方面。
 

2.4 非关系型数据库产生背景


可用于应对Web2.0纯动态网站类型的三高问题。

(1)High performance —— 对数据库高并发读写需求。

(2)Hugestorage——对海量数据高效存储与访问需求。

(3)HighScalability&&HighAvailability——对数据库高可扩展性与高可用性需求。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应用场景,两者的紧密结合将会给web2.0的数据库发展带来新的思路。让关系型数据库关注在关系上和对数据的一致性保障,非关系型数据库关注在存储和高效率上。例如,在读写分离的MySQI数据库环境中,可以把经常访问的数据(即高热数据)存储在非关系型数据库中,提升访问速度
 

2.5 NOSQL 与 SQL的数据记录对比


关系型数据库:

实例-->数据库-->表(table)-->记录行(row)、数据字段(column)


非关系型数据库:

实例-->数据库-->集合(collection) -->键值对(key-value)
非关系型数据库不需要手动建数据库和集合(表)。
 

3  redis的相关知识 

3.1 redis的简介 

Redis是一个开源、基于内存、使用C语言编写的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了多种语言的API。它的数据结构十分丰富,主要可以用于数据库、缓存、分布式锁、消息队列等...

Redis服务器程序是单进程模型,也就是在一台服务器上可以同时启动多个Redis进程,Redis的实际处理速度则是完全依靠于主进程的执行效率。

  • 若在服务器上只运行一个Redis进程,当多个客户端同时访问时,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是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 若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开启多个Redis进程,Redis在提高并发处理能力的同时会给服务器的CPU造成很大压力。

 3.2 redis的五大数据类型

基础数据类型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双向链表)、hash(散列,键值对集合)、set(集合,不重复)和sorted set也可以称为Zset(有序集合)。 

3.3 redis的优缺点 

(1)具有极高的数据读写速度: 数据读取的速度最高可达到110000 次/s,数据写入速度最高可达到81000次/s。

(2)支持的数据结构: key-value,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Strings、 Lists、Hashes、 Sets 及Sorted Sets 等数据类型操作。
 

(3)支持数据的持久化 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4)原子性 Redis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支持事务,所有操作都作为事务)

(5)支持数据备份 即 master-salve 模式的数据备份。(支持主从复制)

Redis缺点

  • 缓存和数据库双写一致性问题
  • 缓存雪崩问题
  • 缓存击穿问题
  • 缓存的并发竞争问题

3.4 Redis的适用场景 

  • Redis作为基于内存运行的数据库,是一个高性能的缓存,一般应用在session缓存、 队列、排行榜、计数器、最近最热文章、最近最热评论、发布订阅等。
  • Redis适用于数据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存储有过期和淘汰特征的、不需要持久化或者只需要保证弱一致性、逻辑简单的场景。

3.5 Redis采用单线程的原因

首先要明确的是Redis单线程指的是网络IO和键值对读写是由一个线程来完成的,但Redis持久化、集群数据等是由额外的线程执行的。了解Redis使用单线程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多线程的开销。

通常情况下,使用多线程可以增加系统吞吐率或者可以增加系统扩展性,但多线程通常会存在同时访问某些共享资源,为了保证访问共享资源的正确性,就需要有额外的机制进行保证,这个机制首先会带来一定的开销。其实对于多线程并发访问的控制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如果没有精细的设计,比如说,只是简单地采用一个粗粒度互斥锁,就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即使增加了线程,大部分线程也在等待获取访问共享资源的互斥锁,并行变串行,系统吞吐率并没有随着线程的增加而增加。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Redis6.0中引入了多线程。在Redis6.0之前,从网络IO处理到实际的读写命令处理都是由单个线程完成的,但随着网络硬件的性能提升,Redis的性能瓶颈有可能会出现在网络IO的处理上,也就是说单个主线程处理网络请求的速度跟不上底层网络硬件的速度。针对此问题,Redis采用多个IO线程来处理网络请求,提高网络请求处理的并行度,但多IO线程只用于处理网络请求,对于读写命令,Redis仍然使用单线程处理!
 

3.6 redis运行速度快的原因


Redis是基于内存的,绝大部分请求都是内存操作,十分的迅速。
Redis具有高效的底层数据结构,为优化内存,对每种类型基本都有两种底层实现方式。
主要执行过程是单线程,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和资源竞争,不存在多线程导致的CPU切换和锁的问题。

 IO多路复用机制:使其在网络IO操作中能并发处理大量的客户端请求从而实现高吞吐率。
 

IO多路复用机制是指一个线程处理多个IO流,也就是常说的select/epoll机制。在Redis运行单线程的情况下,该机制允许内核中同时存在多个监听套接字和已连接套接字。内核会一直监听这些套接字上的连接请求或数据请求。一旦有请求到达,就会交给Redis线程处理,这就实现了一个Redis线程处理多个IO流的效果,进而提升并发性。 

 
3.7  Redis与memcached比较 

4.redis的安装配置 

4.1 redis的源码编译安装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etenforce 0
 #安装环境依赖包
 yum install -y gcc gcc-c++ make
 ​
 #上传软件包并解压
 cd /opt/
 tar zxvf redis-5.0.7.tar.gz -C /opt/
 cd /opt/redis-5.0.7/
 #开2核编译安装,指定安装路径为/usr/local/redis
 make -j2 &&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由于Redis源码包中直接提供了Makefile 文件,所以在解压完软件包后,不用先执行./configure 进行配置,可直接执行make与make install命令进行安装。
 ​
 #执行软件包提供的install_server.sh 脚本文件,设置Redis服务所需要的相关配置文件
 cd /opt/redis-5.0.7/utils
 ./install_server.sh
 .......#一直回车
 ​
 Please select the redis executable path [] /usr/local/redis/bin/redis-server
 #这里默认为/usr/local/bin/redis-server,需要手动修改为/usr/local/redis/bin/redis-server,注意要一次性正确输入
 ​
 ​
 ---------------------- 虚线内是注释 ----------------------------------------------------
 Selected config:
 Port: 6379                                      #默认侦听端口为6379
 Config file: /etc/redis/6379.conf               #配置文件路径
 Log file: /var/log/redis_6379.log               #日志文件路径
 Data dir : /var/lib/redis/6379                  #数据文件路径
 Executable: /usr/local/redis/bin/redis-server   #可执行文件路径
 Cli Executable : /usr/local/bin/redis-cli       #客户端命令工具
 -----------------------------------------------------------------------------------
 ​
 #当install_server.sh 脚本运行完毕,Redis 服务就已经启动,默认监听端口为6379
 netstat -natp | grep redis
 ​
 #把redis的可执行程序文件放入路径环境变量的目录中便于系统识别
 ln -s /usr/local/redis/bin/* /usr/local/bin/
 ​

 

 

 

4.2 redis的启动配置 

 ​
 #Redis服务控制
 /etc/init.d/redis_6379 stop     #停止
 /etc/init.d/redis_6379 start    #启动
 /etc/init.d/redis_6379 restart  #重启
 /etc/init.d/redis_6379 status   #查看状态
 ​
 ​
 #编辑配置文件,参数
 vim /etc/redis/6379.conf
 ......
 70   bind 127.0.0.1 192.168.73.105       #监听的IP地址,同时是一种指定远程登录的方式
 93   port 6379                          #监听端口
 137  daemonize yes                     #使用守护进程的方式启动,即后台启动 
 159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Redis的进程号保存位置
 172  logfile /var/log/redis_6379.log   #日志保存的位置
 187  databases 16                      #监听库的数量(编号0-15)
 ​
 /etc/init.d/redis_6379 restart    #重启redis服务
 

 5.redis的命令工具

 

5.1 redis-cli:Redis 命令行工具

redis-cli -h host -p port [-a password]
 ​
 -h:指定远程主机机
 -p:指定Redis服务的端口号
 -a:指定密码,未设置数据库密码可以省略-a选项
 #-a选项若不添加任何选项表示使用127.0.0.1:6379连接本机上的Redis数据库
 ​
 #登录本机
 redis-cli
 #远程登录
 redis-cli -h 192.168.72.60 -p 6379 [-a 密码]

 

5.2 redis-benchmark 测试工具 

redis-benchmark是官方自带的Redis性能测试工具,可以有效的测试Redis服务的性能。

基本的测试语法:redis-benchmark [选项] [选项值]
 ​
 -h:指定服务器主机名。
 -p:指定服务器端口。
 -s:指定服务器 socket
 -c:指定并发连接数。
 -n:指定请求数。
 -d:以字节的形式指定SET/GET值的数据大小。
 -k:l=keep alive 0=reconnect 
 -r:SET/GET/INCR 使用随机key,SADD使用随机值
 -P:通过管道传输<numreg>请求
 -q:强制退出redis,仅显示query/sec值
 --csv:以CSV格式输出
 -l:生成循环,永久执行测试
 -t:仅运行以逗号分隔的测试命令列表
 -I:Idle模式,仅打开N个idle连接并等待

(1)并发连接与100000 个请求处理性能测试

redis-benchmark -h 192.168.73.105 -p 6379 -c 100 -n 100000

(2)数据包的存取的性能测试

  redis-benchmark -h 192.168.73.105 -p 6379 -q -d 100

 

(3) 键值对的创建速度测试

 redis-benchmark -t set,lpush -n 100000 -q

 

6.redis的简单操作 

 

6.1 redis键值对的存取 

 set:存放数据,命令格式为 set key value 
 get:获取数据,命令格式为 get key 

 

6.2 redis键值列表的获取 

键值的设置: 

192.168.73.105:6379> set v1 1
OK
192.168.73.105:6379> set v2 2
OK
192.168.73.105:6379> set v3 4
OK
192.168.73.105:6379> set k1 5
OK
192.168.73.105:6379> set k2 6
OK
192.168.73.105:6379> set k3 7
OK
192.168.73.105:6379> set k4 8
OK

(1)获取全部列表 

keys *
 

(2)获取以某字符为开头任意长度的键

keys v*
keys k*

(3)获取以某字符为开头,后面为指定长度的键 

添加测试数据: 

192.168.73.105:6379> set v123 123
OK
192.168.73.105:6379> set v11 11
OK
192.168.73.105:6379> set v1124 1124

 6.3 判断键是否存在 

 exists  键   
 
#返回结果 为0 则为不存在,返回为1即为存在

 

6.4 删除键 

del 键

 

6.5 查看键存储的数据类型 

 

 

6.6 rename 重命名 

  • 使用rename命令进行重命名时,无论目标key是否存在都会进行重命名,且源key的值会覆盖目标key的值。
  •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建议先用exists命令查看目标key 是否存在,然后再决定是否执行rename 命令,以避免覆盖重要数据。

命令格式: rename 源key 目标key

6.7 renamenx 重命名

——会检查目标键名是否已存在  

renamenx 命令的作用是对已有key进行重命名,并检测新名是否存在,如果目标key存在则不进行重命名。(不覆盖) 

renamenx  源key 目标key

 

 

6.8 dbsize查看键数目 

dbsize

6.9 设置和清空密码 

设置和查看密码 

#设置redis的登录密码
config set requirepass password
#查看redis的密码
config get requirepass 

清空密码 

 #清空密码
 
config set requirepass '' 
 

 

7.Redis多数据库操作

Redis 支持多数据库,Redis默认情况下包含16个数据库,数据库名称是用数字0-15来依次命名的。

使用redis-cli连接Redis数据库后,默认使用的是序号为0的数据库。

多数据库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7.1 多数据库间切换select 

 命令格式:select 序号
 ​
 #使用redis-cli连接Redis数据库后,默认使用的是序号为0的数据库。
 127.0.0.1:6379>select 10      #切换至序号为10的数据库
 ​
 127.0.0.1:6379[10]>select 15  #切换至序号为15的数据库
 ​
 127.0.0.1:6379[15]>select 0   #切换至序号为0的数据库
 ​
 127.0.0.1:6379[0]>

 

7.2 多数据库间移动数据 

move 键值 序号(库的序号)

7.3 清除数据库内数据 

  FLUSHDB:清空当前数据库数据
 FLUSHALL:清空所有数据库的数据,

 

 

 8. redis的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案

8.1 Redis常见运维故障


使用 keys* 把库堵死。——建议使用别名把这个命令改名。
超过内存使用后,部分数据被删除。——这个有删除策略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没开持久化,却重启了实例,数据全掉。——记得非缓存的信息需要打开持久化。
RDB的持久化需要 Vm.overcommit_memory=1 ,否则会持久化失败。
没有持久化情况下,主从,主重启太快,从还没认为主挂的情况下,从会清空自己的数据,人为重启主节点前,先关闭从节点的同步。

 

8.2 Redis故障排查
结合Redis 监控查看QPS、缓存命中率、内存使用率等信息。
确认机器层面的资源是否有异常。
故障时及时上机,使用 redis-cli monitor 打印出操作日志,然后分析(事后分析此条失效)。
和研发沟通,确认是否有大Key在堵塞(大Key也可以在日常的巡检中获得) 和组内同事沟通,确实是否有误操作。
和运维同事、研发一起排查流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被刷的情况。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530479.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Git简易教程

安装与配置 教程链接 代码上传到远程仓库 workspace&#xff1a;当前所在的工作目录 stagingarea&#xff1a;修改暂存区 loacl repository&#xff1a;本地仓库 remote respository &#xff1a;远程仓库 我们首先在workspace目录编写代码、修改文件&#xff0c;然后需要使用…

三十五、nacos注册中心集群搭建、网关、过滤器

1、nacos注册中心集群的搭建 要想搭建nacos集群模式&#xff0c;这些集群中的每台nacos服务&#xff0c;都必须连接同一个数据库。因为我们的nacos都放在同一台主机上&#xff0c;所以我们必须为每台nacos起不同的端口号。 1.1修改nacos端口号 8849 8850 8851 E:\software\naco…

2023/5/15总结

Java基础&#xff08;4&#xff09; 标准类制作 成员变量使用private修饰构造方法&#xff1a;提供一个无参构造方法&#xff0c;提供一个带多个参数的构造方法 成员方法&#xff1a;提供每一个成员变量对应的setXxx()/getXxx(),提供一个显示对象信息show()创建对象并为其成员…

服务端渲染

服务端渲染 和 前后端分离&#xff01; 渲染 什么是渲染呢 ? 其实很简单, 就是把数据反应在页面上&#xff0c;说白了, 就是利用 js 的语法, 把某些数据组装成 html 结构的样子, 放在页面上展示。 举个例子 : 1. 准备一段 html 结构 <h1>hello world</h1> <di…

Android之 Service服务详解

一 四大组件 1.1 Activity组件&#xff0c;它一个单独的窗口&#xff0c;程序流程都必须在Activity中运行&#xff0c;所有它是最基本的模块。 1.2 service组件&#xff0c;用于在后台完成用户指定的操作。 1.3 content provider组件&#xff0c;会为所有的应用准备一个内容…

零知识证明:重要构造

文章目录 ZKP for NPBlums ZK PoK for HCCompletenessSoundnessZero KnowledgeWI of n-parallelized versionsProof of KnowledgeSpecial Soundness Constant Round ZKPFLS ParadigmGK Paradigm 在 零知识证明&#xff1a;安全定义 中介绍了 ZKP 的一些安全性定义&#xff0c;…

TFT驱动ST7789使用总结

最近在使用一款TFT驱动芯片ST7789&#xff0c;在阅读芯片数据手册和液晶屏数据手册时&#xff0c;发现总是对不上&#xff0c;芯片手册中&#xff0c;有好几个引脚&#xff0c;一会儿是这个作用&#xff0c;一会儿又变成另一种作用&#xff0c;实在是让人感到混淆。网上找了好久…

第三十六天学习记录:C语言进阶:指针详解Ⅳ

指向函数指针数组的指针 指向函数指针数组的指针是一个指针&#xff0c;指针指向一个数组&#xff0c;数组的元素都是函数指针。 int(*pfArr[4])(int, int);//pfArr是一个数组-函数指针的数组int(*(*ppfArr)[4])(int, int) &pfArr;//ppfArr是一个数组指针&#xff0c;指针…

网络进阶学习:重要网络协议(tcp协议,udp协议,http协议)

重要网络协议&#xff08;tcp协议&#xff0c;udp协议&#xff0c;http协议&#xff09; 网络协议是什么?TCP协议UDP协议HTTP协议TCP与UDP的职能区别⭐TCP职能⭐就TCP原理层面说应该分为三部分建立连接数据传输断开连接 ⭐UDP职能⭐就UDP原理层面说应该分为三部分发送数据数据…

单链表(增、删、查、改)的详细介绍 必看!!!

文章目录 链表介绍单链表初始化单链表打印增加节点单链表的头插单链表的尾插在给定位置之后插入在给定位置之前插入 删除节点单链表的头删单链表的尾删删除给定位置之后的节点删除给定位置处的节点 查找节点修改节点单链表销毁 链表介绍 链表是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

【Mybatis】如何实现ORM映射-二

唠嗑部分 上篇文章我们说了Mybatis基本的CRUD操作及工具类的封装&#xff0c;相关文章&#xff1a; 【Mybatis】简单入门及工具类封装-一 大家都知道&#xff0c;Mybatis是半自动化的ORM框架&#xff0c;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帮我们完成ORM映射的呢&#xff1f; 这就是本篇文章和…

SpringBoot整合Dubbo+Zookeeper

第一步、使用IDE创建一个SpringBoot项目 第二步、启动一个Zookeeper服务&#xff08;如果是第一次安装且没有配置zoo.cfg&#xff0c;此时会报出zookeeper服务器会提示缺少zoo.cfg文件&#xff09; 在zookeeper安装目录下的conf文件夹内有一个名为zoo_sample.cfg的配置文件&a…

[深度学习思想] ControlNet 工作原理

Stable Diffusion (2021 https://arxiv.org/abs/2112.10752) 带领了vision领域&#xff0c;具体是AI绘画领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是可控性成为使用的一个大瓶颈。Controlnet (2023 https://arxiv.org/abs/2302.05543) 提出一个深度学习模型框架&#xff0c;很好解决这个问题&a…

Liunx基础命令 - touch命令

touch命令 – 创建空文件与修改时间戳 touch命令的功能是用于创建空文件与修改时间戳。如果文件不存在&#xff0c;则会创建出一个空内容的文本文件&#xff1b;如果文件已经存在&#xff0c;则会对文件的Atime&#xff08;访问时间&#xff09;和Ctime&#xff08;修改时间&a…

带头双向循环链表(增、删 、查、改)基本操作详细介绍 必看!!!

文章目录 链表介绍链表初始化链表打印查找元素增加节点头插尾插在指定位置插入 删除节点头删尾删删除指定位置节点 链表判空获取链表中元素的个数链表销毁 链表介绍 前面说到&#xff0c;链表的结构一共有八种&#xff1a;带头单向循环链表、带头单向非循环链表、带头双向循环…

渗透测试--3.2捕获和监听网络数据

目录 1.监听捕获数据方法 2.kali监听捕获工具介绍 arpspoof driftnet 1.监听捕获数据方法 渗透测试中&#xff0c;捕获和监听网络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xff0c;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漏洞和攻击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捕获和监听网络数据的方法&#xff1a; 抓包工…

Liunx基础命令 - cp复制命令

cp命令 – 复制文件或目录 cp命令来自英文单词“copy”的缩写&#xff0c;中文译为“复制”&#xff0c;其功能是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cp命令能够将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复制到指定位置&#xff0c;亦常用于文件的备份工作。-r参数用于递归操作&#xff0c;复制目录时若忘记添…

网络编程——UDP编程

UDP编程 UDP编程步骤通信流程serverclient 函数接口socketbindrecvfromsendto 举例UDP客户端UDP服务器 UDP编程步骤 在C语言中进行UDP编程的一般步骤如下&#xff1a; &#xff08;1&#xff09;包含头文件&#xff1a; 在代码中包含必要的头文件&#xff0c;以便使用UDP编程所…

借助国内ChatGPT平替+剪映/百度AIGC平台快速制作短视频

系列文章目录 借助国内ChatGPT平替MindShow&#xff0c;飞速制作PPT 借助国内ChatGPT平替markmap/Xmind飞速生成思维导图 文章目录 系列文章目录前言一、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二、使用步骤1.借助讯飞星火生成短视频的文案2.选择剪映生成短视频3.选择百度AIGC平台生成短…

redis复制机制

文章目录 1. Redis 复制机制2. 基本命令3. 修改配置文件4. 代码案例4.1 一主二仆4.2 薪火相传4.3 反客为主 5. Redis复制工作流程6. Redis 复制的缺点 1. Redis 复制机制 概念 : Redis 复制机制 能干的活 : 读写分离 &#xff1a; 写 就找 主机 master &#xff0c; 读就找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