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网络层思维导图
- IPv4地址的应用规划
- 定长的子网掩码
- 变长的子网掩码VLSM
- 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 主机发送IP数据报
- 路由器转发IP数据报
- 静态路由选择
- 动态路由选择
- 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 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
- 路由器的基本结构
- 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基本工作原理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的基本工作原理
- 边界网关协议BGP的基本工作原理
- IPv4数据报的首部格式
-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 虚拟专用网VPN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网络层思维导图
IPv4地址的应用规划
使用定长的子网掩码FLSM或变长的子网掩码VLSM
定长的子网掩码
使用同一个子网掩码来划分子网
子网划分方式不灵活:只能划分出2^n个子网(n是从主机号部分借用的用来作为子网号的比特数量)
每个子网所分配的IP地址数量相同,容易造成IP地址浪费
变长的子网掩码VLSM
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来划分子网
子网划分方式灵活:可以按需分配
每个子网所分配的IP地址数量可以不同,尽可能减少对IP地址的浪费
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主机发送IP数据报
判断目的主机是否与自己在同一个网络
若在同一个网络,则属于直接交付(通过ip地址与操作子网掩码得出对应的网络号,判断网络号是否一致)
若不在同一个网络,则属于间接交付,传输给主机所在网络的默认网关(路由器),由默认网关帮忙转发
路由器转发IP数据报
检查IP数据报首部是否出错
- 若出错,则直接丢弃该IP数据报并通告源主机
- 若没有出错,则进行转发
根据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匹配的条目
- 若找到匹配的条目,则转发给条目中指示的下一跳
- 若找不到,则丢弃该IP数据报并通告源主机
IP路由器工作再TCP/IP体系结构的网际层(或称IP层),TCP/IP体系结构的网际层并不负责可靠传输,也就是不能确保传输的IP分组不丢失
静态路由选择
由人工配置的网络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黑洞路由等都属于静态路由。
这种人工配置方式简单、开销小。但不能即使适应网络状态(流量、拓扑等)的变化
静态路由配置可能产生路由环路问题
动态路由选择
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获取路由信息
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将一部分网络和路由器划分成一个自治系统AS,将路由和路由之间简称域间路由选择,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简称为域内路由选择
域间路由选择使用外部网关协议EGP路由选择协议(也可叫外部路由协议ERP)
域内路由选择使用内部网关协议IGP路由选择协议(内部路由协议IRP)
因为早期RFC文档中没用路由器,而是网关这一名字,新的RFC文档中又改成了路由器
外部网关协议EGP和内部网关协议IGP只是路由选择协议的分类名称
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
- 内部网关协议IGP
- 路由信息协议RIP
-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
-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
-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
- 外部网关协议EGP
- 边界网关协议BGP
- 边界网关协议BGP
路由器的基本结构
路由器的核心部件是路由选择处理机,它的核心作用是根据所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周期性的与其它的路由器进行路由信息交互来更新路由表
1.路由表一般仅包含从目的网络到下一跳的映射
2.路由表需要对网络拓扑编号的计算最优化
3.转发表是从路由表得出的
4.转发表的结构应当使查找过程最优化
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基本工作原理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之一,其相关标准文档为RFC 1058
RIP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来衡量到达目的网络的距离
- 路由器到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
- 路由器到非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位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1.
-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距离“等于16时相当于不可达。因此RIP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RIP认为好的路由就是”距离短“的路由,也就是所通过路由器数量最少的路由。
RIP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1.和谁交换信息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2.交换什么信息 自己的路由表
3.何时交换信息 周期性交换 (例如每30秒)
RIP坏消息传递慢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的基本工作原理
OSPF是基于链路状态的,而不像RIP那样基于距离向量的
OSPF采用SPF算法计算路由,从算法上保证了不会产生路由环路。
OSPF不限制网络规模,更新效率高,收敛速度块。
链路状态是指本路由器都和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相应链路的”代价“(cost)。
- ”代价“表示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等等,这些都由网络管理人员来决定
边界网关协议BGP的基本工作原理
内部网关协议IGP(例如路由信息协议RIP或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外部网关协议EGP(例如边界网关协议BGP)
在不同自治系统内,度量路由的”代价“(距离、带宽、费用等)可能不同。
因此,对于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使用”代价“作为度量来寻找最佳路由是不行的
没用统一的度量,何谈最佳路由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必须考虑相关策略(政治、经济、安全)
BGP是只能力求寻找一条能够到达目的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不能兜圈子), 而并非要寻找一个最佳路由
在配置BGP时,每个自治系统的管理员要选择至少一个路由器作为该自治系统的”BGP发言人“
不同的BGP要交换路由信息,首先必须建立TCP连接(因此其BGP报文在TCP中),端口号为179
IPv4数据报的首部格式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虚拟专用网VPN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网络地址转换NAT
使用私有地址的主机想给因特网上使用全球IP地址的主机发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