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企业在吸引人才前,应先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员工画像,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成员综合素质。”
——上海金融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秘书长&院长助理黄烨老师
01.何为数字人才?
目前大多数研究机构将数字人才定义为拥有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技能的人。数字经济所需要的ICT技能分为三类:
◎ ICT普通技能;
◎ ICT专业技能;
◎ ICT补充技能;
02.数字人才为何稀缺?
1、供需失衡:符合资质的人才较少
从事数字化,金融科技等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复合型的专业素质,即不仅要拥有良好的信息科技技能,也要有扎实的相关业务理解和拓展能力。目前国内大学的相关教育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缺口较大。具体可归纳为3点:
◎ 拥有顶尖数字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 具备数字技术与行业经验的跨界人才供不应求;
◎ 复合型科技人才的培养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2、尖端人才难招:校招人才驻留率较低
岗位性质决定了校招对学生的素养要求较高,这类优质学生往往手里有多个Offer,而且存在结构性失衡。招人往往偏向于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这些学生更有概率去本专业相关的企业,例如互联网公司。
03.数字人才就业现状?
根据数字人才的定义,从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6000多个数字职位名称,并根据这些职位名称筛选出约72万数字人才,这些人才在全国的分部如图所示。
1、宏观:行业分布
近一半的数字人才来自于ICT基础产业,其他数字人才主要分布在制造、金融、消费品、医药、企业服务、娱乐、教育等行业,其中制造业、金融业和消费品行业是数字人才从业人数最多的三大行业。
2、中观:职能分布
从数字人才的分析来看,大数据、商业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仍然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这个缺口势必会影响新兴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3、微观:特征分布
微观层面主要对数字人才的一些背景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数字人才的学历分布、专业背景和职位等级。
04.如何招聘数字人才?
数字人才队伍建设,企业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员工画像,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成员综合素质。可通过以下4个方法:
1、从技能考察到能力选拔:可以转变招聘理念,从原来的过于注重技术基础转向对学习能力,多元知识背景,潜在成长素质的全方位考察。
2、项目-实习-校招新路径:通过科研项目合作锁定优秀人才,一举多得,构建持续性人才输送通道。
3、发挥校友优势,构建口碑效应:充分了解毕业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发挥校友优势。从一个优秀员工到一群优秀员工。
4、拓展招聘候选人范围:目前高校金融科技专业开办如火如荼,金融科技专业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可以将些既具有金融业务相关知识,又具有信息技术技能的学生纳入人才储备库。
05.如何培养科技人才?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软硬结合」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需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等商业技能,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包括多元化的视角、有针对性的判断、分析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等能力。
1、结合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商科课程体系
◎ 价值取向:在基础课、必修课、公共课中开设与价值观相关的课程;
◎ 管理知识:开设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等商学课程;
◎ 行业知识:开设电子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行业领域知识课程;
◎ 能力开发:设置数据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胜任能力开发等课程;
2、采用「商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跨学科选择专门提供的大数据、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特色课程,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
3、课堂+实验室+企业基地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 课堂:打造智慧课堂,实现创新教学,采取「互联网+课堂师生会讲」互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E-learning等方式,赋予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 实验室:加强实践模拟教学,拓展教学手段和方式。
◎ 企业基地:强化专业实习教学,在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领域建立企业基地,实现行业产业协同育人。
总之,金融科技需要的是未来人才,建立商科视角下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向价值赋能者转变,具备全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