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e 提供了 "Plan & Act"双模式开发框架。适用在不同的场景。
一、核心模式理念
通过结构化开发流程提升AI编程效率,采用"先规划后执行"的核心理念。
该框架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更易维护、准确性更高的代码,同时显著缩短开发迭代周期。
二、模式详解
- Plan模式(规划模式)
• 核心职能:上下文收集与策略制定
• 主要特征:- 禁止代码库修改操作
- 支持全文件读取实现全局理解
- 专注需求分析与实施计划制定
• 典型应用场景:
✅ 新功能初始设计
✅ 复杂问题调试
✅ 架构决策分析
- Act模式(执行模式)
• 核心职能:计划实施与代码构建
• 主要特征:- 具备完整代码修改权限
- 继承规划阶段上下文记忆
- 支持所有代码构建能力
• 典型应用场景:
✅ 既定方案实施
✅ 常规代码修改
✅ 测试用例执行
两种模式的能力比对:
三、标准工作流程
- 启动阶段 - Plan模式
• 完整输入需求背景
• 系统自动分析相关文件
• 通过对话澄清目标
• 生成实施路线图 - 执行阶段 - Act模式
• 严格遵循既定计划
• 执行代码变更操作
• 保持规划上下文关联 - 迭代优化
• 遇复杂问题时切回Plan模式
• 通过多次循环完善方案
• 保持开发进度与质量平衡
四、最佳实践指南
规划阶段:
▸ 提供完整需求文档
▸ 预先标记关键文件
▸ 验证方案可行性
▸ 明确验收标准
实施阶段:
▸ 严格执行规划方案
▸ 实时监控进度指标
▸ 记录重要技术决策
▸ 跟踪变更影响范围
五、高级技巧
- 规划强化策略:
• 预先分析边界条件
• 通过文件阅读验证假设
• 生成可追溯的Markdown计划文档 - 模式切换策略:
• 发现意外复杂度时立即返回Plan模式
• 保持执行阶段的上下文延续性
• 建立模式切换的明确标准
六、典型应用场景对照表
场景类型 | Plan模式适用场景 | Act模式适用场景 |
---|---|---|
功能开发 | 新功能设计 | 功能实现 |
问题处理 | 复杂问题诊断 | 常规修复实施 |
质量保障 | 需求分析验证 | 测试用例执行 |
架构演进 | 技术方案选型 | 模式落地实施 |
总结
Plan/Act 框架通过强制分离规划与实施阶段,有效避免了传统开发中常见的"边想边做"问题,特别适用于中大型项目的系统性开发。建议开发团队根据项目复杂度动态调整模式切换频率,在敏捷性和严谨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