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引言
- 2 显卡及其驱动的安装
- 3 固态硬盘的安装及C盘扩容
- 3.1 固态硬盘正确连接到主板上后,操作系统上面仍然不显示对应盘符怎么办?
- 3.2 如何对C盘扩容?
- 3.3 新问题:原有D盘程序不能运行
- 4 总结
1 引言
今天安装昨天买的新固态硬盘时,遇到一个问题:已将固态硬盘正确安装到主机箱中,在Windows 10的资源管理器中仍然找不到该硬盘对应的盘符,或者访问不到该硬盘。
主机箱整体是我200元左右2023年11月在电脑维修店买的二手的,其中只有一个固态硬盘200多GB,同时也作为启动盘;其中主板型号为2014年左右推出的技嘉B75M-D3V;里面又搭配了一个我单独150元买(2023年11月买的)的二手独立显卡,型号为Nvidia GeForce GTX 750。该显卡可能被电脑维修店的老板改装过,其上面的散热风扇不是原装的,印有AMD的Logo,它与散热铝片无法用螺丝固定在一起。
将固态硬盘安装到主机板时,由于操作系统一直访问不了,我认为是SATA接口的原因,不断关机、重启、改变硬盘数据线连接主板的SATA接口,仍然无济于事。有一次,我没有耐心了,在电脑开机的情况下,直接用手触碰主机箱内靠近SATA接口的 SATA连接线。突然感觉手小麻了一下,电脑也突然关机又自动重新启动。后来也启动成功了,证明电脑没有坏。然后,我向机箱内部一看,显卡上的散热风扇已脱落。我担心显卡芯片烧坏,当即将显卡从主板上卸下。观察该显卡一会,发现其又老有破,型号版本又低,决定买一个新的台式独立显卡。
这就引出了接下来的事情…
2 显卡及其驱动的安装
坐地铁到电脑市场,经过3个档口的比较,最终买了一个型号为“七彩虹Nvidia GeForce GT 1030”的台式独立显卡。该显卡仍然是一个低端显卡,在Nvidia的官方网站上甚至没有列出该显卡及其相关的参数,包括算力(Compute capability)。我是通过英文的一个网站得知其算力的。之所以选择该低端显卡,是因为前几天我已买了另外一个二手机箱,其中带有独立显卡,型号为“战斧 GeForce GTX 1660 Super”,这是一个中端显卡,已足够我使用了。
GT 1030相比较于 GTX 750来说,变化如下表:
参数 | GT 1030 | GTX 750 |
---|---|---|
工艺 | 14纳米 | 28纳米 |
显存 | 2GB GDDR5 | 1GB GDDR5 |
CUDA核心 | 384 | 512 |
算力 | 6.1 | 5.0 |
这两张显卡是半斤对八两,GT 1030相对来说强一点。这两张显卡都无需外接电源,供电通过PCIe插槽。
我将GT 1030显卡安装到主板上后,Windows 10 系统上原先安装的Nvidia驱动即可认出该显卡,能给出该新显卡对应的技术参数。我觉得,显卡既然是新的,其驱动也应该是新版本的。于是,我从Nvidia官方网站上下载了GT 1030对应的驱动。如下图所示:
安装成功后,显示效果更清爽了,给人的感觉主机箱的噪声也更小了。
3 固态硬盘的安装及C盘扩容
显然,我不算是一个真正的DIY者。虽然大二下学期在室友的带领下到科技市场组装了我的第一台台式电脑,并且用了好几年。当时,当电脑点不亮时,在电脑维修人员的提醒下,我会将内存条从主板上卸下来,用橡皮擦擦,再安上去,电脑就启动了;也能够很溜地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后来,在广州读书时,虽然也经常去岗顶那边的电脑市场,买过录音笔、CD盘、移动硬盘、外接刻录机等,甚至自己买配件自己组装过LCD显示器,但都没有深入到主机箱的内部,自己独立组装过一台电脑。
而我的大学室友却不一样,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DIY迷。几乎每一期的《微型计算机》杂志都会买,且认真地读。以至于每次到期末考试时,他都会缠着我2~3天,让我辅导他考试课程。不好意思地说一句,我当时是班级成绩前3名。在我们宿舍里有个大纸箱,专门存放他看过的老期的《微型计算机》杂志。他是电脑DIY专家,每当有同学需要组装电脑,都会喊上他。上述已是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满满的都是失去的青春。
工作以来,近6、7年来,断断续续买了3台二手台式主机。虽然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用笔记本电脑,但二手台式主机的高性价比也在不断地激发我的兴趣。前几天读了1篇老外写的论文,里面用的显卡是GeForce RTX A600,这更激起了我对独立显卡及这3台二手主机的关注,特别是Nvidia显卡的关注。经过这10多天的折腾,我对整个电脑主机内的各个部件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有感觉,也越来越有心得体会了。我自认为,我已经在DIY方面入门了。
3.1 固态硬盘正确连接到主板上后,操作系统上面仍然不显示对应盘符怎么办?
这是我遇到的一个坑。我的思维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大学时代的DIY思维,认为硬盘连接到主板上后操作系统就应该认出该盘。实际上,之前没遇到过向已有的主机增加硬盘的情况。
买好该1T的固态硬盘,临走时,店员特意提醒我,安装时要记得格式化。当遇到变换SATA接口仍然找不该固态硬盘时,我想到了该店员的话。到网上搜到了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原来通过此电脑->管理->磁盘管理
即可看到该新加入的固态硬盘对应的未分区的存储区域。此时,会自动弹出“初始化磁盘”对话框,选择“GPT(GUID分区表)(G)”,接下来,按照提示在新建简单卷向导
中操作即可。完成后,即可在Windows 10的资源管理器中找到新添加的固态硬盘了,也可以访问了。我将该固态硬盘的物理盘分成了E盘和F盘,如下图。
3.2 如何对C盘扩容?
原有的固态硬盘容量太小,共有256G,还被分为C盘和D盘,其中C盘有80G,被我安装些开发环境工具,已占用近60G。现在安装了一个1T的固态硬盘,自然想到要对C盘扩容。
按照网上提供的方法,我先对与C盘邻近D盘执行压缩卷
操作,得到如下图:
然后,想将上图中的“未分配部分”扩容给C盘,可是在C盘上操作扩展卷
时,其是灰色的,如下图:
此时,搜索,网上指出,上述“未分配”区域与C盘是不临近,所以不能扩展。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 将现有D盘中的资料转存到其他盘,然后对D盘“删除卷”,即可开展C盘的扩容;
- 安装第三方的分区工具,可以将上图中与C盘不相邻的“未分配”区域扩展给C盘。
我不想另外安装第三方工具,用了上面第1种方法。将D盘中的资料复制到F盘(幸而刚刚安装了新的固态硬盘),接着,对现有D盘执行删除卷
,如下图:
【之前我考虑到了安装在D盘上的应用程序能否继续运行的问题。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我认为将原有D盘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回后续新建的D盘后,原安装在D盘中的程序仍能运行。虽然上图给出了警告,我仍然点击了“是”。后来证明我是错的。这是后话。】
删除原有的D盘后,C盘上就可以执行扩展卷
了,如下图:
从未分配的部分分出42199M给C盘,如下图:
即可对C盘扩容成功。
最后一步,别忘了对余下的未分配区域新建卷
D盘,如下图:
3.3 新问题:原有D盘程序不能运行
不知什么原因,将原来D盘中的资料文件复制回新建的D盘时,唯独programfiles
文件夹没复制成功。该文件夹装有所有原来安装在D盘上的程序。没办法,只能重新安装这些软件了。
4 总结
虽然本文讲的是安装新买的独立显卡和固态硬盘,但通过这几天的折腾,我对DIY入门了。对主板型号、独立显卡型号、CPU型号、固态硬盘牌子及它们对应的技术参数了解的更深刻了,知道怎么根据型号对应的技术参数判断主板能否与相应的CPU搭配了。对主板上的各个接口的辨认更精准了。例如,本文折腾的主机箱中的主板只有一个SATA 3接口,其余的全部是SATA 2接口。SATA 3数据线接口传输率更高。而买回该机箱时,启动盘连接在了SATA 2接口。我没将其调整到SATA 3接口。这些信息通过主板的印刷信息即可察觉。
DIY能带来满足感,促进自己学习更多的硬件知识。虽然有失(例如原D盘安装的程序不能运行了),但更多的是得和快乐。