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这里是壹脑云读书圈,我是领读人小美~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会目前已经进行了两期,成员们也共同探讨了其中第一夜和第二夜的内容。每个人都有被情绪困扰的时候,而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即使是负面情绪也不可怕,它们只是实现目的的工具。
那么,要怎么理解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愤怒情绪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理解愤怒,就是看到愤怒是对爱的召唤,是对关系的渴望,是生命力想喷薄而出的愿望。
——《理解愤怒》丛非从
01
愤怒真的不可控吗?
生活中我们听过这样一个词:“怒不可遏”。
愤怒这种情绪,通常来得很急,一瞬间怒火涌上心头。这时候我们常见的处理方式是,要么当场爆发出来,以解心头之气;要么压抑住怒火,却也容易形成躯体反应,甚至对健康造成危害[1,2]。
然而《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所谓愤怒其实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人们以此来达成某种目的。
书中还举了这样的例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喂?”慌忙拿起话筒的母亲的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怒气。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大约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
这个例子中的母亲对女儿抱有很大的怒气,可是在意识到和班主任打电话时,能立刻收敛愤怒情绪,变得彬彬有礼。再面对女儿时,愤怒又被调用出来,指向女儿,成为让女儿“听话”的工具。
02
愤怒是一种工具
在阿德勒心理学的语境下,善和恶并不代表道德评判,而是意味着“有好处”和“没好处”。如果说一种行为是对自己的“善”,意思是这个行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我们能够从中获益。
比如父母通过发脾气,实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领导发火树立了权威,让员工不敢反驳自己的决定等。
对这些情况再进一步思考:发脾气让孩子听话,是真的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还是在满足自己“控制”的欲望?如果是为了孩子好,是否可以通过自身学习些教育方法,更平和的进行沟通和引导呢?
剖析完会发现,很多家长其实知道,发火和打骂对纠正孩子坏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没起什么作用。可是他们一方面不知道有什么更恰当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知道了也会以“忙”“年纪大了”等为理由拒绝学习,试图不提升自己,就去提升孩子。
这时候愤怒就成了便利的工具。
当孩子表现出不良行为,就立刻搬出这个工具,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仿佛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这就是对自己的“善”。
所以表面上是“孩子不听话惹家长生气”,实际上是“家长利用愤怒实现自己的目的。”
03
愤怒的背后是什么?
面对愤怒这种情绪,另一种选择是压抑它。当想发怒时,劝自己忍一忍,或者觉得自己“不该有这种情绪”,做其他事情转移注意。
然而“忍耐”和内心真正的平和是有区别的。
我们压抑住的,不仅仅是愤怒本身,更是靠近自己内心的机会。愤怒背后往往藏着未被满足的需求。
比如A和朋友B约好上午10点一起去看期待已久的展览,A冒雨前去,准时到达展馆门口,可是迟迟不见朋友身影,打电话B也没有接。将近11点B才匆匆赶来,说路上有点堵车。这时再想进去,门口的保安却因上午场人满,将两人拦在门外。
这时A怒火中烧。我早早起来,冒着雨赶过来都没有迟到,你怎么就迟到那么久,导致现在进不了场馆?
当我问A,为什么你对B迟到感到这么生气呢?
A回答说:“你不觉得B很不尊重我吗?如果是和领导约好时间,他敢迟到这么久吗?”
愤怒的背后,是A的内心有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当他感受到自己没被尊重,这部分需要未被满足,就会很立刻迸发出愤怒情绪。
除了愤怒,还能怎么做?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需要,就可以不仅仅只通过愤怒这种工具实现目的。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需要是自己的内心渴望被满足的部分,但是别人没有义务时时刻刻满足我们。
另一方面,可以思考我们有真正的接纳自己吗?如果今天反过来是我们导致朋友看不了期待的展览,我们是否会陷入内疚、自责,觉得“都是我不好”呢?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婴儿在卧室里突然哇哇大哭,母亲听到了哭声。这时理想中的母亲会怎样做?
她会放下手中正做的事,过来温柔的抱起孩子,看看是饿了还是不舒服。即使这个孩子把自己弄得脏兮兮、满身污秽,理想中的母亲也不会嫌弃,而是用自己的大手稳稳拖住孩子,耐心的照料孩子。
我们有像理想中的母亲一样,好好对待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吗?
就像《被讨厌的勇气》第二夜最后一节的标题所说,“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不被愤怒左右,不做情绪的奴隶,这每一点向上的改变,都饱含着勇气与力量。
接纳自己需要勇气,而接纳本身也是种力量。
[1] Mushtaq, M. (2021). IS MENTAL HEALTH RESPONSIBLE FOR ANGER OUTBURSTS AND ULTIMATELY HYPERTENSION?. Pakistan Heart Journal, 54(4), 339-343.
[2] Staicu, M. L., & Cuţov, M. (2010). Anger and health risk behaviors.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life, 3(4), 372.
文案丨小美
排版丨卡卡
校对丨明明 喵君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