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日常工作中,常常因为思维、表达方式不对产生不想要的结果:
- 写了一个小时的周报,领导却不满意?
- 跟团队讲了半天自己的想法,可别人就是没理解?
- 看了很多知识、信息,却一点也没记住?
- 巴拉巴拉...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境界。
本文适合的读者对象:所有希望提高思考、讲话、写作、管理、解决问题逻辑性、条理性、效果和效率的人。
人类的本性:希望别人熵减,自己熵增!
本文讲述的逻辑本质上是通过对思想、信息进行结构化表示,以达到熵减目的。
大脑之所以喜欢金字塔结构,大概是这种结构是信息的最小熵表示吧~
图2 熵
图3 宇宙熵增
第 1 篇 表达的逻辑
第 1 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人类大脑思维天然的喜欢使用金字塔结构组织的信息
图4 思维
1.1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人一次能够理解的思想或概念基本大概是 7 ± 2 个,数量越少越容易理解。所以通过将信息分为小于 7 ± 2 个分类,然后递归展开,就形成了一个信息的金字塔。
1.2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人的大脑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作者不挑明这种关系,读者就会自己从中总结归纳总结分类,以便理解各个组合的含义。但是读者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很难对你想表达的内容形成一致的理解,所以我们需要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先总结,后具体,即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不就是总分结构嘛~)
图5 以问题分析为例表示递进逻辑
1.3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思想、概念的外在结构化表示,伴随着的是内在曾经历过的无数次的抽象概括、改造重组。作者面对着大量非结构化或结构错乱的元数据,通过对各元数据的分类概括、抽象总结,形成一颗有序思想树。这些元数据就是枝叶,而最终形成的树根就是主要思想、概括总结。
通常,最后形成的思想要符合:
- 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其下一层思想的总结概括
- 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术语统一逻辑范畴
- 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图6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第 2 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金字塔结构中每个方框就是一个主题思想,思想是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的。
2.1 纵向关系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形成了纵向关系,纵向关系层层递进揭示主题,符合人类的疑问/解答的逻辑反应。
2.2 横向关系
各子主题之间形成了横向关系,横向关系需要通过归纳或演绎方式来对父级思想进行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 4 种逻辑顺序:
-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 结构(空间)顺序:沈阳、大连、哈尔滨
-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慢慢领悟
2.3 序言
序言(前言、引言)用来针对初始问题连接作者和读者的一种结构,是读者和作者思想的初始教会点z
后面会讲述基于故事结构的序言能够使人容易接受。
Ongoing...
第 3 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3.1 自上而下法
3.2 自下而上法
第 4 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4.1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4.2 序言的常见模式
第 5 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5.1 演绎推理
5.2 归纳推理
5.3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
第 2 篇 思考的逻辑
第 6 章 应用逻辑顺序
6.1 时间顺序
6.2 结构顺序
6.3 程度顺序
第 7 章 概况各组思想
7.1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7.2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7.3 找出各结论的共性
第 3 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第 8 章 界定问题
8.1 界定问题的框架
8.2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8.3 发掘读者的疑问
8.4 开始写序言
8.5 实战案例
第 9 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9.1 从信息资料入手
9.2 设计诊断框架
9.3 使用诊断框架
9.4 建立逻辑树
9.5 是非问题分析
第 4 篇 演示的逻辑
第 10 章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10.1 突出显示文章的框架结构
10.2 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
第 11 章 在 PPT 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11.1 设计文字 PPT 幻灯片
11.2 设计图标 PPT 幻灯片
11.3 故事概要
第 12 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12.1 画脑图
12.2 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总结
金字塔原理就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 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分类归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 金字塔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想清内容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 金字塔帮助达到沟通效果: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
- 搭建金字塔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演绎归纳,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扩展阅读
引自 什么是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和论证的科学。
论述一:逻辑
逻辑是英语logic的音译词,它起源于古希腊文λογοδ(逻各斯),原意为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到了近代,欧洲用“逻辑”一词来指称研究推理或论证的学科,一直沿用至今。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语义大致有如下几种:
(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性。
例如,我们要研究中国建设的逻辑。
(2)专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例如,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
(3)指某种特别的理论或观点(往往含贬义)。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逻辑。
(4)指逻辑学。
例如,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当学习逻辑。
论述二:思维
思维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
人的认识活动,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人的认识发展,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感觉、知觉与表象,属于形象思维与感性认识的阶段;概念、判断与推理,属于抽象思维与理性认识的阶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味道;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质感。人正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认识过程,但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感觉,我们才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认识到的不只是某种颜色,而是一个具有颜色、香味、硬度...的苹果,这就是知觉。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的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类似的,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差别,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
例如,显微镜下边的血样,只要不是色盲,无论谁看都是红色的;但医生还能看出里边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就看不出来。
知觉虽然已经达到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比只能认识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更高级了;但知觉来源于感觉,而且二者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所以感觉和知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形成对某一事物的知觉的时候,各种感觉就已经结合到了一起,甚至只要有一种感觉信息出现,都能引起对物体整体形象反映。
例如,看到一个物体的视觉,包含了对这一物体的距离、方位,乃至对这一物体其它外部特征的认识。
所以,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单独存在的感觉,单一或狭隘感觉的研究往往只能产生于实验室中。
表象,是指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它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回忆“猫”这一事物时,脑海中所呈现的具体的猫的形象就是表象。
表象与知觉的主要区别在于:知觉只有当对象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才起作用,表象则可以在这种作用消失后继续存在。
有些表象是对静态的和动态的知觉的再现,我们称为“记忆”;有些表象则是对知觉的概括和重组,我们称为“想象”。记忆和想象都属于形象思维活动。
例如,作家塑造一个典型的文学人物形象,画家创作一幅图画,都要在头脑里先构思出这个人物或这幅图画的画面,这种构思的过程是以人或物的形象为素材的,所以叫形象思维。
由此可见,表象虽然是对感觉、知觉的再现、概括、重组和加工,接近于理性认识;但它仍没有超出感性认识的界限,仍是感性的具体形象。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人们通过抽象与概括,舍弃个别事物表面的、次要的属性,而把握住一类事物特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于是就形成了反映事物的概念。
例如,人们对“商品”的认识,就是先通过抽象,舍弃具体商品的规格、型号、价格、产地、商标、成本等表面特征,然后经过概括,把握住“商品”具有“用来进行交换”这个本质的属性。
概念的产生,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质变。
概念和感觉、知觉、表象有质的区别。
感觉、知觉与表象,都是反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在这些具体的形象中,事物的特有属性与非特有属性是混然不分的;但是,概念却不是一个具体的形象,概念只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而不反映事物的非特有属性。
由于感觉、知觉与表象是反映事物的具体的形象的,而这些具体形象是通过直观得到的,所以,感觉、知觉与表象具有“直观性”;由于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所以,概念具有“抽象性”。
由于感觉、知觉与表象所反映的形象是个别事物的形象,所以,感觉、知觉与表象具有“个别性”;由于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是一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属性,所以,概念具有“普遍性”。
直观性与个别性是感觉、知觉与表象的特点;抽象性与普遍性是概念的特点。
感觉、知觉与表象属于生动的直观;概念则属于抽象的思维。
由此可见,感觉、知觉与表象,属于形象思维与感性认识的阶段;概念及以概念为基础的判断,以判断为基础的推理等,都属于抽象思维与理性认识的阶段。
逻辑学正是以概念、判断、推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因此,逻辑学所研究的思维,正是抽象思维,即理性的思维。
此后说到“思维”一词,专指“抽象思维”。
思维(抽象思维)具有三个重要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密不可分。
思维的概括性,指的是思维能够撇开事物表面的、个别的、非本质的具体属性,而概括地反映一类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一般属性。
例如,树就是从各种各样的树概括出来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撇开了大树和小树、阔叶树和针叶树、乔木和灌木、落叶树和常绿树等等具体的差别,而是概括地反映了一切树的共同属性:具有木质的实心茎秆的植物。
思维的间接性,指的是思维能够通过推理,认识那些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属性,从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推理,认识那些即使用天文望远镜也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天体,或是即使用高倍显微镜也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观世界中基本粒子的性质。
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指思维是借助于语言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首先,思维过程本身是离不开语言的,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如果离开了语言,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抽象思维。
其次,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成果(即思想),必须借助语言来表达,独立于语言的纯粹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因此,人们必须通过语言材料,才能研究思维。
论述三:思维形式
与其它事物一样,思维也有它的内容和形式。
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思维形式是指思维内容赖以存在和表达的方式,它包括思维的基本形式和思维的结构形式两个方面。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指针对复杂程度不同的思维对象所用的反映方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通常称为思维形态,也可称为思维单位;思维的结构形式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通常称为思维的逻辑形式,也可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
每一种思维的逻辑形式,都是从具体的思维中抽象出来的,是对思维内容不同而结构形式相同的具体思维的概括。
例如,“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价值的”,“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该例是两个思维内容不同的判断,但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所有……都是……”。如果用S表示判断中指称对象的概念,用P表示判断中指称属性的概念,这两个判断可以概括为如下的逻辑形式:所有S都是P。
再如,“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好外语”,“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该例也是两个思维内容不同的判断,但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只有……才……”。如果用p表示条件,用q表示结果,这两个判断可以概括为如下的逻辑形式:只有p,才q。
再如,“所有的谓词都是实词,所有动词都是谓词,所以,所有动词都是实词”,“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刑讯逼供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刑讯逼供行为是违法行为”,该例是两个思维内容不同的推理,但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所有M都是P,所有S都是M,所以,所有S都是P。
再如,“ 如果一个数可以被4整除,那么它就可以被2整除,8可以被4整除,所以,8可以被2整除”,“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会发热,此物体受到摩擦,所以,此物体会发热”,该例也是两个思维内容不同的推理,但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p,所以,q。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思维的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逻辑常项是指在思维的逻辑形式中有确定含义及稳定地位的部分。
例如,上述例子中的“所有……都是……”、“只有……才……”、“如果……那么……”等。
逻辑变项是指在思维的逻辑形式中可以代入各种内容的部分。
例如,上述例子中的“S”、“M”、“P”、“p”、“q”等。
需要强调的是,逻辑常项在思维的逻辑形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判定思维的逻辑形式的唯一根据。准确地把握逻辑常项的含义,对于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思维的逻辑形式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逻辑学是从实际思维中抽出思维形式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的,涉及思维内容方面的问题不是逻辑学所研究的对象,而是其它具体科学所研究的对象。
逻辑学只研究思维形式而不研究思维内容,这不是要把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割离开;相反的,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正是为了使人们自觉地掌握思维形式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结合起来,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
论述四:思维规律
思维规律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则,有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分。
所谓基本规律,是指普遍适用于各种思维形式的规律,是任何思维活动都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思维规律,它体现了正确思维的基本要求;所谓特殊规律,是指适用于某种特定思维形式的规律。
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这些基本规律是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的必要条件,对人们的思维具有强制作用,人们只有遵守这些规律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否则,思维就会陷入混乱。
论述五: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包括明确概念的方法、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等。
论述六:论证
论证是对概念、判断、推理的综合运用,是根据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它包括证明和反驳两种情况。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指出,赞美、赞同能够产生奇迹,越具体,效果越好~
“收藏夹吃灰”是学“器”练“术”非常聪明的方法,帮助我们避免日常低效的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